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台商在川投资持续增加,投资结构持续优化。截至年底,四川省共有台资企业家,项目投资总额.53亿美元,其中投资万美元以上企业家,各项指标均位居西部地区第一位。台商投资的产业聚集发展,已形成电子信息、食品饮料、建筑建材、百货商贸四大优势集群,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合作呈现快速发展态势。台商投资从成都逐步向成渝经济区沿线城市扩展,呈现以成都为核心向四周辐射的点线面结合态势。
年4月11日,作为“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的重要专项活动,“四川—台湾产业合作推介会”在成都香格里拉大酒店举行。在家参会企业中,台资企业有家。
在这次以“产业合作,发展共赢”为主题的推介会上,来自台湾商业总会、台湾贸易中心、台湾新竹市企业经理协进会、台湾环保设备工业同业公会、台湾客家商会等台湾重要商协会负责人、工商界知名人士等齐聚一堂。
在他们眼中,处于新常态中的川台经贸合作仍然大有可为,并且合作的领域不再局限于电子信息代工等传统领域,在文创、健康、养老、医疗等领域,川台都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
1台湾商业总会理事长、乡林集团董事长赖正镒:来四川,实在是有些“晚了”
“如果有一只老虎飞快地从我身边跑过去,即使我来不及抓住老虎的身子,但只要让我能够抓住老虎尾巴上的一根毛,我也一定会把握这个机会,翻上老虎的背。”这是台湾乡林集团及日月潭涵碧楼董事长赖正镒最信奉的经商之道——“老虎哲学”。
赖正镒所说的,正是他旗下的成都涵碧楼酒店项目,在他的愿景中,以高端奢华体验著称的涵碧楼将带动四川、成都的消费市场,改变人们的消费理念。事实上,在乡林集团大陆涵碧楼的“计划”(10年建30家涵碧楼)中,成都是第三站。而赖正镒看来,这都实在是有些“晚了”。
“我来四川已经是六年前的事情,而第一次来到成都我就发现我来晚了。”赖正镒回忆道,过去他一直将注意力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是因为他以为西部的发展还不会这么快,可是当六年前第一次来到四川的时候,才发现这里的精致美丽让他叹为观止。
四川庞大的市场则让赖正镒更加坚定了在这里投资的决心。“四川本身就有九千万人,加上周边邻近的省份,消费人口将近两亿人。同时,成都是大陆第三大的消费市场,陆海空交通都非常便捷。”赖正镒说,所以当他到了四川之后,就决意要在这里进行投资。
“涵碧楼正在建设中,我们希望把台湾的文化创意产业带到这里来。”赖正镒说,目前到四川发展的台湾文创企业并不多,七百多家企业中最多只有几十家。未来将会是文创产业“唱主角”的时代。
2台湾太平洋森活集团执行长张君豪:不忘四川毕竟有二十年感情
第一眼望见台湾太平洋森活集团执行长张君豪,一定不会有人将眼前这个身材高大满脸笑容的人和癌症患者联系起来。事实是张君豪不仅是一位癌症患者,他所患的嗅神经母细胞瘤更是一种非常罕见的癌症,概率为万分之一。在患病之前,张君豪负责台湾太平洋集团在大陆的事务已久,成都人耳熟能详的太平洋百货也是他最常巡视的地方之一。在患病休养了两年之后,对生活、事业有了全新体会的他决定为自己“转型”,从休闲事业转而全面负责集团健康事业。
而在21岁就进入台湾太平洋集团的张君豪看来,台湾太平洋集团在四川的发展历程其实也正是二十年来四川经济发展变化的缩影,并且台湾太平洋集团在四川业务的每个重大转折点,也都是集团自身的重大转折点。“上世纪90年代初,集团开始转型做百货,之后不久太平洋百货就进入了成都,给成都人带来很多时尚的记忆,也成为了此后二十年间春熙路的地标建筑。”张君豪说,在经历了二十年的发展之后,随着社会经济的转型升级,集团也随之开启新一轮的转型升级,与此同时太平洋百货也正式告别春熙路。
虽然个人已“转型”,但张君豪对四川怀有的特殊情结依然未变。他说,无论集团如何转型发展,四川始终会是太平洋集团的布局重镇。“在上海设立了第一个点之后,我们马上就考虑到下一步要到成都来做,毕竟我们对四川有二十年来的感情在。”张君豪说,成都慢生活的理念也与台湾乐活理念天然相似,因此去年签署的太平洋森活文创农业暨成都海峡两岸农业产业园项目,就成为了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首个台资农业合作项目,也是太平洋森活集团在四川落下的第一子。
