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传统教育这样的中学你选吗?
--------成都市泡桐树中学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教育教学改革
假如 一所中学没有班级,没有班主任,学生自己选课,根据自己的兴趣走班上课,学校管理也由学生自己来。你愿意把自己的孩子送到这样的学校吗?在北京,这所学校叫“北京十一学校”,家长和学生热捧,被业内奉为“改革楷模”,接待着一批又一批全国各地的校长和老师前来学习。
假如 在成都也有这样一所学校,你是否愿意坦诚接纳,是否愿意让自己孩子接受这样的教育?在成都市青羊区金沙片区,新建起了一所公办初中,名叫成都市泡桐树中学。今年,将开始招收首批初一新生。
华西都市报:为适应教育改革浪潮,颠覆传统初中教育的弊端,成都市青羊区教育局论证考察了一年多,去年,从成都石室联中、树德实验中学、青羊实验中学等区内优质初中学校中,抽调了30多名优秀骨干青年教师,开始筹建泡桐树中学,并对传统教学进行颠覆性的改革,致力于建成成都的“十一学校”。此举,成为四川乃至西部地区的公办学校中,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课表“私人定制”学生走班上课 校区还没建成,泡桐树中学暂时在金沙小学鹭岛校区过渡。记者在教室门口看到,学科老师的名字和照片取代了传统的班级牌,是的,在该校,没有班级,只有学科班。该校实行走班制,学科老师和他们的办公桌就在教室中,学生没有固定的班级,没有固定的教室,学校将为学生准备单独的铁柜,供学生放书包文具,上课的时候,学生只需按照自己的课表,拿着课本到自己所选择的学科老师教室上课。 据介绍,学生的课表都是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自由选择的,量身打造“私人定制”。例如,初一的数学就分为1、2、3等三个等级,数学1针对基础较弱,学习习惯和方法需要加强的学生,数学2针对大部分有基础的学生,数学3则针对自学能力较强、数学方面有特长的学生,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能力选修。 此外,艺术课中,有线描、书法、油画,体育课有篮球、足球、羽毛球,技术课中有机器人、趣味编程等多样的课程供学生选择。而目前,该校已经有76门课程供学生选择,“只要有12—15名学生有需求,就再开设选修课程,目前估计需开设多门。”分层教学老师自己编写教材 在语文学科教室的一侧,放着一个柜子,里面展示有该校老师们自己编写的教材。因为该校实行分层教学,一个年级,一个学科有很多层次,每个学科又有不同的拓展学习项目,传统的课本已经不能适应这样的教学模式了。 因此,从去年开始,青羊区教育局从成都石室联中、树德实验中学、青羊实验中学等区内优质初中学校中,抽调的30多名优秀骨干青年教师,最主要的工作就是编写教材,把初中三年的教材融会贯通,编写成适合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教材。目前,该校已经编写完成了76本教材,“初一上学期学生用的全部教材已经准备好了。”实行学分制修满分才能毕业 在该校,实行的是学分制,学生必须修满分才能毕业。在该校的学分管理册上记者看到,学分必修课程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和科学探究、化学、生物、地理、艺术等12门课程共分,选修课6分、综合实践活动8分,社团活动2分、名家讲坛2分、电影欣赏2分,分就能修满。“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学有余力的同学,还有很多选修课可以选修,学生很容易就能修到多分。”当然,学分不能反映学生成绩,该校就用“学分绩点”来区分90分和60分的区别,成绩越高、表现越好绩点就越高,而学校评优,就是依靠的学分和绩点。没有班主任15名学生一个导师 在该校,没有班级,没有班主任,对学生的管理实行导师制,每15名学生有一名导师。导师负责指导学生学业规划、选课、方向指导等等。