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组织的信息公开,更多要靠民间驱动
华西都市报
-04-23
社会组织深度的信息公开,固然离不开一条“官方底线”的倒逼,却更要依靠市场逻辑以及民间社会的驱动。现实来看,社会组织信息公开不尽如人意,根源无疑在于,其并未感受到激烈竞争后的生存焦虑。当公众缺乏替代性选择,他们当然无力就既有社会组织构成“反制”。此一现象的出现,一方面是因为“社会组织”审批严格管控,使得“后入者”迟迟难入场,“先入者”一家独大、坐享其成;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很多所谓“社会组织”本就是特殊授权的产物,自身鲜明的官方定制背景,决定了其根本不会被抛弃或取代。
改善社会组织的信息公开状况,注定超越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点”的调剂范畴,而指向了某些更为前端的问题。比如说,我们如何界定社会组织的属性和功能?如何尽可能疏通其“进入与退出”的双向通道?只有实现社会组织身份的纯粹化,并将之置于充分竞争的大环境内,信息公开才会变得更彻底。现代社会内,会计制度、财务记录以及第三方审计等等,已经为信息公开提供了足够的技术手段。真正关键的,不过是以某种恰当的激励,让社会组织有动力主动而为。
赞赏
长按北京哪家白癜风医院治疗效果好怎样根治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xidushibao.com/hxdsbnr/8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