3悦心健康集团董事长李慈雄:让台湾医疗养老在川落地生根
在推介会上,悦心健康集团董事长李慈雄也出现在了讲台上。记者注意到,会上虽然推介最多的是电子信息产业,但李慈雄则希望,把台湾的医疗、养老产业在四川落地生根。
他说,台湾的医疗技术在亚洲很出名,其中的特医院。“我们已经跟德阳政府签了一个合作框架,发展一个国医院,未来我们也准备在医院。医院能够在大陆做成连锁。”
养老方面,李慈雄更是滔滔不绝:“我们在上海市已经有亩的闲置土地,来做医疗养老,这个养老中心里,不光有文化商业,还有个国际学校。”在他的设想里,养老社区不仅市民可以走路上班,也可以孝顺父母。未来在这个项目,除了土地,还会投入超过亿人民币以上。而投资对象,也很有可能在四川落地。“四川很适合人居,外地医养结合,这里叫康养。希望这新型养老模式在四川落地生根。”养老方面,除了四川的自然资源优越,李慈雄的一个分公司已经在四川经营了近20年,也会帮助他们在四川落地。
“四川来做养老,风景好是一个很大的优势,其实中国的父母老了都很希望和子女在一起,我也希望做成三代同堂式的养老。美国日本养老做得很不错,美国的大城市可以有几百个养老中心。而四川,医养结合有太多事可以做了。”
★专家点睛★
四川省社科院副院长盛毅
1.台企落地四川综合成本会更低
随着越来越多的台湾电子信息产业落地四川,四川的电子信息产业也成为支柱产业。从今年的中外名企四川行活动内容来看,四川省社科院副院长盛毅认为,四川与台湾两地产业互补性依然非常强,电子信息产业仍将是两地合作的主要方向。
2.四川与台湾产业互补性强
四川和台湾在经济、人文、历史等各方面,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四川本来就是台胞数量排在前几位的省份”。在盛毅看来,四川和台湾的经贸总量稳步增长,两地的产业有很强的互补性。
“四川产业门类比较广,既有一般的农产品和轻工业品,也有大型装备制造和机电产品,能满足台湾的产业转移。”台湾在农业、电子信息产业以及科技资讯等领域,都有明显的优势,“这也是四川需要的”。
一直以来,四川都很重视与台湾发展经贸往来,“在四川投资的台商数量,除广东、福建、江苏等省份外,四川算多的”。另一方面,与一些同样是台湾产业转移目的地的东南亚国家相比,四川也有许多吸引台商的优势。两地贸易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而且也有很强的发展动力。盛毅说,未来四川和台湾两地经济互相吸引,双向投资规模会逐渐扩大,“这个基本趋势是不会变的”。
3.电子信息产业合作仍是主导
近年来,富士康、仁宝、纬创等多家台湾电子信息产业落地四川,电子信息产业也成为四川的支柱产业。盛毅认为,未来,电子信息产业仍然是四川和台湾经贸合作的主导方向。
“尽管现在一些台湾企业也在调整,将一些项目转移到生产成本更低的东南亚国家,这对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是可以的,但更多生产环节需要利用技术、人才、市场等配套能力,四川更具备这样的优势。”盛毅说,台湾很多产业向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是改变不了的。
在盛毅看来,四川不仅有劳动力数量优势、技术结构优势,还有一定的产业配套能力,“拿电子信息产业来说,除产业本身外,还需要运输、包装、检测、人才等产业配套能力,而四川已经形成了这样的能力。”
因此,盛毅认为,从产品综合生产成本来说,台湾企业在四川落地,综合成本会更低。
尽管对四川与台湾未来经贸合作充满信心,但盛毅也指出,目前在四川落地的电子信息产业更多地局限于加工贸易为主的生产环节。未来,盛毅认为,四川的电子信息产业一定会沿着生产环节延伸,“向深加工或者链条产品发展”。
(信息来源:华西都市报)
沈阳白癜风医院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能否治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