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例行的广州车展,在今年却引发了一场车圈媒体人的大跳槽,继宫涛、苏雨农、童济仁、韩路之后,原成都商报汽车事业部第一工作室主任张国鸿也在11月25日办完了离职手续,正式离开他工作了长达13年之久的成都商报,并转战人生的下一个舞台——致力于大数据开发、研究和分析处理,这是当前热得发烫且充满无限可能的一个行业。这几天,加入媒体人创业浪潮的的张国鸿正在为公司和平台的启航跑前忙后,不过短短几天时间,公司的人员和架构以及业务模块已经基本成型,这真是互联网的速度。11月26日下午,几个老朋友和张国鸿相聚在成都某茶楼闲扯,作为汽车圈的后辈,我也参与了其中。与之前菜青色相比,张老师的气色红润了不少,看来干移动互联网比传统媒体感觉好多了。
离职当天,张国鸿在报社发稿系统里提交了最后一篇稿件后,只花了3个小时,就从上到下签好了各种字,虽然时间短,但依然妥帖地交接好了各项工作。直到最后一刻也兢兢业业、认真负责,这是每一位老报人的基本素养,也是成都商报在张国鸿身上烙下的印,所以在踏出领导办公室的那一刻,这位工龄长达13年的老商报人已想好,回到工位要最后一次使用内部系统给一起奋战过的同事们群发一封离别邮件。但是,当他最后一次走过这熟悉的长廊,打开电脑却发现用了13年的用户名已经被系统拒绝时,既失落又遗憾,那种情绪非常复杂。第二天是星期三,恰逢成都商报汽车版出刊日。一篇上汽MG的新闻稿,张国鸿已预先署上了同事的名字,“既然辞职了,还署自己的名不好。但稿子是之前就计划好的,所以必须要写。”命运有时就是充满了巧合,张国鸿到汽车部写的第一篇稿子是关于南京菲亚特的,汤跃进当时在南京菲亚特负责公关事务,如今,他在成都商报的最后一篇稿子是上汽MG,又和汤跃进有关。交完稿,张国鸿还特意给汤跃进去了个电话,聊起这些年,两位老朋友也颇为感慨。
成都商报对于张国鸿来说,就像娘家一样,在那里吃了十几年饭,一草一物都让他感到亲切、自在。成都商报是少有的、真正执行制度化管理的媒体。其间的人际关系简单、透明,按劳分配为肯付出的人提供了等价的回报。所以年时,张国鸿的年收入已经是33万元,按照他的话说,商报对他真的不薄。尽管已经离开他热爱的商报,张老师依然一遍一遍地唠叨着曾经的领导和同事的名字,海泉总、蔡军、闻达、何小梅等等,他口中的领导们我一个也不熟悉不了解,但从他的言语中,明显能感觉到张老师对商报的依恋和不舍以及感恩之情。
张国鸿在商报的13年,正赶上中国汽车发展的黄金期,“成都商报太养人了,好到让人恐惧,因为你不会想到要离开。”但这次广州车展,以12缸、车早茶、Autocarweekly为代表的全国性公号,以及像我们汽车生活、麻辣车事一样,精耕区域的公号,都让张国鸿深感新媒体是大势所趋,整个媒体产业已经处于变革之中。“现在参加厂商的活动,放眼望去,连一个叙旧的人都没有了,这个行业全是后来的新力量,看来我们真的该离开了。”“人的一生,能遇上、见证、参与的产业变革可能也就只有一次,虽然我42岁了,但不想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既然一时半会也不能把所有事都想通透再做,那不如边做边想。”
年4月,在大学里就办院报的张国鸿毕业后顺利进入成都商报。作为曾经把张国鸿招进成都商报的领路人,闻达也不忘在其离职当晚打来问候电话。当年,张国鸿在领导办公室针对网络游戏侃侃而谈,他觉得每天有那么多人在网吧打游戏,这俨然已经成为了一个产业。于是在实战了两天CS后,闻达每周给张国鸿提供了两个版来进行网络游戏产业报道的机会,当时,这也是中国最早在报纸上开辟版面报道游戏的媒体,张国鸿则由此结识了雷军、陈天桥等IT界人士,也许就在那时,互联网的代码已经植入张国鸿的基因。虽然后来转战汽车行业,但在决定追梦之时,张国鸿还是重拾内心最初的悸动,把自己最了解的汽车与自己喜欢的网络结合在一起,抓住新媒体浪潮的尾巴,义无反顾地扑上去。“移动互联网这股风已经吹起来了,现在进入这个领域,还能抓住风的尾巴,如果现在再不踏进去,只能终身遗憾了。尽管我已经42岁,到了老革命的年纪,但我愿意为梦想豁出去。”
“云堆汽车榜”北京治疗白癜风手术哪里最好白癜风早期有什么症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nfhwj.com/hxdsbyx/75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