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老照片丨百年前成都锦江的标志物是它现

白癜风治疗最好方法 https://yyk.99.com.cn/fengtai/68389/jingyan-392913.html

............................................................................................................................

...........................................................................................................................

百年前的一个夏天,美国人戴维·甘博背着他神奇的盒子来到成都。清晨,薄雾弥漫整个城市,成都九眼桥锦江口的三架大筒水车上半节在向后转动,而下半节则隐掩在茫茫的雾气之中。水车抽起的水柱落在水车旁的竹筒传输管道将滔滔河水灌溉两岸。水珠飘洒,流水的喧哗,水珠滴落的脆声在雾气中飘散。一艘小船迎着暖暖的晨光向下游划去,甘博被眼前的场景所震撼,将它收录入自己的神奇盒子里。

甘博眼前的这三架水车当年是成都锦江的一大标志物,船家划船到此,远远看见三架水车就知道到成都了。

甘博的朋友在水车旁合影。

据著名巴蜀文化学者袁庭栋老师介绍,“历史上,成都是一个河流密布环境优美的城市,家家流水,户户垂杨。”岷江之水,赐予了成都城市灵动的气韵的同时,江河边的水车也给成都平原的农田灌溉带来了最先进的灌溉,当年锦江河畔水车是一个接一个。

这架在成都锦江边的水车在水流速度放缓的情况下,得靠人力来踩才能提升河水。

水车又称孔明车,是我国最古老的农业灌溉工具,是先人们在征服世界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高超劳动技艺。相传为汉灵帝时华岚造出雏形,经三国时诸葛亮改造完善后在蜀国推广使用,隋唐时广泛用于农业灌溉,至今已有余年历史。体型巨大的水车能车高10米多,由一根长5米,口径0.5米的车轴支撑着24根木辐条,呈放射状向四周展开。每根辐条的顶端都带着一个刮板和水斗。刮板刮水,水斗装水。河水冲来,借着水势的运动惯性缓缓转动着辐条,一个个水斗装满了河水被逐级提升上去。

如此一来可借自然之力将河水抽高达15-18米,一般大水车可灌溉农田六七百亩,小的也可灌溉一二百亩。

据周羽老师的文章介绍,年他4岁多的时候,途经老南门大桥时,老远都能看见桥下左侧的大筒车和着流水经久不息转动着。只可惜,不到两年时间,大筒车便被一场大洪水席卷而去。

背景资料

美国人西德尼·戴维·甘博,年-年在中国共拍摄了多幅黑白照片、多幅彩色幻灯片、30盘16mm电影胶片,他在四川拍摄了数百张照片。

老照片作者:西德尼·戴维·甘博

到了元明时代,轮轴的发展更进步。一架水车不仅有一组齿轮,有多至三组,成都锦江边四架相连的水车。

这种靠人力来踩的水车能短途提升河水,达到灌溉的效果。

来源:华西都市报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xidushibao.com/hxdsbys/126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