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报纸广告又被“玩坏了”……
《新京报》《东方早报》《深圳晚报》《南方都市报》《华西都市报》《钱江晚报》《扬子晚报》《三湘都市报》《楚天都市报》,这九家大报在同一天登出了UC的整版广告。不过这些广告并不完全相同,每张报纸上各印了个金色的大字,合在一起可以拼成一句话——“资讯看UC,6亿人选择”。
媒记君掐指一算,几家都市报的整版广告位大概要20万到40万,而《深圳晚报》的头版广告五月份时的对外报价据说已达71万。一口气投放九家,UC这次真是大手笔啊。
可这还不算最壕的,两周之前UC就“搞了个大新闻”——跟海南航空展开一次跨界合作,承包了一架飞机从机身到行李架、座椅上的所有广告。
机舱外被标上“6亿人的头条新宠”和“读出头条新高度”的口号,每个座椅都印上了一个网络热词,据说是UC头条利用大数据提取出的上半年新闻热词,比如猴赛雷、老司机、葛优躺等等。
上周四,UC在北京世贸天阶发起“百人齐刷史上最长信息流”的活动,在电子屏上滚动播放长达米,囊括时事、热点、财经、体育等内容的信息流。
活动中传递出一个消息:高晓松、蔡康永、陈鲁豫将加盟UC成为UC首席内容官,还有陆琪、同道大叔、小P老师、苏芩等知名意见领袖加入“内容官”阵营。
今日头条、搜狐新闻和天天快报之前玩过的刷街广告,UC也没有放过。印着高晓松、蔡康永、陈鲁豫的线下广告这段时间已经登陆了不少城市的户外广告牌,宣传语的关键词是“般配”,突出利用大数据实现用户与信息的精确匹配。
这一系列下了血本、玩到极致的推广,至此汇聚成一个目的——告诉大家,UC要从浏览器彻底转型成个性化资讯平台了。
从工具到资讯平台
UC能为阿里带来什么?
问一个暴露年龄的问题:还记得这只松鼠吗?
年8月,UC浏览器诞生。在流量还是奢侈品的时代,以省流量著称的UC浏览器可以说是不少手机的标配。
经过12年的发展,UC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第三方手机浏览器,据网络流量监测机构StatCounter的数据,UC浏览器和Chrome、Safari一道长期占据浏览器前三强的位置。UC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8月全球季度活跃用户数已突破6亿。
年6月,UC优视全资融入阿里巴巴集团,并组建阿里UC移动事业群(知道为什么UC可以这样有钱任性了吧)。马云当时在内部邮件中称“UC的加入会让阿里巴巴战略更加充实”。
成为阿里系的一员后,UC成为阿里布局内容入口的重要一环,囊括进阿里早前成立的“大文娱板块”。除了UC,“大文娱板块”还有阿里影业、合一集团、阿里音乐、阿里体育等,在这样一个完整庞大的文娱生态中,UC承担的正是连接用户、进行内容分发的入口和枢纽。
悄然之间,UC浏览器在应用商店里的分类已经从“工具”改成了“新闻”。最近一次更新后,连“浏览器”的字样也消失不见,直接以“UC”命名。工具App转型做内容,此前也已有先例,不过阿里系的UC显然有自己独特的优势。
UC头条:资讯App战场上的实力新秀
UC不仅满足于“去浏览器化”,而是向着“大数据新型媒体平台”大步迈进。在今天举行的发布会上,UC还正式对外发布了独立的资讯App——UC头条。
一方面与澎湃新闻、第一财经等媒体机构建立合作,另一方面也邀请同道大叔、马睿、魏武挥等知名自媒体人入驻。手握浏览入口,背靠阿里巴巴的UC要建立起更加专业的内容分发平台。
从邀请代言人的角度来看,此前天天快报网罗了一批在年轻群体中人气最高的小鲜肉,赚足了眼球;而UC则请来了高晓松、蔡康永、陈鲁豫等担任“内容官”,树立起焕然一新的品牌形象。
标榜拥有最丰富的内容、最智能的推荐系统的资讯产品越来越多,要抢占更多的注意力,成为更多用户的习惯,这轮竞争势必会更加激烈。
白癜风治疗最好医院白癜风早期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