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7月18日讯(记者林坚)没有哪一家券商,能成为一位分析师的职业终点——这本就是当下卖方人才流动的真实写照,特别是降本、降佣背景下,卖方从业者的人员流动就更加密集,尤其是步入7月,降佣落地,倒逼行业投研能力提升。
就在近日,原国泰君安所长助理廖静池的职业下一站终于官宣,正式加盟浙商证券,并任研究所副所长兼策略首席。与此同时,原国泰君安主动配置首席分析师王大霁也加盟浙商证券,任策略联席首席。
财联社记者根据草根调研统计,近三个月以来,有发生卖方分析师变动的至少有国联证券、西部证券、浙商证券、天风证券、国泰君安、华福证券、中信建投、东方证券、申港证券、国信证券、国金证券、华安证券、长江证券、德邦证券、国海证券、国盛证券、华西证券、广发证券、开源证券、山西证券、海通证券、国投证券、中泰证券、五矿证券、方正证券、银河证券、华源证券、中金公司、华鑫证券、甬兴证券、民生证券、申万研究、华创证券等家券商的研究所。
其中,人员变动比较突出的有国泰君安、德邦证券、华福证券、浙商证券、方正证券、华源证券、西部证券、财通证券、国联证券、东吴证券等券商的研究所,有的是净流出居多,有的是招徕大将力度明显。为何变动尤为突出?理由各有不一,但多为研究业务战略、政策、机制调整的结果,以及研究所管理层变动带来的连带效应,还有的是行业压力下的“出走”。一部分业绩平平的研究人员可能会被加速出清,而那些具有强大影响力的“明星分析师”,则将成为众多机构竞相争夺的稀缺资源。
很显然除了已经的变动,正在谋求变动的分析师也不在少数,“转会”随时都在发生。
不少卖方从业者向记者感慨,行业肯定是在出清的过程,洗牌已经不可避免,且局面已经在发生变化,头部研究所、中小型研究所都在寻找转型的路径,差别的只是力度。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一年一度的行业分析师评选即将启动,受参与规则影响,今年志在冲刺上榜的首席分析师及团队暂时不会在近期换执业机构,而是会在评选结束后再做规划。这也意味着,近期更换执业机构的分析师放弃参与今年评选的资质。
中证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xidushibao.com/hxdsbsj/15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