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专家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8%98%E4%BA%91%E6%B6%9B/21900249?fr=aladdin
沿成洛大道,一路向东,过三环,还未至绕城,有片宽阔的湖泊波光粼粼。
不经意间,似乎闯入一片山水世界。
青龙湖
湿地公园
图据
费小夕Fish//
这里是成都青龙湖湿地公园,公园城市的一大“网红”。
//
占地3万亩,现在二期还在修建中。
自建成以来,这里接待了无数出来踏青、郊游、感受大自然的成都人。
不过,时常造访的人们也未必知道,这片湖水背后,藏了一段几百年前的皇室爱情故事。
-青龙湖往事-
“皇室后裔”村民讲述民间传说
青龙湖古已有之,始建于何时却不太清楚。有专家说唐代前就存在,也有说始于明代。
附近村民讲,年前,只看到有绵延3里的青龙埂和附近约亩的洼地,湖却没见过。
————
图据华西都市报
这里的村民都是清朝初期湖广填四川移民而来,以前的事情哪里搞得清楚?
有村民提醒说,本地有一户人家,名马端鏸,清末秀才,是朱元璋的后世子孙,他对过去的事情比较熟悉。
经打听,马端鏸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去世了。他的孙子朱务塀讲,他家在明代是皇室后裔,明末,为躲过张献忠农民军追杀,只好改姓。
改什么姓好呢?思来想去,朱元璋不是有马皇后吗?那就改姓马,因此躲过一劫。
直到年代恢复朱姓。每到清明时节,朱务塀一大家子还要到湖边一处大坟扫墓,祭奠祖坟。
对青龙湖的来历,据朱务塀的爷爷讲,听祖上人说,在很久以前,此地有一个水域数万亩的湖泊,称白塔湖。
至明代时,一个蜀王非常宠爱的王妃赵氏去世后埋葬于此,故又改称为赵妃湖。
那时的赵妃湖水草丰美,鱼虾成群,湖面帆影点点,湖岸周围遍植芙蓉,茶楼酒肆林立其间。
青龙湖。图据
小喵喵是叶子-华阳王阴谋夺嫡未遂-
新蜀王即位册封贤妃
明洪武年间,蜀献王朱椿为教育王室子弟,将明朝早期有名的史学家赵弼请至王府授课。
赵弼小女赵芙正值垂髫之年,时常与父亲出入王府,与献王孙、罗江王朱友壎结下了青梅竹马之谊。到了谈论婚嫁的年龄,二人结连理。
但新婚燕尔之时,却发生了一件悲伤的事:朱友壎的父亲患病去世了。
朱友壎之父是蜀王世子(蜀王长子,王位继承人),世子突然去世,震动王府上下,惊动了朝廷。
明蜀王陵资料图
大哥去世,郡王争位。
华阳王是朱椿第二子,自认为大哥去世,按古训“兄终弟及”的传位方式,自己应该受封为世子,日后承袭王位。
但朱椿可不这么想,第二子的品行,早就看在眼里。
经过多番考察,他准备将世子位传与长孙朱友堉。
华阳王获知世子位欲落在侄子头上,心生不满,欲派人伺机在两个侄子游览白塔湖时凿船沉湖,造成溺水事故,害死两个侄儿,永绝后患。
事有凑巧,赵芙的一个姐妹香儿正好是华阳王的贴身丫鬟,无意中获知这个阴谋后,偷偷告诉了赵芙。
“夺嫡”是大罪,朱椿获知原委后,欲将华阳王押送朝廷治罪,善良的友堉、友壎二兄弟向爷爷求情。
王爷下令杖责一百,打得华阳王皮开肉绽,九死一生。
偷鸡不成蚀把米,华阳王越发嫉恨侄儿一家。
朱椿去世后,朱友堉到京城接受皇帝册封。
华阳王见父王去世,无人管束,世子又在去京师的路上,于是,贼心不死想盗窃王府的银库。
不仅如此,华阳王还向朝廷告发是友堉、友壎兄弟所为。
华阳王这一行为逃不过赵芙的眼睛。
皇帝弄清事实真相后,觉得再让华阳王驻四川会带来更大灾祸,一道圣旨将其迁至湖北武冈。
成都百姓奔走相告,无不拍手称快。
新即位的蜀王朱友堉在弟弟朱友壎的协助下,继承了老王爷的遗风,轻徭役、减赋税,开办学堂,慈爱臣民,齐心治理四川。
