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95岁“鞋垫婆婆”去世成都太升桥头“最美风景”不再
桥上,车流、行人匆匆而过,桥头,一位满头银发的老人,一手举着针,眼睛杵着拿线的手,线没穿过针孔,老人抿了抿线头,再用指头捻细,又重复起相同的动作……
这一幕,曾被称作成都太升桥桥头“最美的风景”,95岁的“鞋垫婆婆”王清秀,就是这风景的主角。
过去十多年来,无论盛夏严冬,每天,从早晨到傍晚,这位老人都在此缝鞋垫、卖鞋垫。渐渐地,一些暖心的画面出现:专程跑来,花元只买20双鞋垫的年轻女子;送来围巾、帽子、暖宝宝的市民……
如今,车流、行人还在,而“鞋垫婆婆”那缝鞋垫的身影和她那一脸褶子的微笑,却因一场意外,定格在了城市的记忆中。
想找点事情做九旬太婆桥头缝鞋垫十余年
“那个‘鞋垫婆婆’好久没来了,是不是生病了?”“听说上次摔倒了,不晓得好没有。”5月31日,太升桥头,两个路过的女士小声谈论着。
说起“鞋垫婆婆”王婆婆,太升桥附近的市民都知道。“就是那个90多岁了,还自食其力,做鞋垫来卖的太婆嘛。”
很少有人知道,就连婆婆自己也忘记了,她在此“上班”已有多少年了。一旁同样卖鞋垫的冉婆婆只记得,15年前她来这里摆摊时,王婆婆就已经在了。家住大安东路的曹女士,每天早上都要在太升北路坐公交车上班。“每天都能看着她,比我们上班还准时。”
无论是寒风凛冽的冬天,还是酷热难耐的三伏天,每天上午8点半左右,王婆婆都会推着她的小推车出现在桥头。取下小竹凳,靠着桥头柱坐好,尽管旁边车水马龙,她也能立马进入“工作状态”。
针线在右手之间灵活地转动着,在鞋垫上留下细密又有规律的针脚。上了年纪,视力越来越不好,王婆婆佝偻着背,眼睛快要贴在鞋垫上。一双鞋垫,十元钱,一针一线,都是王婆婆这样虚着眼睛缝出来的。“家里呆不住,想找点事情做。”面对陌生人的关心,老人常常这样说。
好心人“突袭”吓跑婆婆“我承不了这个情”
年1月,成都最高气温逼近零度的冬天,王婆婆依旧坚守在“岗位”上。华西都市报记者朱建国拍下一组图片,经过华西都市报官方微博发布后,一场爱心接力就此展开。
拿上几双鞋垫,扔下元钞票就走;一个陌生女子走了过来,送来一条围巾;两个小姑娘,拿出了包里的暖宝宝……就在报道发出的当天,无数好心人的“突袭”,让王婆婆有些懵,“生意怎么突然那么好?”
鞋垫卖了这么多年,都是十元一双,有人拿出元,却只拿走两三双,有人甚至给了钱就走,短短几十分钟内,收入五六百元,王婆婆有些不安。
之后的几天,她没有出现。“好多人给我送钱送东西,我心里不舒服,承不了这个情。”然而,避过“风头”后,王婆婆又去“上班”了,用她的话来讲,就是“闲不住”。
还是有人认出了这个“鞋垫婆婆”。冬日的下午,王婆婆在寒风刺骨中穿针引线,路过的一个民警拿出元,“婆婆,你这些鞋垫,我全买了,你早点回家吧。”民警放下钱,象征性地那了几双鞋垫要离开,王婆婆却不干了,“这总共只有6双,我要找你钱。”最终,执着的王婆婆退给好心民警元,“该好多就好多”。
意外摔倒入院去世前还惦记着做鞋垫
一向“闲不住”的老人,却已有两个多月没出现在太升桥桥头了。
一切,源于一场意外。今年3月20日傍晚,天色渐暗,王婆婆拖着小推车准备回家。然而,行至星辉中路路口时,她却摔倒在地,不能动弹。周围的路人围了过来,有常在附近散步的居民,认出了王婆婆,有人询问老人的伤情,有人拨打、。
在医院,王婆婆被确诊为右大腿骨折,必须入院进行手术治疗。病痛,把老人“困”在了病床上。“我不医,我不医。”95岁的老人,像小孩子一样闹起了脾气,不住地呜咽。家人知道,除了肉体上的痛苦,老人承受的,还有精神上的折磨——忙活了一辈子的人,一闲下来就闷。趟在病床上,王婆婆常常念叨着,“啥子时候能好?我还要做鞋垫。”
然而,奇迹没有发生。因骨折引起多种并发症,已经95岁高龄的王婆婆,在5月24日离开了人世。在太升桥头缝了十多年的鞋垫的她,再也无法回到她熟悉的“工作岗位”。
少了那一道熟悉的风景,在太升桥头做生意的一位大姐有些不太适应。“每天早上,她都是到最早的,有时候,我们帮她收个东西,推下车,她多开心的,一个劲儿给我们摆龙门阵,多好一个老人。”
老人的笑脸令人难忘“靠自己的双手,很踏实”
更让人难以忘记了,是老人那张满是褶子的笑脸。
从7年开始,华西都市报摄影记者朱建国就在拍王婆婆了。“我当时只是想记录一下老成都,那个婆婆一年四季都坐在那里安静地纳鞋垫,于是就想拍拍她。”朱建国说,老人最有感染力的,是她常挂在脸上的笑,“对每个跟她说话的人都笑,就算别人没有买她的鞋垫,她也笑。”
虽然王婆婆一直都乐呵呵,可是,她的一生却充满坎坷。
18岁嫁到成都,37岁便失去了丈夫,膝下4个儿女,都是她一人,靠着给别人洗被子、做清洁拉扯大的。对于这些经历,老人很少提起,“过去的就过去了。”太多苦难的经历,让王婆婆早早地驼了背。
虽然背累弯了,可她腰却挺得直。子女各自成家后,王婆婆和小儿子一家租住在曹家巷一个不到50平方米的老房子里。“我还能动,还是想挣点钱补贴家用。”缝鞋垫、卖鞋垫成了老人退休后的全部生活。不想麻烦子孙,90多岁依旧坚持自己出门,肚子饿了,就吃上两口带来的馒头。虽然生活清苦,可王婆婆笑得很灿烂,“靠自己的双手,很踏实。”
网友祝福
雨露:这样坚强的婆婆让人尊重,生活的艰辛没有打倒她e路上有你:王婆婆十分风趣幽默,我也拍过她,当问她贵姓时,她这样回答:三横一杠。那情景至今难忘……三横一杠婆婆安息!▼
欢迎转发朋友圈。公号转载须经授权,并不得用于北京治疗白癜风一般花多少钱北京哪家医院皮肤科治白癜风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nfhwj.com/hxdsbyx/7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