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千里路云和月屠呦呦背后你不知道的人们

(本文选自人民出版社读书会)

年,越南战争爆发,当时越南常年恶性疟疾流行,越南和美国两军都因疟疾严重减员。越南领导人向中国求援,希望中国帮助他们解决这一难题,我国领导人答应了这一请求。此后,代号为“”的疟疾防治药物研究项目正式展开。

这是一场长达13年的艰苦长跑。据了解,项目聚集了全国60多个科研单位,参加项目的常规工作人员有五六百人,加上中途轮换的,参与者总计有两三千人之多。屠呦呦生活照年10月5日,屠呦呦获“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曾表示:“青蒿素的成绩属于科研团队中的每一个人,属于中国科学家群体。”曾力推屠呦呦获得拉斯克奖的美国科学院院士路易斯?米勒也曾说:“青蒿素的发明是一个接力棒式的过程:屠呦呦第一个发现了青蒿提取物有效;罗泽渊第一个从菊科黄花蒿里头拿到了抗疟单体;李国桥第一个临床验证青蒿素有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在漫漫科技征程路上,屠呦呦作为代表,她的名字刻在了历史长河的显要位置,和屠呦呦一样在青蒿素研发历程上做出贡献的千百人,亦值得我们称道和记住。这,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这,是一群人的胜利。“罗泽渊——她的名字写在屠呦呦后面”罗泽渊(图片来源:华西都市报)简介罗泽渊:77岁,四川人。她第一个从菊科黄花蒿里头拿到了抗疟单体。她及所在团队对黄(青)蒿素结晶进行了较早提取,对提取方法进行了创新研究,对青蒿种植基地进行了发掘。她和诺贝尔奖距离最近的一次,是在年。在申报“拉斯克奖”时,罗泽渊的名字被写在屠呦呦后面。报道10月5日下午,罗泽渊的手机上弹出了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新闻,她眯着眼瞅了一下,把手机放在一边。紧接着,来自同事、亲朋、学生的电话、短信陆续“赶”过来,罗泽渊开口便说,“你问诺贝尔奖的事吧?”“这是集体成果”“我不委屈,我很平静”“没有遗憾”。在10月5日晚接到六七个电话后,她和丈夫说:“能和大伙一起投入到青蒿素研制中,看到那么多人受益,就已经很知足、很幸福了。”征程年底,昆明地区办公室主任在参观了当时屠呦呦所在的北京中药所后,向罗泽渊当时所在的云南省药物所建议,从菊科蒿属的近缘植物中筛选抗疟物质。年春节,35岁的罗泽渊到云南大学探访朋友,在校园内发现了一种一尺多高、气味很浓的蒿属植物,朋友说俗称苦蒿,当即采了很多,带回所里晒干提取,发现该植物的乙醚提取物有%的抗鼠疟活性。经过一年的样品积累和基础研究,年在全国办公室领导的安排下,由正好在云南疫区调查研究的李国桥小组在云南开展黄蒿素抗疟临床试验。结果出人意料的好,药效几乎“立竿见影”:恶性疟疾病人服药6小时后,疟原虫开始减少,16小时后,90%疟原虫被杀灭,20小时杀灭率在95%以上。后来,罗泽渊等人发现了一批产自四川酉阳(现属重庆)的黄花蒿中黄蒿素含量竟然比云南产的大头黄花蒿高出10倍以上。他们的这一发现,加快了全国青蒿素研究的进程。