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时期,朱元璋下令农民归耕,奖励垦荒;大力提倡种植桑、麻、棉等经济作物和果木作物,是一名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和统帅……”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劳动教育理论课堂上,综合素质教育学院劳动教育教研室主任张楠以一篇历史人物故事开篇,引发学生思考,展开了新学期一场别开生面的劳动教育课。
如何武装学生思想,在实践过程中有效发挥理论武器。西农大今年以“农科教结合、产学合作、产教融合”的办学格局开展劳动教育。3月15日,记者来到学院进行采访。
“课程分为两个课时共80分钟,从历史典故和政治人物的典型事迹中,阐述如何尊重劳动、解放劳动力、发展劳动价值观等背景故事、内涵和意义,帮助学生理解新学科,打开新思路。”张楠告诉记者,西农大目前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全面、系统开设劳动教育理论必修课。课程面向学校级全体本科生,涵盖劳动教育概论、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基本理论、我国传统文化视域下的劳动教育等8个板块,形成“基础教育+活动+实践”的特色教育体系。她介绍,比如在劳动实践过程中,西农大将社会实践、创新创业与劳动教育深度融合,完善“五个文明工程”“田园使者”“扶困助残”等日常生活劳动与服务性劳动。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年5月,西农大开办全国首个综合素质教育学院,把劳动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传承学校优良劳动教育传统,构建具有西农特色,引领农林高校劳动教育范式的劳动教育科学理论与实践体系,助力卓越农林人才标杆建设。
综合素质教育学院开办以来,西农大组织全体教师深入学习劳动教育理论知识,实地前往学校试验示范站、农夫山泉场站等教学实习基地参观实践;双假期开展线上集体备课,集中组织线下试讲与开课动员,在弘扬劳动教育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根据劳动工具、技术、形态的时代性变化,不断创新教学体系,丰富教育内容。“今年在农业生产一线开展服务性、创新性劳动实践过程中,倡导学生参与到乡村振兴具体工作,培养具有‘三农’情怀、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坚定理想信念的一流人才。”张楠说。(孙建恒薛保华)
来源丨三秦都市报
长按下图,识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xidushibao.com/bbfz/12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