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白癜风医院 https://m-mip.39.net/nk/mipso_4429412.html
“你们不能这样对我!”看到妈妈即将乘车返城复工,小峰撕心裂肺的哭喊。近日,一组照片在网上迅速传播,击中了人们内心最柔软的部分。
2月16日,大年初九,成都邛崃临济镇瑞林,40岁单身妈妈植红玉返城复工。面对又一次短聚后的长离,7岁的儿子小峰一直试图向前拉住妈妈的手,嘴里一直说着“你们不能这样对我”,这句话不知是对爷爷奶奶说的还是对妈妈说的?
无奈只能狠心离开后,坐在车里的植红玉眼睛红红的,不放心地给家里打着电话。
25年前,在邛崃平乐务农的植红玉,怀着梦想来到了大城市成都。经人介绍,成了一名报纸投递员,后来认识了男朋友李俊,怀上了小峰。年5月,她跟随李俊到了贵州贵定县待产。地震后不久,小峰降世。满月后,她跟李俊再次回到成都,继续卖报纸。后来,她跟李俊分手。在小峰四个月的时候,她又开始送报纸。
▲植红玉也很舍不得小峰
在城市独自打拼不容易,而作为单亲妈妈就更辛苦,植红玉用一块布做成襁褓,把小峰缠在身上,骑电动车送报都带着他。一手抱着小峰,一手抱着报纸,爬楼、投递,不少人看了都觉得心酸。
小峰两岁,植红玉学城里人,买了蛋糕,摆在简陋的折叠桌上,映着蜡烛的微弱烛光,享受着城里人习以为常的幸福。小峰三岁,植红玉把他送进了附近的幼儿园,但由于接娃不准时,她总被幼儿园老师抱怨。这时,她只能陪着笑,想解释,却最终没能开口。
▲妈妈已返城,峰峰只好与动画片为伴。
再后来,小峰到了上小学的年龄,因为非婚生育、没有户口,小峰在城里上不了学。植红玉只能把他送到邛崃读书。
之后,植红玉在成都,辛苦工作赚钱希望能给孩子更好的物质条件;小峰留守在老家,在没有父母陪伴的环境中独自坚强。只有到了寒暑假,小峰才能到植红玉的城市,跟着妈妈走街串巷的送报纸,在简陋的租住屋中,享受和妈妈的陪伴日常。
这就是小峰和植红玉最真实的生活状态,持续了好几个年头。
▲植大姐说到儿子不禁泪湿眼眶
植红玉和小峰的故事,只是中国万留守儿童的缩影。
幸福总是那么短暂,全家团聚的春节刚过,多少人又得忙着踏上回城打工的脚步。他们不敢在家多停留,因为肩上扛着全家的温饱和梦想。
刚肆意享受到来自父母的宠溺,还沉浸新衣服和新书包的满足。一张车票、一辆大巴,这场注定了的分离似乎永无停歇。
▲关爱留守儿童宣传海报
“你们不能这样对我!”小峰撕心裂肺的哭喊,喊出了万留守儿童的心声。
是的,孩子们又没有错,为什么要他们承担沉重的分离?如果不是他们的错,那到底又是谁的错?
▲中国农村的留守儿童很多
爸妈们不想让孩子在自己身边吗?当然想。但工作的不稳定、收入低、户口等问题,孩子在城里甚至连个上学的机会都很难。
那爸妈为何不能留在家里工作?在城里虽然苦累收入低,但至少还能有工作赚到钱,而留在农村连卖力的机会都没有。
▲留守儿童脸上的笑容天真而可爱
小栈君真心觉得,这份连接着万留守儿童和几亿异地打工者的乡愁,实在太沉重。除了喊”关爱留守儿童“的口号,我们该做、要做、能做的,也许还有更多。
(图文资料来自华西都市报等媒体)
--------乡愁小栈--------
从故乡到异乡,我们一起回味乡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