过了六年,朱友堉不幸患病去世,无子嗣续位,将王位传给弟弟友壎。
第二年,朱友壎被朝廷册封为蜀王,赵芙为蜀王妃。
青龙湖旁明蜀王陵,僖王陵即明朝第三代蜀王朱友壎的陵寝
-新王兴商兴学爱臣民-
王妃赈灾不幸病逝葬于湖畔
赵妃虽出身书香门第,但父亲是一个薪酬很低的教书先生,就一户普通人家,所以深知民间的疾苦。
蜀王在处理一些事关民生的举措时,还经常询问赵妃。
在文化上,蜀王大力兴办郡学、县学,寒门子弟有机会参与科考。
得知有些县学老师贫穷,蜀王还从自己的禄米中每人每月支给一石米。
为发展贸易,蜀王和赵妃多次考察茶马古道、驿站驿铺,还用俸禄维修驿道,维护驿站的正常运转,增加驿卒、铺兵。
他们鼓励汉人用茶叶和米麦与少数民族换取马匹、药材;兴修水利,劝课农桑、推行茶马互市。
茶马古道资料图
明宣德时期,雨水丰沛,白塔湖因堤坝不牢固,时常决堤,龙泉驿下游华阳县、简县、仁寿县常常被淹,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
赵妃多次陪同蜀王巡查溃堤状况后,根据地势地形,提出建议:
白塔湖水面数万亩,可在湖心狭窄处新建一条河堤,将湖面一分为二,另建一条泄洪渠分水以减轻水坝压力。
经工部官员多次论证,认为可行。
蜀王从其言,号召百姓官员捐资修堤。
赵妃聪慧,就地取材,让人用湖岸四周大量的芙蓉树枝条、藤条和湖中的淤泥、石块修堤。
这样不仅节约资金,工程还十分牢固,历时二年,河堤建成。
青龙湖。图据
小喵喵是叶子次年,四川爆发瘟疫,赵妃与蜀王亲临一线赈灾,为灾民送米送粮,不幸染上咳血病。
蜀王府良医所医士用尽各种方子,终不见效。
医院有一御医擅长医治咳血病,急忙奏报朝廷,宣德帝闻讯后,派宫廷有名的御医盛启东火速赶往成都问诊。
京城到四川需经过大小93处驿站里,由于路途遥远,御医刚走出京城不远,王妃病逝的消息就传到了京城。
古代驿站资料图
赵妃生前喜爱白塔湖及这一方水土,要求死后葬于湖畔。
蜀王为王妃在白塔旁另建一座砖塔以资纪念。
塔有7层,每层塔檐下雕饰形态各异的芙蓉花,每层八角塔尖挂芙蓉花形铜灯,称芙蓉塔。
蜀王失去赵妃,整整3月闭门不出。
“可以不要王位,却不能失去赵妃”,蜀王不止一次对自己或亲人重复这一句话。
两年后,蜀王郁郁而终,去世前,择址葬于赵妃墓右侧。
明蜀王陵资料图
-爱情故事代代相传-
消失数百年后赵妃湖重建
赵妃倡议修建的水坝因形似一条龙,百姓称其为青龙埂。
青龙埂不仅起到堤坝蓄水作用,还形成一条官马大道,拉近了成都府到重庆府距离,百姓及客商出行不用再费周折绕湖几十里去重庆。
明代时,到正觉山烧香的善男信女必到芙蓉塔祭拜缅怀这对眷侣,百姓为了纪念这位爱民如子的王妃,改称白塔湖为赵妃湖。
正觉山思妃亭。图据华西都市报
赵妃与蜀王的爱情故事在百姓口中代代相传。
明末,张献忠农民军入川,成都府原住民死的死,逃的逃。
随着岁月的流逝,气候的变化,降水减少,占地数万亩的湖面逐渐收缩。
至清代湖广填四川,大量移民涌入四川,湖区房屋日渐增多。
到民国初,湖区只剩一个不大的水塘了。
赵妃湖湮没于历史的尘埃中,唯有青龙埂及别称得以传承保留。
年,消失数百年的赵妃湖重建,筑坝蓄水,年正式开放。
有专家以青龙埂、青龙村为依据,称为青龙湖。
如今的青龙湖。图据成都日报
————
-End-
综合:华西都市报、成都文博等
水润成都
没时间解释了,快长按左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xidushibao.com/hxdsbjj/10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