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旬老人曾在川大蹭课17年,4次去俄罗斯

白癜风吃什么药好得快 http://pf.39.net/bdfyy/bdfrczy/150920/4698983.html

来源:北晚新视觉网

重庆73岁老人王忠厚,他曾在四川大学蹭课17年,学过拓扑学、俄语。随后,他4次去俄罗斯当翻译,事迹被拍成电影《张博士》。如今生活由妹妹接济,尽管腰椎疾病时常困扰他,但仍然没放弃对俄语的学习。

网友评论:

“热爱不惧年龄”

但也有网友觉得:“生活靠接济,我觉得这样子完全没必要,因为自己的生活都成问题,还一门心思去考学!做学问是没有错,但应该是在保证自己日常生活的情况下吧!祝福老人家身体健康”

您认为呢?

延伸阅读:

爱学习的爷爷可不止这一位

七旬爷爷迎第六次考研网友:真是“活到老学到老”的典范!

年12月22日,“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浙江嘉兴学院考点,77岁高龄考研生邹伟敏迎来了他人生中第6次研究生考试。今年,他报考了苏州大学机械工程系专业。此前的五次,他分别报考过上海理工大学、农林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理工大学(2次),遗憾的是他的分数均未达到录取分数线。然而,今年他通过“中公考研”机构一年考研复习,自然,增强了他对考研录取的信心。

他告诉记者,今年全国有万人报考硕士研究生,估计录取比例为4比1,也就是说,有近70万人可以拿到入学通知书。他希望今年能实现自己的梦想。邹伟敏,年11月24日出生于浙江省嘉兴海宁市,自幼家贫,酷爱读书。为实现自己梦想,年开始,63岁的他开始了第一次高考,一举成子为家喻户晓的“爷爷考生”。

此后的5年里,4次参加高考,年他终于考入了嘉兴的一所大学,成为一名专科生。年,他成功专科升本科,成了一名本科生。毕业后,他又连续六年参加考研,为追求自己的梦想而不懈努力。

他说,改革开放四十年给他带来了大好的学习机会,而学习既能充实自己,又能学到知识,快乐人生,他认为自己的人生最大的乐趣就是不断的学习、学习、再学习。活到老学到老。

七旬老人已当5年律师还要考研:64岁通过司法考试

“惟希望也,故进取;惟进取也,故日新。”

年过七旬的成都大爷耿留栓,仍在用自己的拼搏劲儿诠释着这句话。

3月3日,成都环球中心的四川蜀辉律师事务所,耿留栓坐在工位上,头发花白,脊背挺得笔直,对着一本俄语单词书做笔记。

“他只要有空闲的时间就看,坐公交车也要掏出来看。”蜀辉律师事务所副主任程积焱说。耿留栓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英文学不会,就俄语还有些基础,我想将来也许用得着。”

每天学习8小时,反复阅读30本书;奋斗8年后,年,64岁的耿留栓成为当年通过司法考试四川年龄最大的考生。自年拿到职业资格证书,到如今71岁的耿留栓已当了5年律师。

民间借贷、工商赔偿、房屋产权纠纷,还有婆媳矛盾、邻里纠纷,耿律师事无巨细,跟职场新人一样兢兢业业。“现在这种生活挺好的,做事情也很有劲,我还打算考研。”

奋斗8年

64岁通过“天下第一考”

半路出家立志考10年,每天学习8小时,反复阅读30本书……终于在第6次参考、奋斗的第8个年头“高中”。年,64岁的耿留栓成为了当年通过司法考试四川年龄最大的考生。

国家司法考试,以其难度高、通过率低而被称为“天下第一考”。当年,四川共有人报名参加司法考试。耿留栓考了分,擦边过线。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能以64岁高龄成功通过考试,耿留栓觉得自己做梦都在笑。。

祖籍河南省三门峡的他,当了20多年兵。年来到成都,转业到四川省林业干部学校负责党务工作。

“我想退休之后有个事儿做。”说到参加考试的初衷,耿留栓觉得退休后的生活不能闲着,脑子要经常转动思考,才老得慢。为何会选择律师这一行业,得益于一个朋友,也可以说是“恩师”。“他是我儿子的初中政治老师,退休那年60岁,过了司法考试,当了律师。”耿留栓说,这位老律师比他大21岁,他们常在一起聊天,老人建议他也去参加司法考试。

当律师,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耿留栓想,自己做行政工作,这些年也积累了些社会经验。最重要的是,自己是刚强、正直的人,“法律不是就讲公平和正义吗?我觉得我的性格很合适干这个。”52岁,他自学考上了四川师范大学法学专业,4年后获得法学学士学位。57岁,他开始向“天下第一考”——国家司法考试挑战。

月入两千

调查取证来回奔波几十趟

年,耿留栓正式拿到职业资格证书,成为四川蜀辉律师事务所的一名普通员工。

近50名律师的事务所,平均年龄30岁,而耿留栓的儿子已经43岁了,周围这些人,年龄都比他儿子小。同事们泡咖啡聊天,他爱泡茶。

年龄虽大,不能“倚老卖老”。耿留栓忠实地遵循着律师的业界“传统”。“开头几年接手的都是小案子,要从小案子中积累更多经验,这样才有底气接手大案。”案子虽小,功夫却不能少。耿留栓至今还记得一个关于欠款的案子,坐公交和地铁,奔波于法院、当事人家中,各种调查取证往返几十趟。

他的包里,随时装着一大堆律师材料,有律师证复印件、法律咨询登记卡、律师事务所介绍信……只要没事,都会穿着一套深色衣服,早上9点准时出现在办公室。

“律师们常在外面跑,不爱来办公室。耿老师是最守规矩的,没事就在办公室。”程积焱笑道。

民间借贷、工商赔偿、房屋产权纠纷,还有婆媳矛盾、邻里纠纷,耿留栓啥都接。如今,刨开日常开支和交通费用,他一个月能收入两千多块钱,这让他很满意,“毕竟都是小案子,不过既积累经验,又帮别人解决了问题,心里开心。”

他还记得接第一个案子时的情景,因为紧张,法庭上法槌一响,他的腿不由得抖了一下,“如今习惯了,不会再抖了。”

服务社区

将来还准备考硕士研究生

每周,耿留栓都要去武侯区玉林北路社区做法律服务。他处理得最多的就是邻里小事。

一家人出现了婆媳矛盾,婆婆和媳妇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xidushibao.com/hxdsbys/1310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