罗泽渊所获证书(图片来源:华西都市报)评价《迟到的报告——五二三项目与青蒿素研发纪实》写道:在尚未开展青蒿资源普查之前,他们初步确定了酉阳地区为优质黄花蒿产地,为后来青蒿素研究工作,提供了优质黄花蒿药源。他们的发现也是后来确定酉阳作为青蒿的种植基地和青蒿素生产基地的依据之一。如今,原本贫穷的酉阳已经成了世界“青蒿之都”。有报道说,非洲等地治疗疟疾的青蒿素,近一半来自重庆酉阳。“李国桥——自愿以身试药,曾写下“遗书””简介李国桥:79岁,广东人,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他曾“以身试药”,为此后治疟药物临床试验的开展奠定了基础;他首先证实青蒿素治疗恶性疟疾的速效低毒作用,更先后研制了5个青蒿素类复方,是我国青蒿素类药临床研究主持人。报道李国桥说,这两天有朋友发给他看《揭秘屠呦呦诺奖的美国推荐者》这篇文章,他发现里面有个情况不准确。文章最后写到:“但是我们没有办法提名一个集体的贡献。没有选择。提名一个集体项目,那当然是最完美的。但诺贝尔科学奖只给个人。我们也考虑过有没有第二个人、第三个人,确实想不出有那么突出的,虽然其他一些人都有一些贡献,比如罗泽渊、李国桥、周维善。”但是李国桥表示,当时情况不是这样。李国桥还原了当时的情况:美国科学院院士路易斯?米勒年来李国桥这里调查,在车上有米勒、李国桥和他的翻译。米勒说,准备推荐屠呦呦和李国桥两个人去拉斯克奖,但是李国桥不同意,他说如果要并列两人也不是他,他最多排在第三位,罗泽渊应该排在第二位。因为是罗泽渊给了他黄蒿素,才让他有了后面的成果。不能让排在第三位的人获奖,这才是他拒绝的理由。李国桥征程李国桥从年就开始了针灸治疗疟疾的课题研究,年,他被点名组织一个针灸小组,加入项目。随后,李国桥带着小组成员深入疟疾高发地区进行治疗。为了检验针灸治疗的效果,李国桥还主动叫护士把疟疾病人的血注入他的体内,故意让自己感染。感染恶性疟原虫后,李国桥忍受持续高烧的煎熬,以及肝脏肿大的痛苦,甚至写下了“遗书”:“如果万一我昏迷了,不要用抗疟药,这是研究计划的需要,请领导和家人不要责怪实验的执行者。万一真的发生不幸,到时只要在花圈上画一个疟原虫,我就心满意足了。”年,在云南边境有一个孕妇患了最严重的脑型疟疾,昏迷不醒。按常规,患者十有八九会死亡。因此前有用青蒿素治愈多例非脑型疟疾患者的经验,李国桥决定再次使用。但万一无效患者死亡,李国桥就要承担医疗责任。幸运的是,患者最终苏醒了。这是人类首次在临床上用青蒿素成功治愈恶性疟疾。值得一提的是,在推荐拉斯科奖提名人时,李国桥也推荐了罗泽渊。他多次表明:“我是用云药所的黄蒿素完成首次临床验证的。”“大家不为名利,一心工作,跟现在不一样。当时一有成果,大家就马上拿出来分享。”李国桥说。评价他最先在临床上证实青蒿素能够治疗恶性疟疾,他研制的青蒿素复方CV8最先成为国家一线用药,他最先开发出疗程短、成本低的青蒿素类复方抗疟新药。在这一系列“最先”的背后,是李国桥40年的抗疟经历。在这段充满激情、艰辛乃至生死体验的日子里,李国桥见证了青蒿素类抗疟药为中国带来的荣光。年,李国桥故意感染疟疾,“以身试法”,实验针灸疗法。(图片来源:广州日报)“周维善——因研究青蒿素被贴大字报批判”简介周维善:年—年,浙江人,有机化学家。他是著名有机化学家黄鸣龙“手把手”带出来的学生。他主持和参加测定抗疟新药青蒿素结构并完成其全合成,参与完成了另一具有抗疟活性鹰爪甲素的全合成。征程

