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家巷买份报纸再嗦碗二十年的牛肉面

编者按:成都变得太快,感觉还没怎么反应过来,那些陪伴我们从小一起长大的街道随着城市改造,很快就要消失在我们的记忆中了。我们的城市在变化,很多人都去追新,谁来念旧呢?有点编辑部想留下来念旧,记录今天的成都,留给明天的成都看。

如果以人来定义包家巷,那她应该是一位精致又节俭,会把自己收拾得撑撑头头,很会过日子的嬢嬢。在巷子里,走几步就能看见家电回收修理店、缝纫店、手表维修店······很多现在找不到的老业态在这里都有。

包家巷位于青羊区,离人民公园很近,东临小南街、北临蜀华街,从地图上来看,就像是一把被掰弯的水果叉子,越往“叉柄”里走越老旧。

“老成都”都知道,包家巷原为清代满城(亦称少城)的“永明胡同”,这条胡同因蒙古族的巴岳特氏居住过,而“巴”字又可译作“包”,所以在辛亥革命后,“永明胡同”即更名为包家巷。

还有一个地方,就是位于“包家巷77号”的包家巷产院,迄今有近八十年历史,在这段岁月里,大约有四十万成都人在这里出生。包家巷在老成都人的心里,不仅是一条普通的巷子,更是一种家族传承、生命延续的象征。

01.

这里出生的

都是真正的老成都

到包家巷会经过一个天桥,一头是包家巷,一头是人民公园,这座桥就像是连接两个世界的通道。也就不到半个月时间,上次天晴时看到的能够遮阳的几颗大树,不知什么原因,如今已被连根拔起。幸好,我们把它们留在了照片里。●点击查看

成都人只要一说起包家巷,都知道这是个生娃娃的地方。下了天桥再往里走,就是成医院,原来这里叫“包家巷产院”。

“包家巷产院”始建于年,最早的官方名称叫“四川省高级医事职业学校附属产院”。产院在岁月变迁中曾多次改名,在年更名为“医院”,直至年医院合并为“成医院”。医院搬到西三环日月大道,成为了新的医院。现在位于“包家巷77号”的是在市政府指导下,由总部位于北京的新世纪医疗网络与成医院采取股份制合作,资源共享、自主营利医院。

——华西都市报、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xidushibao.com/bbfz/108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