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的故乡散文作者梁爽四川

北京哪个专家治疗白癜风好 http://www.wxlianghong.com/

我一直带着故乡在流浪。

故乡一直跟在我身旁,晴天一身灰,雨中一身泥,高山峡谷我穿过。流浪的身影飘忽不定,从茫茫戈壁到蓝蓝的海水再到青青的草原都留下我行走的足迹。

我要往何方?身栖何处呢?故乡!故乡又在哪里啊?在心中。的确在心中。

十七岁那年的冬季我离开家乡的小山村。翠柏四季常青,虫鸣鸟叫的川西北山区深处便是我从出生到成长的地方。距离最近的场镇也有七点五公里的山路。场镇在山路的那头低凹处,我家在山路的这头半山腰。

可未曾想到,我十七岁便离别那一方翠绿的山色,开始流浪远方。直到三十多年后的今天才经常回位于川西北那大山深处的老家。

我的故乡没有奔腾的河流,唯独的一条小溪也是十年就有九年不见水流过。但苍翠的柏树密密麻麻站满山坡,低吟浅唱的自然旋律让柏树林更加幽静而悠远。朝霞洒金光,炊烟在万丈霞光中袅袅升起,回旋在天空的烟雾缭绕整个山间竟是如此的轻盈温柔。庄稼载着晨露在风中摇摆,露珠悠悠闪光。

对于我来说,归来忆童年,已不再少年啊。“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感触很深,并不是说我离开太久了,而是我忘记了当初离别的黄昏。而今总有种弃儿归乡,泥土里刨找血液里还流淌的那份残缺的记忆。

曾经常常放牛的山顶野菊花在秋天漫山遍野的开放,而今已是茂盛的柏树林在风中掀起一道又一道绿色的波浪。

那个时候的中秋前后,村子里很多孩子都跟我一样,光着脚丫提着撮箕在妻母树(当地的叫法)脚下采摘野生妻母菌,妻母树下水草越茂盛那么妻母菌就越多,收获也就越大。

然而十七岁那年的冬季我离别故乡,同时也把故乡带在身旁。所以,故乡和我便有了那种形影难分的感觉。

很多的日子,我会想着故乡发呆,但是又会想起远方的远方。茫茫戈壁的粗犷;一望无垠的草原的豪放;碧波荡漾的大海的激昂;也有故乡山林中的虫鸣鸟唱并一同打开我思念的闸门,让多愁善感的我去读故乡那一路的鸟语花香。

那时山里的路很窄很陡,泥土和落叶铺向山外,至今也不知道伸向哪里!

我家住的土瓦房,墙体还裂开了一条条大大的缝隙,夜深人静的时候,能听见风穿过缝隙入屋子的声音。那时年龄小,一听见刺耳的风声就会害怕,哭着也要钻进父母的被窝。

懵懂的年少啊,血液与脚印都在故乡的苔藓上刻下印记,仿若我曾把远方的蓝天白云刻在心中。

我当初离开故乡,不是因为去领略大西北那茫茫戈壁的苍凉之美,而是在边防线上巡逻站岗。

青春年少,那时只知男儿有志走四方,根本就没有想到温暖的故乡那最美的模样。背囊里装着的黑白照片,有父母也有兄弟姐妹,背景图青一色站满柏树的山岗,就那样带着故乡走在远方。

而今我依然带着故乡流浪却依然记不清故乡的模样。虽然在远方耕作,但这里也叫故乡。我像迁徙的候鸟,归宿的地方就是流浪歇脚的地方。

城市的车水马龙,浑浊的尾气烟尘,鸽子笼似的防盗笼和防盗门,让我怀念茫茫戈壁的北方,更怀念苍翠欲滴的故乡。憨厚朴实,落落大方的家乡父老,让我更加知道独自去创造的希望。而今我依然牵着故乡在流浪远方,也许生活本身就是这样,精神的力量。

-10-5-夜

作者简介:梁爽,四川梓潼县人。先后有诗歌、散文、随笔、历史故事解析等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人民武警报》《华西都市报》《上海文学》《四川文学》《星星》《草堂》等多家报刊杂志上稿,并获得九华山第二届乡村牧野节诗歌奖;年成都市金牛区教育节诗歌赛一等奖;年写《知音》故事大赛优秀奖等,年至今先后出版发行以《乡愁》为代表作的个人著作7部。现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散文诗学会会员。

10号茶坊/投稿须知

1、来稿请注明“10号茶坊”和“原创”字样,同时标明文章体裁。2、请随作品附上本人生活照片和作者简介(含作者当前所在地)。3、不同意修改和配图的请注明(欢迎作者自己配图)。4、一周内赞赏的60%作为稿费发放给作者。5、投稿邮箱:

qq.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xidushibao.com/hxdsbys/113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