中草药成分化学结构的确定,是天然药物化学中十分重要的一环,能为研究具有新结构类型的新药提供先导化合物,这就是化学家们的事情了。

年初,北京中药研究所拿到青蒿素的结晶,寻找能够解开其结构的有机化学家。当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的同志找到周维善时,他对是否接手青蒿素的工作很犹豫:“一是因为当时‘文革’还在进行,做基础研究要受到批判;二是这个结构不容易做,怕做不出来。但他们说,这是抗美援越的工作,很重要。再加之我对结构研究甚感兴趣,所以就答应下来了。”尽管承担的是军工任务,周维善仍然承受了相当大的压力。他说:“当时工宣队还在有机所,我受到他们不止一次的训斥,说修正主义科研路线在我身上回潮了。有一天,在我们过去的老饭厅里突然贴满了批判我做青蒿素结构是‘修正主义科研路线回潮’的大字报,我内心非常苦闷,想放弃不做,但又不甘心。”年初,周维善和他的同事们实现了青蒿素的全合成。那一年,周维善63岁。周维善评价不懂化学之前,很难理解为何小小一个分子,需要很多人数年的努力;而在略懂化学的皮毛之后,再来看周先生的工作,确实是一种享受。这种心灵上的舒畅,来自于对先辈智慧的礼拜,来自对他们百折不挠精神的折服,以及和上帝共同分享造物秘密的快意。年,周维善(左三)在捷克科学院有机和生化研究所前合影。“像屠呦呦一样,像罗泽渊、李国桥、周维善等人以及他们的同事一样,他们的共同努力挽救了千百万人。在未来某一天,艾滋病、癌症等现在尚未能治愈的顽疾终将被破解,而在今日,仍有千百人在艰苦长跑,只有这征途上的白云和明月作伴。向每一个我们知道或者不知道的科学家致敬,祝他们好运!(综合华西都市报、广州日报、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科学时报等整理)

原创科海观澜

八个国家科技大奖为何花落这个上海名校,原来他们有秘诀。。。

她是国际知名的小儿心脏外科专家,也是一位爱心大使,她为多名贫困患儿送去了生命的礼物。。。

多年来,这个村出了59个宰相,59个大将军,3个皇后,第一个宰相居然是“中国科学制图学之父”…

宋代宫廷御药的新生之路,6角钱一粒的小药丸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

刘民壮,最后的野人

从极度缺水到世界典范,新加坡的水故事发人深思

“他的表现更多是灵性而不是宗教的”——观纪录片《巴斯德》有感

细思极恐的蓝脑计划,机器人会思考还会坠入爱河。。。。

石墨烯的世界如爱丽丝仙境,你没听错!

古稀之年的追求,诺奖得主丁肇中的科学人生

他是和爱因斯坦一样的超级天才,留下大脑含恨而死,年后他的研究最终被证明。。。

他是《心术》的原型之一,每天鏖战于生死战线,却如暖阳般温暖着绝望的病人。。。

上海千万株热带树木大面积冻伤,巨资引进昂贵树种值不值得?

崔永元转基因纪录片中的科学错误,看第一个采访就彻底晕了

元代的科技有多牛!本草纲目源自蒙古医术?

渐冻人生,目睹自己死亡全程却无法挣脱。。。

被烧死的布鲁诺捍卫科学?他的死也许只和宗教有关

他让胡适念念不忘,促中国物理学崛起,坎坷一生,含冤而死,却为我们留下了永恒的精神财富。。。。

他曾每周驱车为杨振宁和李政道上课,天才论文曾被撕成二半,垂暮之年终于手捧诺奖。。。

导师和学生到底应该是什么关系?

上帝的两扇门,揭开基因组天书的奥秘

何惠琴和古尸打交道的女科学家

嫁给一个科学家是什么样的感受

他是谜一般的数学天才,猜想了宇宙的形状,却拒领所有的数学奖。。。

复旦、交大现在这样招老师了,你心动了么?

夜郎自大中的夜郎国后人找到了,居然是他们。。。。。

史上最强文科生:学历史居然成为物理学家,还获得最牛的数学大奖。。

欧洲旅游途中的科普及人文(涨知识的酷文)

根本想不到,祸害全球的海洛因居然是这家知名跨国企业研发的。。。

科坛春秋(上海十大科普







































涓鍖婚櫌鏇濆厜
鍖椾含娌荤枟鐧界櫆椋庡ぇ姒傞渶瑕佸灏戦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xidushibao.com/hxdsbsj/76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