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十一不注意小心TA们惹上身建

十一小长假来了,这个假期你咋过?小新温馨提醒:千万别光顾着傻玩,小心一不留神惹上这些病↓↓

1晕动病

就是我们平时常说的晕车、晕船、晕机。假期乘坐交通工具出行时,很容易出现晕动病。

来源:中国日报网

症状:

乘交通工具出行时,或几小时后出现恶心、面色苍白、眩晕感、呕吐、精神抑郁等症状。

怎么办?

发病时,身边人应迅速开窗通风,并让患者服用相应药物后闭眼平躺,头部紧靠固定的椅背或其他物体,避免大幅度摇摆加重症状。

如何预防?

有晕动病史的人——

应在出行前1-2小时内提前服用相应药物。

来源:新华社

普通人——

不要空腹乘坐交通工具。

乘坐交通工具时,不要低头玩手机和看书看报。

风油精对于晕动病有一定效果,不舒服时可以闻一闻或涂一些在太阳穴上。

2腹泻

我们常说的拉肚子。假期里,饮食不规律,大油大盐,肠胃负担过重,有可能引发腹泻。

来源:大众养生网

症状:

排便习惯明显超过平日频率,同时伴有腹痛、排便急迫感、失禁等症状。

怎么办?

假期中突发腹泻,多由急性肠感染、食物中毒、全身感染等不同原因造成,所以一旦腹泻,千万不要自行服用抗生素类药物。

可以先通过多休息、多饮开水、避免不洁和生冷饮食等方法,观察是否能够自行痊愈。若仍不见好转,医院就医。

如何预防?

为防止腹泻,假期饮食应注意清淡、少吃辛辣刺激生冷的食物、杜绝不洁饮食。

3醉酒

假期聚会,亲戚朋友相见,免不了喝酒,醉酒风险增加。

来源:新华网

症状:

大量饮酒后出现急性中毒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语无伦次、易怒、面色潮红或苍白、眼部充血、心率加快、头疼头晕等。严重的人会出现暂时性休克、昏厥,甚至死亡。

怎么办?

轻微喝醉的话,一般睡一觉醒来就能有效缓解;

醉酒后喝一些蜂蜜水,可以有效缓解因醉酒引起的头疼;

来源:东方网

醉酒后若出现呕吐,应在吐后及时饮水,避免身体脱水;

用热毛巾敷额头,有利于醒酒。

★醉酒后千万不要饮茶,茶叶中所含的茶碱反而能让精神更兴奋,不利于缓解醉酒。

如何预防?

避免空腹饮酒

千万千万不要空腹喝酒,不仅伤胃,还会让你更快喝醉。

慢慢喝

酒喝太快血液中的乙醇浓度升高得也快,会更快醉酒。慢慢喝酒,可以让身体有充足的时间分解酒精。

饮酒喝牛奶或酸奶

来源:北方网

喝酒前半小时服用,可在胃壁形成保护膜,减少进入血液的酒精量。

吃点橘子

橘子中富含的维生素B和维生素C具有分解酒精的作用。

4感冒

最常见的一种病,假期时由于作息不规律、暴饮暴食等原因,更容易感冒。

来源:杭州网

症状:

普通感冒——

咳嗽、咽痛、打喷嚏、鼻塞、流鼻涕、声音嘶哑、头疼头晕等,有些人伴有低热。

流行性感冒——

起病急,除了普通感冒的一些症状外,还会出现体温迅速升高、全身发热、肌肉酸痛等症状。

怎么办?

如果是普通感冒,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多休息多喝水,一般5-7天左右可以自行痊愈。

如果是由病毒引起的流行性感冒,具有极强传染性,医院查明病因并隔离治疗。

如何预防?

避免在人潮拥挤的地方久留。如果必须久留,建议戴口罩;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勤洗手;

平时要增强体育锻炼,增强自身免疫力。

来源:中国新闻网官方微博

5上火

也是很常见的一种病,假期里常熬夜、缺乏运动、吃得又太好,上火在所难免。

症状:

牙疼、咽喉痛、尿黄、口角糜烂、眼睛红肿、牙龈出血、长痘等。

来源:新华网

怎么办?

避免过多吃油炸、烧烤、辛辣刺激等上火食物;

多喝水,多摄入绿茶、黄瓜、冬瓜、绿豆、豆腐、西瓜、梨等清热下火的食物;

避免熬夜。

如何预防?

