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华镇华西村华丽转身的背后故事上观新闻

呼和浩特治好白癜风的医院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31008/h5hho8b.html
    

绿华镇华西村位于崇明岛最西端、绿华镇西北部,濒临长江,自然景观独特,土地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越。长期以来,华西村以柑橘、水稻等传统种植业为主导产业。近年来,华西村坚持推进数字化产业发展,显著提升人居环境,吸引了众多生产商和企业入驻,不仅使村民鼓起了钱袋子,同时大幅提升了村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科技助力农业生产

华西村历来以柑橘为主导产业,早些年前,全村75%的种植地里种的都是柑橘。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村里进行了产业结构的调整。

“我们全村种植面积共亩,目前,约有亩还种植着柑橘,亩改种水稻,还有一部分种植翠冠梨、火龙果。”华西村村支部书记陈玲莉说,“在我们村注册的合作社共有23家。其中,上海清澄果蔬专业合作社和清源粮食专业合作社等5、6家都是发展比较好的。”

上海清澄果蔬专业合作社主要从事翠冠梨和柑橘的生产、销售,年“清澄”牌翠冠梨获绿色食品认证,申请注册“清澄”牌商标,是崇明翠冠梨区域公共品牌核心示范基地之一。年3月,合作社建成崇明首家“阿里数字农场”,利用大数据云平台、物联网、区块链技术,将翠冠梨生长进程、果园环境条件、农事操作管理等进行全程自动化数据采集、监控、传送和统计分析,有效提升了标准化生产水平和科学化管理效率。

“上海市首家盒马村就位于这个阿里巴巴翠冠梨数字农业基地。”陈玲莉向记者介绍道。所谓盒马村,是指根据订单为盒马种植农产品的村庄。在生产端,让农村从分散、孤立的生产单元,升级为规模化、标准化的数字农业基地;在供应链端,实现加工、分选、营销全链路数字化;在销售端,以订单农业为核心,接入以盒马为代表的线上、线下分销平台。年5月,盒马村进入系统调试期后,诸多高科技设备开始应用于翠冠梨种植。无人值守果园机器人、用于测绘和飞防植保类的无人机、农场数据显示大屏、水肥一体化灌溉设施、农事记录仪、施肥机、除草机、气象站、摄像头、感应器……大多数情况下,农民可以用手机种地。只要手机上点一点,水肥一体化设施就启动灌溉了,对农民来说,既省时又省力。

每个村民都是河长

华西村河畅、水清、岸绿,良好的环境也是吸引互联网巨头伸来橄榄枝的原因之一。记者了解到,在全面落实“河长制”工作的基础上,年,华西村创新开展村级民沟“村民自治”河道长效管理机制。华西村制定了“一套”组织机构树状图,“一张”河道片区图,建立“一支”考核监督队伍,“一个”养护责任体系,签订“一份”责任书,递交“一份”承诺书,制定“一个”奖补措施。通过“七个一”方法,形成了华西河道管理模式。

“我是全村河道的总负责人,下设四个分区域负责人。区域内共分六个片区网格,每个网格以宅间、田间、林间为条段,分块到户(农户、承包户为“户长”)形成4级网格管理体系。”陈玲莉告诉记者。

华西村共有条民沟,总长度为48.29公里,村委会按照就近原则根据农户田林宅所占岸线长度精准分河,同时制成清单为每户建档,有图有数字地明确了每一户的“责任河”。每个片区抽取一名党员骨干组成考核检查队伍,分成两组交叉巡查考核,对于有所欠缺之处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同时,华西村把“责任河”管护与垃圾分类、“迎花博、治五棚”专项行动等结合起来统筹奖惩,对脚踏实地管好护好自己“责任河”的农户,予以一定奖励,并公示表彰;对漠视职责或屡教不改的农户则启动联动惩罚,形成一套奖惩制度。华西村民沟的整体环境得到了明显提升。目前,“村民自治”河道管理已经成为华西村的长效机制。

开展村级民沟“村民自治”以来,全村村民共同维护、共同管理好自己的“责任河”,村民的“主人翁”意识明显提高。年初,华西村新建“河长制工作站”,通过工作站将每月河道自治的成果等信息下达至睦邻点,深入宣传河道护理知识,形成了全民爱河护河的良好风气。“村民原来普遍认为秸秆堆在沟河边、鸡鸭棚搭在沟河边是很正常的事,随着工作的开展,他们开始自行拆除五棚和河道拦网,也不再将秸秆堆放在沟河边。因为乱堆放,以前村民和保洁员之间经常产生矛盾,如今村民自觉履行个人职责,村里的矛盾减少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更和谐了。”陈玲莉笑着说。

共建最美华西家园

提升人居环境也是关键一招,年,华西村开展了“两清一拆一规整”,拆除了部分破旧五棚,乱搭建的彩钢瓦房屋等违规建筑。年,华西村在此基础上继续以攻城拔寨之势开展“迎花博、治五棚”专项行动,成立片区包干制度,工作小组全面发动宣传,动员全村百姓共同参与;村干部、党员带头,成立帮清队伍上门帮助困难家庭;针对部分居民的需求,定做规格统一的棚舍。在年6月完成了全村户共个点位的摸排,其中拆除个,共计㎡,整改18个,共计㎡。

“我们还积极开展‘最美庭院’片区建设和‘一村一园’建设。”陈玲莉说。以居民小区为中心,华西村40余户人家进行了庭院绿化居室布置、景墙建设以及墙体创意彩绘,利用废旧建筑材料等,打造各具特色的“小三园”,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在‘最美庭院’示范户带动下,村民不仅逐渐养成了家居保洁的好习惯,也培养起爱护和维护公共场所卫生的好品格。”陈玲莉欣慰不已,“人居环境变好了、村庄颜值提升了,村民脸上的笑容多了,获得感、幸福感也显著提升。”年12月,华西村获评全国文明村。

记者:盛赛丹

编辑:李琳

    

上观号作者:上海崇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xidushibao.com/hxdsbjj/1568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