中科白癜风抗复发治疗 http://www.wxzbjx.com/
自“中国媒体融合发展元年”开启以来,各大传统媒体“抢滩登陆”,整合资源、转型升级,利用传播技术的进步迭代,纷纷建立融合平台,推动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大势。
5月4日,由四川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指导,中国报业协会、四川日报报业集团主办,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承办,上汽大众、雅居乐集团、成都联通支持的“媒体深度融合论坛”举行。全国媒体总编辑、新媒体负责人、知名专家学者相聚成都,探讨媒体融合经验,探路媒体融合前景。
会上,封面新闻还达成多项合作签约。封面新闻与中山大学广东省舆情大数据与仿真分析重点实验室签约,将共建用户行为交互实验室。封面新闻与四川大学四川省社会舆情与信息传播研究中心签约,将共建舆情智库研究基地。封面新闻与成都新经济发展研究院签约,将进行战略合作签约;封面新闻与中译语通签约,将共建大数据研究院。
媒体融合发展
需要精诚合作的“朋友圈”
论坛上,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傅思泉首先上台致辞。他表示,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是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有效路径。依托川报集团办报办刊的深厚历史底蕴,以川报观察和封面新闻两大拳头产品为带动,川报集团的融合格局正加快形成。“在推进媒体融合发展的征程中,不断改变的是信息介质与传播方式,永远不变的是导向鲜明的‘正能量’、精诚合作的‘朋友圈’和开放共赢的‘生态链’。”傅思泉说
当前,都市媒体走向了融合发展的重要关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也面临着新时代的新机遇,以什么样的思路和什么样的状态来引领?
中国报业协会副秘书长胡线勤出席论坛时致辞说,媒体融合的发展决定了今后的走向。推动都市类媒体深度融合发展,一要坚持互联网思维,以互联网+的思路和面向未来的眼光,推动媒体融合要懂网、懂端、懂技术、开发技术,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来改造传统媒介。二要坚持强化优势,在正声喧哗的舆论场保持清醒,提高原创内容生产能力,坚定正确的价值导向,巩固壮大主流舆论阵地。三要坚持加强创新变革,发挥都市类媒体一直以来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优良基因,面向市场不断变革体制、机制、流程,为传统媒体融合转型创出一条新路。
渠道为王的时代已经结束
媒体平台化是融合发展的方向
当新的渠道不断出现,媒体融合将何去何从?论坛上,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张志安教授说,在网络化关系社会中,不能简单地把媒介作为一种技术,要思考新技术下转向实践的传播。他认为,网络化社会关系中,平台媒体化是趋势。媒体的融合,有个重要的方向即是媒体平台化。“以封面新闻为代表,正是专业媒体多路径尝试平台化话的实践操作。在借鉴商业平台技术、算法、AI方面的技术创新和产品思维等优势方面,封面新闻不断在做,也会做得更好。”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喻国明指出,在当前的媒体融合下,存在一定的误区,比如“以做强做大自身为依归,强化传统媒介到两微一端的传播能力”,但如果前提不是以市场本身的变化、需求本身的变化来作为归宿点,而是单纯投入技术、资金做大做强,并不能达成提高传播力和影响力的初衷。
在移动互联网形势下,传媒市场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值得我们去 深度融合整体转型
追求价值变现是媒体人的责任
当下的传媒环境瞬息万变,信息生态仍在发生着不可预知的改变,大数据、人工智能的介入成为最大的不确定因素。媒体融合方向在哪里,如何从“两张皮”如何走向深水区?
来自全国媒体一线的总编辑们或许更有发言权。新华日报社党委委员、扬子晚报总编辑王文坚结合扬子晚报的发展实践,现场分享了《走向深融的四个方向性选择》。
追求流量变现还是价值变现,提倡视频优先是否就要放弃新闻的可视化,新媒体产品应该全面出击追求大而全还是专注优势领域只做擅长,迷信赋能还是自搭场景?王文坚现场的“四问”,触及问题的根本,直击每个人的内心。在王文坚看来,追求价值变现才是有情怀的媒体人最应该做的事情。“内容是最好的算法,故事是最好的编程。”
做媒体的抛开内容谈转型就是舍本逐末5月4日,媒体深度融合论坛在成都举行,传播研究前沿学者与行业大咖齐聚,共同探讨媒介融合,以及人工智能与移动媒体的未来发展。
《北方新报》副总编辑杨永利接受封面新闻记者采访时说,目前报社也正在打造一条都市融媒体业务线,但不管是怎么融合、怎么转型,做内容永远是最根本的。“做媒体的把内容抛开了就是舍本逐末。”
媒介变化如此之快,不转型不融合一定会被时代淘汰。杨永利说,融合首先是要转变观念,文字记者也要向全媒体记者转型,先网后报、移动优先、多端发布、纸媒做精读做深度,这些也都是很多同行目前在做的事情,大家都在摸索中前行。
与此同时,他也提到媒体融合时代,一部手机看似可以解决写稿、图片、音频、视频等所有问题。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记者没有了更多时间去思考,在最基本的采访细节上可能出现缺失,这对采访一线的记者也是一个挑战。
他坦言,就自身而言目前最需要解决的是人才缺乏的问题,尤其是建立自己的新媒体技术开发团队。“如果全部外包出去肯定受制于人,只有我们知道自己最想要什么。”
如何看待人工智能在移动媒体中的应用?杨永利表示目前《北方新报》还未触及到这一领域。
就机器人写稿这点而言,他认为虽然人工智能可以完成一些特定的、比较短小的新闻写作,但如果要完全依靠这个这可能也不现实。“我们做都市类新闻,更多还是需要有温度、有深度的东西,智能机器人目前可能还是做不到。”
采访中他点赞此次活动搭建了交流平台。“我们虽然在转型融合方面起步较晚,能够这样一次交流学习的机会,说不定也有‘弯道超车’的可能。”
作为“东道主”,华西都市报社社长、封面传媒董事长兼CEO李鹏分享了他对媒体融合发展的思考。当前,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正在推动媒体深度融合,正在实施的“战略”,即强化互联网+,落实“移动优先”,按照“一支队伍、两个平台、一体运营”的“战略”,推动媒体融合迈向更深层次、更全面系统的2.0版本,探索媒体融合的“封面路径”。李鹏表示,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的目标就是要以技术+内容为双轮驱动,打造智能+智慧+智库的一流智媒体。
内容来源:封面新闻
责任编辑:石尧
审稿主任:马强
值班总编:杨永利
推荐阅读?电缆坠落,托举3小时!内蒙古仨民警变身“托举哥”爆红网络!?有编制!内蒙古年拟招聘名特岗教师,快看具体计划!?今天,呼和浩特首座地下公交枢纽站投入运营,看看啥模样!?呼和浩特市发布人才新政!这些人购房将补贴万、80万…?内蒙古严查“黑导”“黑社”“黑车”“黑店”等违法行为觉得不错,请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