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背着走,幸福噢……”6月9日上午,泸州市泸县二中校园内,刚刚结束高考的考生们在校园里排队进行英语口试,熙熙攘攘的家长们走在校园,来回为孩子们收拾搬走行李。黄欢是泸县二中多名高三毕业生中的一员,当天早上,在妈妈的陪同下,她8点就结束了口语测试。
父亲背着黄欢,母亲帮忙拿黄欢“走路”所需的凳子。
在考场与宿舍间走动时,50多岁的父亲一把将她背在背上,母亲走在后面帮她端着凳子。伏在父亲背上,黄欢笑的很开心,每每碰到迎面而来的陌生人,总免不了大家投来羡慕的眼光。看着这个笑容洋溢在脸上的女孩,大家总会发出“幸福的孩子”之类的感叹,但走过之后,再回头,看着这个伏在父亲背上除了挺直的上半身,几乎没有双腿的孩子时,大家才会感到惊讶,惊讶中带些许遗憾的口吻。
对于其他同学而言,完成12年的学业,显得再为普通正常不过;但对于从小高位截肢的黄欢而言,12年里有太多的困难和无奈。如今,完成高考的黄欢稍稍松了一口气,但接下来到底选择何种专业又成为一家人在思考的难题了。
1双腿高位截瘫8岁学会用四脚小木凳走路
年,黄欢出生在泸县一个小镇乡村里,在家排行老三。两年过后,黄欢的弟弟出生,黄欢4岁多时,家人为了照顾即将上小学的姐姐和只有一岁多的弟弟,将黄欢寄养在外婆家。
黄欢母亲胡绍荣介绍,外婆家邻公路,不幸也就因此而来。一天,站在门外石头上玩耍的黄欢,被一辆经过的大货车撞倒石头并压到双腿,不幸就从这一刻开始。
双腿高位截肢后,黄欢再也不能像别的小朋友在外面开心地蹦蹦跳跳,一是行动不便;另一方面,是她怕,害怕别人异样的目光,更怕小伙伴们嘴里蹦出来的一句又一句刺耳的话语。
8岁时,黄欢学会了用两条四脚小长凳走路,独立的她可以凭着这两根小凳子去离家近的地方散散步。上小学了,父母将房子租住到镇上,方便孩子上下学。小学三年级时,为了能更好地照顾黄欢,父母将大一岁的二姐黄文爰从四年级降到与黄欢一个班,姐妹俩一起上下学,姐姐照顾着妹妹黄欢的日常生活与学习。
黄欢和母亲。
2安装假肢失败二姐照顾自己直到高中毕业
上学的日子过得飞快,二姐黄文爰陪着黄欢走完了小学到初中。这些年里,二姐就像是黄欢的另一双腿,带着黄欢上学、吃饭、回家,玩耍。
初中毕业时,黄文爰放弃就读高中,而后,黄欢在泸县二中就读的两年时间里,父母也在紧邻学校的地方为黄文爰租了一间房子,父母想着,二姐如此一来可以帮着照看学校里的妹妹;此外也能帮着照看大姐在上幼儿园的孩子。
高二时,黄欢第一次安装假肢,此时距离她失去双腿已有十多年。由于长年保持双腿瘀坐的状态,黄欢的腿骨难以打直,但安上假肢站立起来又必须打直腿。“所以只有让腰往里凹才能站直走路,医院练了一个寒假的使用假肢,腰都有些凹进去了”。黄欢说,现在腰和后背仍然经常酸痛,父母知道这不是办法,第一次安装假肢以失败告终。
因此,父母和二姐商量后,二姐选择再照顾妹妹黄欢两年。
“对二姐更多的是愧疚。”说这话时,黄欢眼眶红红的,黄欢说,二姐为自己付出了许多,两人在一起,尽管总是吵吵闹闹,“但是感情就是吵出来的。”平时,二人在一起,总是姐姐在问,想吃什么,需要什么,看着黄欢衣服不够,姐姐总会自己去实体店试穿后为她挑回来合身的衣服……但姐姐从未在自己面前提过自己的梦想和计划。
只是曾经,黄欢听父母提起过,二姐想开一家服装店。黄欢说,上大学后,二姐不必再围着自己转,她也希望未来姐姐能够有机会多学些服装上的事。“毕竟这是她感兴趣的,希望她能开起自己想要的服装店,过上快乐的生活”。
