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华西都市报》在两个版面中 这次会议聚焦扶贫领域易地搬迁安置房建设、脱贫产业发展、帮扶工作等,开展脱贫攻坚“阳光问效”。一问“效能”,二问“效果”,三问“作风”,四问“感受”,直击问题要害。
这是一场会议,也是一场考试。台上,9位县级领导亲自担任“问效代表”;台下,余名一线扶贫干部,个个正襟危坐,随时准备“接招”。
“脱贫攻坚是当前重大政治任务、头号民生工程,避重就轻、只讲客观原因不找主观原因是行不通的。”该县县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杨子希说,“阳光问效”就是让干部“红红脸”“出出汗”,坚持问效要临场,回答不回避,倒逼工作落实。
红脸流汗,被“问效”部门和乡镇接下一个又一个“点球”——分析原因、汇报整改思路、逐一认领销账。
此次“阳光问效”节目曝光典型问题6个,收集各类问题和意见23个,督促整改20个。
“这不是为了博眼球,而是为了推动工作责任落实。”该县县委书记苟小莉表示,“阳光问效”就是要聚集当前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直击庸政懒政,剑指为官不为,推动干部作风转变。
达州渠县一乡镇探索用手机监督小微权力
针对农村留守老人较多、文化水平较低、办事不便等实际问题,达州渠县渠南乡创新建立“智慧渠县——渠南党群服务e平台”(“智慧渠南”APP),不仅能让老百姓用手机“赶场”,还能监督党员干部,让小微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我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打开平台后台,看看有没有待办事宜。”渠南乡副乡长、大山村第一书记邓强介绍,该平台设置了投诉举报、在线留言、信息发布等功能。按规定,老百姓若有需求,后台必须及时处理,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政府有应。
“智慧渠南”APP各板块资料,均由该乡自主上传更新。其中的“廉洁渠南”板块,内容由乡镇提供,纪委书记严格把关,确保内容的准确及时。通过手机客户端,群众可以随时随地查看渠南乡所有公开信息,包括法律法规、惠民惠农政策、党务政务公开情况、党风廉政建设情况等,群众参与实时监督管理,确保群众知情权、监督权的行使。
“智慧渠南”APP建立以来,累计下载人数人,发布各类政策法规余条,办理群众事务件,便民查询余次,接受群众在线留言81条。如今,渠南乡信访量逐年下降,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满意度也不断上升。
为渠县权力监督工作点赞吧!!!
来源:华西都市报
编辑:罗雄
投稿邮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