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请不要用户外事故,来填写救援

上海白癜风QQ交流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376.html

今年

户外安全事故不断发生

轻则受惊,重则伤亡

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警醒,预防户外事故,

除了一腔热血

重视户外运动的安全性

正成为户外运动爱好者需要正视的问题

盘点发生的一些户外事故

从中总结教训、获得警示吧!

越来越多的驴友背起背包,奔向大自然的怀抱,却有个别人一去不复返,预防户外事故,重视户外运动的安全性,正成为户外运动爱好者需要正视的问题。

将一些安全事故做一简单分析,可以发现,事故不外乎以下几类:

6月10日

一游客在敦煌雅丹景区外徒步探险走失

发现时已不幸遇难

一名游客向敦煌市公安局报警求助,称自己6月9日乘出租车到距敦煌雅丹景区5公里处下车,后迷失方向,所在具体位置不详,请求救援。

6月11日下午,该名游客手机变为关机状态,失去联系。

接到求救后,敦煌市立即组织人员开展搜救,共出动搜救动力滑翔机14架次、车辆99台次、人次,对余平方公里区域进行了拉网式搜寻。

12日21时许,搜救人员在距雅丹龙城东北方向约25公里处发现走失游客。经医务人员现场确认,该游客已无生命体征,不幸遇难。

事件警示:

户外运动是一种团队活动,据全世界登山者心中的经典《登山圣经》的说法,户外出行的最低人数限制是3人。

因为这样的话,一旦有人受伤,至少可以有一个人留下照顾伤员,另一个人外出寻求救援。

1.进行安全报备,设置紧急联络人

在户外活动中每离开一地应该或者说必须向友人(他人)告之去向,或者在报备软件上进行报备。一旦没有在约好的时间联络,对方会帮助报警。

2.建立标志

前往陌生地段前除了应携带小型强光手电和救生哨外等求救工具外最好带上一块红绸布,在途中需要改变线路时,应及时做好标志,以便搜救人员辨明。

或利用削去树叉和树叶的树枝指示路线、在途中的大树树杆、岩石上刻划出箭头指示方向;还可拾取多个小石子在岔路口摆出箭头标志指示发向。

3.建立庇护所,原地待援

在人烟稀少、罕至的陌生地段一旦迷失方位,在无法判明道路的情况下,请千万不要盲目的自寻出路。

这时应当原地等待救援,保持清醒的头脑利用地形地貌,和一切可利用物搭建简单的庇护场所,以便应付恶劣天气,在此过程中不要进行大运动量的操作,避免大量出汗,防止感冒,注意保持体能。

6月13日

驴友不信邪汛期露营河滩上

河水暴涨险遇险

汛期不在河滩、山谷、崖体附近逗留本是常识,可就是有人偏偏不信邪,不但要逗留,甚至还在河滩上露营。前天下午,丰都县马良大桥往龙河镇方向米一处河道内,就有10个人在露营野炊时遭遇突然暴涨的河水,好在消防救援及时,幸而脱险。

事件警示:

背风:在野外扎营,不能不考虑背风问题,尤其是在一些山谷、河滩上,应要选择一处背风的地方扎营。还有注意帐篷门的朝向不要迎着风。

背风同时也是考虑用火安全与方便。远崖:扎营时不能将营地扎在悬崖下面,这样很危险,一旦山上刮大风时,有可能将石头等物刮下,造成伤亡事故。

近村:营地靠近村庄有什么急事可以向村民求救,在没有柴禾、蔬菜、粮食等情况时就更为重要。近村的同时也是近路,即接近道路,方便队伍的行动和转移。

背阴:如果是一个需要居住两天以上的营地,在好天气情况下应当选择一处背阴的地方扎营,如在大树下面及山的北面,最好是朝照太阳,而不是夕照太阳。这样,如果在白天休息,帐篷里就不会太闷热。

防雷:在雨季或多雷电区,营地绝不能扎在高地上、高树下或比较孤立的平地上。那样很容易招至雷击。

6月14日

广东韶关5驴友登山时遇山洪爆发

最终1死3失踪

5名驴友韶关樟市镇芦溪天池山登山时,遭遇山洪,全部遇难。

据这群驴友登山经过的芦溪天池山庄的工作人员反映,14日中午时分曾经发现这几个人准备途经该处登山,而此时山中雨雾弥漫,正是山雨欲来的征兆。

工作人员曾劝他们不要再上山,但这群登山者并没有听。就在他们途经该山庄后几个小时,暴雨倾泻,山洪暴发,导致了不幸的发生。

事件警示:

现在的南方正值雨季,如果前往南方地区旅游,行前一定要了解天气情况,以及目的地的地势、水位情况,如遇连续下雨的天气,不要进山。

山洪来临之前有许多征兆,如河水变浑、水位上涨等,如果在暴雨过后山谷内传来巨大的异响,可能是泥石流来临的前兆。

遭遇山洪暴发不要盲目奔逃,切忌沿着河谷奔逃,应尽量往高处走,寻找树木多,土质比较扎实,没有溪流的半山上等待救援。

6月25日

北京驴友登山猝死

同伴四散仅一人守护遗体

门头沟消防支队接到报警,在位于门头沟的深山中,有数名驴友爬野山探险时,其中一人突然死亡。

斋堂消防中队及华宁救援队、绿舟救援队共20多人上山,紧急赶往事发地点,经历5个半小时,将一名死者的遗体运送下山。

据一名参与救援的队员向法晚记者介绍,昨天上午有一支由多人组成的野山探险队从雁翅镇田村附近进山游玩,其中一人在山上突然失去意识,随后心跳及呼吸消失。同伴拨打报警求助。接警后,五六名消防员花费数小时找到出事地点。

