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技术让白癜风患者早绽笑容 http://m.39.net/baidianfeng/a_5963408.html
《中国乡村》杂志征文启事
一季度征稿时间:年1月1日至3月31日
一季度季赛评选初选时间:4月9日
柑橘情缘(散文)
文/张文成
小时候经常给爷爷读报纸、读四个当兵的叔父从部队写回家的信,爷爷和奶奶是我最忠实的听众。“慢慢念,认不到的字就绕过去”。爷爷总是乐呵呵地对我说。
夏日的夜晚,我喜欢睡在晒麦场里。怀里抱着爷爷奶奶舍不得吃的桔子罐头,罐头瓶上写着四川省眉山县某某食品厂。吃过罐头以后,把瓶盖用钉子打两个小孔,在院子里找寻屁股上亮灯的萤火虫。每每捉到萤火虫就装进瓶子里,抱着瓶子美美地睡觉。
每当天亮的时候我都会在奶奶的炕头醒来,瓶子里的萤火虫已经被奶奶放生了。奶奶说:“萤火虫要给黑夜中的路人带来光明,山上的路需要灯光,你今天晚上又可以捉萤火虫装在瓶子里。”
四季轮回,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的周末除了田间地头就是窑洞里、打麦场给爷爷读陕西日报、铜川日报,直到80年代最后一个春天,16岁的我身着军装走出爷爷、奶奶的视线,走出母爱的摇篮,离开故乡来到四川眉山当上了一名汽车兵。
每次徒步拉练,我们都会在眉山的乡间小路流着汗水穿行在柑橘林边,望着红彤彤挂满枝头的柑橘让人直流口水。军纪之剑让心里的馋虫瞬间消失,抹抹汗水继续负重前行,背包越来越沉重,怀里机械地抱着沉重的步枪迈向终点。
妈妈喜欢吃柑橘,记得那年冬天回故乡探亲,我提着桔子在街上碰到了一个同学带着孩子,小女孩盯着桔子说道“叔叔,我想吃桔子,我还从来没有吃过桔子。”我顺手把桔子全部送给了她。
该回家了,我匆匆地来到批发市场,市场里到处是帐篷让我犹如刘姥姥进了大观园。“师傅:请问那里有卖四川眉山桔子的?”我拉着一位摊主问道。“我就是卖眉山桔子的,咱这儿冬天冷,蔬菜水果都要用棉被盖着保温,要不然马上就冻坏了。”一口乡音却闹了个大红脸。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转业之后我成为了一名环卫车驾驶员,尚义、秦家、盘鳌、万胜这几个乡镇成为我们的必经之道。春天看着小小的白色桔子花盛开,微风吹过香气四溢,让人心旷神怡。偶遇堵车,我会走进路边桔子园中漫步花海。
每次过年,我都适当地寄点腊肉、香肠和柑橘回家,以前因为工作关系无法回家被人视为不孝,今年想回家过年被提前通知尽量不要回家,“家里有村干部、志愿者、包保干部照看,请在外乡的亲人放心。”村长周叔叔在群里说道。“牛娃子,你要是回家就在海拔一千五百米的山顶搭个帐篷,这样我两个回来也有个伴,你带馒头、我带耙耙柑,再接一根电线方便打,免得半夜冻伤我们无法自救。”我在群里调侃道想从广州回家过年的奥国涛。
红桔、不知火、耙耙柑、春见、爱媛,我对这些果品耳熟能详,五千个日夜的垃圾清运让我见证了第二故乡的柑橘的不断改良,也让我对眉山的柑橘情有独钟。
年前我再次买了点耙耙柑寄回老家,面对邮寄费高于数倍在故乡购买的费用,“我邮寄的是一份亲情,亲情是无价的,只为妈妈能在有生之年吃上一口正宗的眉山耙耙柑,尽到做儿子的孝心。”我对妻子说。我仿佛看到,妈妈拄着拐杖靠在门前的碌碡上,手里拿着耙耙柑,望着一望无际的天空,盼望着我带着龙凤宝宝和读大一的本科生女儿回家团圆,一家人有说有笑地吃耙耙柑,然后妈妈小心翼翼地把果皮晾晒在窗台上,微风吹过,果皮的清香在小院里香气四溢,替我陪伴在妈妈身旁。
审阅:廖林
简评:故土难离,亲情至深!柑橘连接着故乡、军营和工作地,是两个故乡维系的纽带,是浓厚情缘的缩影。
终审:严景新
作者简介:张文成,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人。供职于四川省眉山市环境卫生管理处,四川省优秀环卫工人、见义勇为眉山好人、见义勇为公民,眉山市散文学会会员,眉山市东坡区作家协会会员,曾获得眉山市首届双创作品征文一等奖,四川省总工会“我与法”有奖征文二等奖。作品散见于《华西都市报》《四川工人日报》《西北信息报》《眉山文艺》《眉山日报》。
图书出版升级来袭!
国内书号、国际书号:汇集国内各级出版社国内正规书号出版,企业合作,价格优惠。新增新华书店,当当网,京东,天猫等各大图书发行渠道。
现在国际书号越来越受广大作者的追捧了,出书价格低,出书时间比国内书号快上几倍,是大众人群出版最佳选择!凡在本平台代办国内外书号图书出版,赠送在平台免费推广宣传。
咨询出版扫码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xidushibao.com/hxdsbys/12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