油炸、烧烤和辛辣刺激生冷等食物,避免一次性食用过多。

如果不小心食用过多,可以再吃些降火的食物,相互平衡;

来源:新华网

每天尽量在晚上11点前入睡,规律作息。

6蚊虫叮咬

秋季蚊虫多发,假期户外出行首先应防蚊虫叮咬。

症状:

被不同蚊虫叮咬后,具体症状不一。但一般情况下,被叮咬的部位会出现红肿、疼痛、瘙痒等症状,还可能出现发热等症状。

怎么办?

被蚊虫叮咬后,可先用酒精给伤口消毒,然后再涂上花露水或藿香正气水。若症状无缓解,医院就医。

来源:人民日报

★由于蜱虫会钻进人的皮肤里,所以若不慎被蜱虫叮咬,千万不要强行拔除虫子!可以涂上一些护手霜,护手霜释放出的气味,会刺激虫子,促使它自行松口。

如何预防?

假期外出时,不要在草丛、灌木丛、树林等潮湿的地方玩耍,因为蚊虫也喜欢这样的地方;

黄昏是蚊虫活动的高峰期,这时应避免外出;

长时间在野外久留,建议穿着长衣长裤,避免被叮咬;

不要使用香味浓重的香水、护肤品,会招引蚊虫;

做好个人卫生,勤洗澡去除汗味,贴身衣物勤换洗。

7晒伤

别以为秋天就不会晒伤了,秋天的太阳其实也很毒。

来源:99健康网

症状:

在太阳下久晒的皮肤,出现水泡、糜烂、红斑等症状;鲜红色的红斑,伴有刺痛和烧灼感,并随时间变暗。

严重的人,会出现全身症状,如发热、头疼、畏寒、乏力、恶心等症状。

怎么办?

发现晒伤后应迅速用冷水浸透的毛巾,进行冷敷,镇定患处。

待红肿稍消退后,涂上芦荟胶进行晒后修复。

若严重晒伤,应及时就医。

如何预防?

长时间户外活动前,应涂抹防晒产品,并穿着长衣长裤,避免外露皮肤晒伤;

上午10点到下午2点,这段时间日照最强烈,应避免户外活动;

平日里经常参加户外活动,增强皮肤对日晒的耐受力。

8运动损伤

秋天气候干燥,皮肤和骨骼也相对较脆弱,假期户外活动时,稍有不慎会诱发运动损伤,如擦伤、肌肉拉伤和骨折等。

来源:华西都市报

症状:

擦伤——

皮肤表面剥落、翻卷,表现为擦痕、抓痕、压痕等。

肌肉拉伤——

拉伤部位疼痛、红肿、肌肉紧张、痉挛。

骨折——

骨折处剧痛、有肿块,体温略升高,有些人可能出现暂时性休克。

怎么办?

普通皮肤擦伤后,可以赶紧涂抹酒精、碘伏等进行消毒处理,并进行观察;

如果是肌肉拉伤、骨折等较严重运动损伤,切记盲目自行处理,建议迅速拨打或及时送医。

如何预防?

户外活动时,最好穿着长衣长裤,避免擦伤;

运动前后做好拉伸活动;

来源:人民日报微博

如果运动幅度很大,应戴好护具对关节等进行保护;

对于自己力所不能及的运动,千万别逞能!

9心脑血管疾病

50岁以上老年人的常见病,假期家庭聚会时,要谨防老年人突发这种疾病。

症状:

心血管疾病——

心悸、气短、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胸闷不适、水肿、恶心、呕吐等。

脑血管疾病——

偏瘫、感觉障碍、失语、肢体无力、麻木、站立不稳、头痛、恶心呕吐、耳鸣等。

来源:中国科技网

怎么办?

节假日中,家中老人若突发心脑血管疾病,应迅速拨打紧急急救电话,切莫错过最佳救助时机!

如何预防?

十一假期家庭会聚会时,切莫让老人的情绪过于激动,很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假期中给老人的饮食注意清淡,不要过于油腻和刺激;

老人应注意保暖,使血液保持畅通;

平日里,老人应适当运动,增强机体活力。

快转到朋友圈让更多人看到吧!十一7天,享受假期的同时,也要注意身体啊!~

编辑:杨硕董娇









































兰州治疗白癜风医院
北京中科忽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xidushibao.com/hxdsbsj/670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