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相行彩墨传薪
张大千美术学院师生作品展
主办单位:
四川省美术家协会
内江师范学院
承办单位:
张大千美术学院
展览执行:
四川省福宝斋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开幕时间:
年11月16日上午10点30分
展览时间:
年11月16日—20日
展览地点:
四川美术馆2F-2
参展艺术家:
客座教授
邱笑秋 凌承纬 廖心永 程 峰 王岳川
刘政权 李白玲 张国忠 叶瑞伟 梁时民
查 明 陈 航 贺万里 贺丹晨 唐剑辉
教师
张 强 罗 凯 杨 坤 廖 宁 谢 斌
刘 戈 戴祥勇 李香琼 廖泽明 赵 宁
周晓航 宋英娟 彭永馨 王晓兰 陈茂华
段汶利 王琴慧 刘雪梅 李 杰 肖 野
王 璇 岳亚斌 马 刚 喻德刚 刘洪健
宋学勤 屈 梅 吴小华 傅一笑 罗静松
张 芳 刘津辰 李欣遥 李文霞 罗太琦
李 云 杨 涧 王 为 彭飞胜 李 貌
吴 霞 黄 旭 高登明 罗 真 陈志红
熊 欣 黄 花 朱鑫龙 杨 琳 汪隆友
阳 莉
校友
吴 勇 吴学均 黄 冰 钱若愚 林雪松
吴仲刚 曾传兴 邓 军 邓育林 萧 华
邓 军 赵 奎 李雪波 郭 强 李 泱
王跃奎 陶 毅 高 波 彭志琪 付继红
孟福伟
序
呈现在大家眼前的“携手相行 彩墨传薪”——张大千美术学院师生作品展,是张大千美术学院师生献给内江师范学院建校60周年的一份厚礼。 内江,古称汉安,自古人杰地灵,人文荟萃,有“书画之乡”的美誉。春秋有苌弘,汉有王褒、董均,唐有范崇凯,宋有陈抟、赵雄、赵逵,明有赵贞吉,清有骆成骧、余燮阳,近世更有喻培伦、范长江、张大千、张善孖、晏济元诸贤,俱为一时之豪杰,可谓群星璀璨。 在这片文脉深厚的土地上成长起来的内江师范学院,已有40余年的美术教育办学历史。年,内江师范学院美术系更名为张大千美术学院。学院坚持以育人为本,秉承中国“文以载道”的艺术传统,续接千年汉安文脉,致力于张大千艺术精神的传承和发展,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高等美术教育教学改革创新,走上了探索美术教育特色发展之路。 在学校“以发展为中心,教学做统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框架下,张大千美术学院坚持专业素养与人文素养的结合,人才培养标准与社会需求的结合,人才培养途径与地域文化艺术的结合,人才培养目标与服务地方文化的结合,以“张大千彩墨艺术”传承和发展为重点深化学科专业建设和学术研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不断提高。同时,我们积极把握专业发展前沿,强化专业特色建设,鼓励师生积极投身艺术创作和各项学科竞赛。继承名家大师的探索与创新,追求学院精神和大千艺术精神的完美合一。 西哲有云,艺术是人对自我存在的确证。今天汇聚于此的这些作品,即是张大千美术学院师生自我存在的确证,它以艺术的视野和精神见证了学院的发展历程。因为,学院的历史就是一个又一个从艺者的艰辛写照。大中见小,是因为这学院是由一个个学生组成,代代薪火相传;由一见多,是因为在坚持专业特色的前提下,发挥个性体验的自由探索。今天呈现在大家面前的这些作品,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不拘一格。它们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学院美术教育在40余年发展取得的成果。 这个展览,又何尝不是张大千美术学院对自我存在的确证。自我确证是艺术的基本特性和功能,借着这种功能,张大千美术学院不仅确证自己的存在价值,也检省自己,为未来的发展寻找更新更远的目标,为传承艺术之薪火,奠定厚重的基石。一代又一代艺术大师为内江积淀了深厚的艺术养分,这养分滋养了我们,我们又让它去孕育更多的艺术人才。“携手相行 彩墨传薪”之意亦在于此。
作品赏析
客座教授作品赏析
邱笑秋
年生于四川成都市。七岁学画,先花鸟后人物,年后主攻山水。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研究员,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四川省艺术院艺术顾问,四川张大千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四川香格里拉彩墨画研究院院长。
邱笑秋
《川南春色》·国画
cm×cm
年
凌承纬
四川美术学院中国抗战大后方美术研究所所长、教授、首席专家,重庆现当代美术研究所所长、研究员,西南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重庆市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原四川省重庆市政协第九届、十届委员,重庆市(直辖)政协第一届、二届(专委会)委员。
凌承纬
《无题》·国画
68cm×68cm
年
廖心永
四川内江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中国画研究院高级画师,内江市美协名誉主席。长期致力于古典仕女画法的研究和表现,画风清丽、典雅、新颖、卷气,被评论界指称为“新古典主义人物画”,其作品也深得人们的北京哪个医院白癜风专科比较靠谱北京白癜风哪家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xidushibao.com/hxdsbjj/5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