二姐骑着电动车载着黄欢,父亲从车上背过黄欢。
3不愿麻烦他人始终积极乐观感染同学老师
在班主任范世彬的眼里,黄欢,这个19岁的女孩要强、独立、乐观,同时学习认真刻苦。
范世彬记得,那是高二即将开学的日子,他坐在年级主任办公室外看报,黄欢的父母正在为她办理转学手续,年级主任看到范世彬后,正好问了一句,如果将黄欢安排在范世彬班级里如何,看了看黄欢的资料,范世彬点了点头。
就这样,高二开学后,黄欢成为范世彬班级中的一员。同学们都还清晰地记得,第一次见到黄欢时,一个晚自习,姐姐将她背进教室,好奇的同学们纷纷将目光聚焦于她,羞涩的黄欢红着脸。
每天早上,黄欢需要比室友早起20分钟,在人不那么多的时候完成洗漱,再用凳子一步一步挪到教室去。到了午休时间,为了最少地麻烦姐姐和同学,黄欢中午几乎都待在教室。
前手将自己的板凳放到下一阶楼梯,双手支撑自己"跃"到下一阶的楼梯的板凳上,既要保证自己的力度足够下到另一根板凳上,又要防止自己没控制好自己的力度跌落至楼梯。每天,来回在二楼的教室和寝室里,同学们总能看到黄欢这样的身影,常人5分钟就能完成的工作,她要花20分钟,甚至更久。
靠着自己的臀部力量,左右摇晃着四角凳前行,每一步走得都格外艰辛。即便如此,黄欢从未在大家面前抱怨过,也从未表现出一丝丝自卑。更多的时候,黄欢总是洋溢着一张笑脸。
在同学们的记忆中,黄欢始终乐观积极,初来学校,大家可能还担忧她的身体,总想着为她搭把手,黄欢口中经常也道出谢谢……
高三时,班上的同学们早已将她当做常人一样,除了能够独立行走完成自己的事情,收获同学们帮助的同时,黄欢也会力所能及帮大家做做事,比如,夏日炎炎,结束课间操的同学们回到教室,会发现空杯里接满了水,黄欢会不好意思的说道:“我在教室反正也没有什么事……”
黄欢(左)和同学的自拍。
家人感激学校大学报考何种专业成难题黄欢常常说,在泸县二中就读,遇到现在的校长、老师和同学们是自己的幸运。在学校的大环境里,她知道自己还有许多不足和缺陷,但正是老师和同学们的关心和鼓励,促使她要成为更好的自己。
“书学费、住宿费都免了,老师还经常打电话给我说孩子情况……”谈起黄欢的高中学习生活,母亲胡绍荣总忍不住红了眼眶,她很感激,学校当初愿意接收这个行动不便的转学生;她很感激,班主任还有同学们对孩子格外的关心和照顾;她也很感激,考虑到家庭状况,学校的校长们还每个月出资定期给女儿一笔资助……
感激的话说了一遍又一遍,胡绍荣甚至忍不住对女儿说道“其实真应该请老师和校长们吃一顿饭的”,但她又深知,学校是不会答应这些请求的……
胡绍荣常常说,自己和丈夫一辈子做着苦力活儿,因此再苦再累,她也希望孩子们多读点书。如今,最令她操心的黄欢结束了高考,她说孩子成绩还不错,从以往的测试来看,都能入围重本,但因受身体情况限制,报考何种专业又成为一大家子头疼的话题。
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记者徐庆摄影报道
赞赏
长按白癫疯能治好吗北京哪家治白癜风医院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nfhwj.com/hxdsbys/7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