而原来班主任的职能则由项目组替代,该校有礼仪管理、卫生管理、自主管理、教育管理、自习管理、评价管理、社团管理等很多个项目组,每一名老师负责一个项目,保证学校有序的运行。同时,该校还将进行学生自主管理模式,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校进行管理。对话高仁辉:一直在探索教学改革“校长,有家长想跟你聊下。”“校长,又一个家长来找你。”7日下午,在高仁辉的办公室,前来咨询的家长们来来去去,他一一接待,详细地回答家长疑问,末了,还来了一句,“谢谢您对学校改革的 眼前的高仁辉,或许是常年做老师的原因,身上没有传统意义上“改革者”锐气和锋芒,温润持重。会让人起疑,这样一个温和的人,是否能够担得起“这样具有颠覆性的改革”的重任。青羊区教育局副局长徐江涌回答了这个疑问,“我们选择这个学校的校长有三点,有经验,有理想,有胆识,高仁辉全部符合。” 年5月,泡桐树中学开始正式筹备,青羊区教育局的领导们找到了时任石室联中副校长的高仁辉,但是,这个“颠覆性”的学校还只是一张蓝图,没有学校、没有老师、没有课本,只有一群教育人对素质教育的执着和理想,“毕竟在学校做的还是不错,是非常有成就感的,肯定舍不得离开。”一次考察改变了高仁辉的想法。青羊区教育局的领导们带着高仁辉到北京十一学校考察,那个学校的一切“感动”了高仁辉。他说,自己一直在探索教学改革,但之前所做只是在“技术层面”的改革,根本没有触及到教育的本质,而十一学校的改革是“改革了教育生态”,他希望自己也能做这样的事情。 “做教育久了,就能悟出一定的教育教学规律。”高仁辉坦言,自己教过农村学校、弱势学校和名校,经历的这一切都让他更“大胆一些”,改革起来也更有底气。年新学期开始,跟高仁辉一样怀抱着改革梦想的30多个优秀青年教师,在高仁辉的带领下,白手起家,到北京、上海学习,夜以继日地制定改革方案,编写教材。徐江涌用“激情”和“梦想”两个词来形容这个团队,他说,每次这群老师交谈,都感受出他们话语间教育的梦想,和面对改革的激情。 而高仁辉说,他的梦想很小,作为一个父亲,一个教育者,他希望把自己的孩子和学生,都培养成一个有素养全面发展的人。他希望,这群平均年龄在30岁左右的青年老师,在改革的浪潮下,在学校有勇气有追求,回归教育本真。他希望,校园里的学生不再满脸乌云,而具有积极向上的精神和生命的活力。“反正我有信心!”对于这次改革,高仁辉说了这样一句话。 华西都市报记者张菲菲董天刚摄影吴小川改革解读: 从以上的改革力度来看,泡桐树中学的改革,对于四川省的公办学校来说,无疑是颠覆性的改革。但青羊区教育局副局长来说徐江涌说:“所谓改革,并不是一次就迈了‘三大步’,根据现实情况,有家长的顾虑,有中考的压力,我们只能一步步的来,先迈‘半步’。”而此次改革的改革重点在“教学改革”。声音教学改革后中考成绩能否保证? “放开了素质教育,学生中考怎么办?”“习惯了走班制的学校,到了普通的高中,孩子还能不能适应?”5月7日,在泡桐树中学的临时办学点中,这两个问题成为家长们问得最多的问题,有家长坦言,担心自己的孩子成了改革的牺牲品。 对此高仁辉回答说,学校是分层教学,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优势、劣势进行课程的修读,课程的进度和教学方式,与学生的自身能力、学习兴趣相匹配,学生更容易提高,而30个名额的小班制教学,也让老师更能顾及到每一名学生。 不过,为了不让改革“水土不服”,泡桐树中学也并没有照搬北京十一学校的模式。“因为考试是不一样的,所以在课程设置上,我们融入了更多成都本地的元素。”同时,在管理上,改革初期的泡桐树中学,也并没有像十一学校那么“外放”,“没有经验,不能一下子放开,老师开始管得要紧一些。” 现场,秦先生拿着女儿30张奖状前来咨询,他是此项改革的坚定支持者,他认为,传统的中学教育注重知识性,而当前社会要求的则是知识、能力和智慧。“我更侧重于能力和智慧。”秦先生说,泡桐树中学的教学方式倾向于个性化教育,学科分层和学科拓展,能够增加学生知识的广度,而多元化的课程体系,也能促进学生“学力”的提升。
白癜风中医疗法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