据华宁救援队的一名队员介绍,门头沟的大山山高林密,人迹罕至,一直是很多人探险的“乐园”。今年以来,至少有4名探险者死于山中,前段时间曾有数十人被困后求救。

事件警示:

1.不要找没有责任感,并对户外活动计划了解不够的人担任留守。

2.行程计划需缜密完整,并让每位队员都彻底了解。

3.平时应多训练体能和技能,并阅读专业书籍杂志,随时吸收山野新知。

4.登山时应有完整必要的装备及充足的粮食和食水。

5.长距离和高难度的活动,出发前应先做健康检查,尤其是平时很少运动的人,更需认真检查。

6.从上山到下山,均需随时向留守人员或家人报告行踪。

7.对于每一座山峰,不管海拔高低和难度大小,均不可掉以轻心。

8.面临危机疲劳等压力时,维持体温是首要之任务,并应随时注意自己及队友的心理变化,设法维持情绪的平衡。

在户外徒步运动中挑战自我的能力或极限的时候对大自然应时刻怀有一颗敬畏之心,我们要做的只是挑战自己,并非大自然,能够融入已经很是难得。

7月15日

乌孙古道一驴友

失踪一个月已确认死亡

“水中的鱼“与其它四名驴友相约乌苏古道,于6月16日独自一人从特克斯县喀拉达拉乡琼库什台村重装进入乌孙古道后失联,救援队初步判断,他失踪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恶劣天气被困或独自过冰河遇险,并确定了重点搜救范围为阔克苏河。

7月15日,疑似遇难驴友的遗体被找到,还穿着鞋,根据遗体,已80%确认。7月17日,警方对遗体的DNA鉴定结果出来了,确定是”水中的鱼“。

警方分析遇难原因可能是7月17日遇到暴雨,在土质松软的山崖失足跌落。参与搜救丁瑜的救援人员怀疑他是横渡阔克苏河时出了意外,夏季河里的温度低,下水容易抽筋,在这种情况下渡河,容易发生意外。

事件警示:

伊犁蓝天救援队副队长姜杰先后在乌孙古道参与四次搜救。他说:“滑坠和溺水是驴友出事的两大主要原因。一方面新疆地区的土质疏松,容易发生滑坠;另一方面山里的水流来自冰雪融水,夏季冰冷刺骨,易发生危险。”

据新疆当地朋友描述:“外地朋友来新疆千万不要随便下水,本地人都知道的,一个是凉,一个是太急,很浅的水常常都站不住。而且水位变化快,说涨就涨,真是分分钟的事情。”

7月29日

误解安全带掉下悬崖

登山者四姑娘山遇险

经华西都市报记者多方求证后证实,当天上午,确有一名男性登山者在攀登四姑娘山三峰时,遭遇险情不幸身亡。

有消息称,这名登山者登顶四姑娘山三峰后下山,认为已经到达了安全地带,解掉安全带后,脚下一滑掉了下去,向导也掉了下去。但该说法尚未得到官方证实。

“四姑娘山三峰很有攀登难度,地势陡峭,路面上有很多碎石,很容易脚下打滑,此前就曾发生过登山者脚下打滑摔下山崖的事。”

事件警示:

滑坠的造成主要还是攀登技术不规范。非人为原因造成的滑坠少之又少。说白了可能是,该打保护的地方没有打保护,或保护方式不正确,技术不规范。

●装备尽量到位:为了防止滑坠造成伤害有以下装备可以选择使用:登山杖,大冰镐,小冰镐,冰爪,路绳,冰锥,雪锥,机械塞,岩钉,坐式安全带,头盔,上升器,下降器,八字环,抓结,扁带,快挂,主锁等。

●需要结队成行。

●了解滑坠制动:

1.不要慌,千万不要慌,慌不得啊,一慌就废了!

2.不要想的马上制动,因为你是停不了的,有些人滑了马上制动,结果由于身体位置不好,制动方式错误,一下就在冰川上翻滚起来,越翻越高,就像跳蛋一样,这样很容易导致骨折等伤害的发生。

3.姿态调整好了就用冰稿制动,一般来说在松的冰上用大镐的铲头那边制动,亮冰和硬冰上就用镐尖制动。这里要说的是冰镐制动要慢慢来,如果用力过猛就该变跳蛋了。慢慢的发力,发力的时候身体就会因为力而改变姿态,随的它改变,不要乱扭。

4.配合冰镐制动冰爪也要用上。制动停下来一般都是爬的冰面上,在你没有用冰镐把身体拉的,爬冰面上的时候千万不要用冰爪去制动,在你身体还没有完全爬过来的时候千万不要制动,为什么?你的冰镐没有发力,你脚上的冰爪就发力,会让你的身体倒过来的。在高速下滑时候当你的身体没有完全爬住的时候就用冰爪发力,你的脚就会被扭起来,脚扭起来身体也开始扭,然后就会跳蛋。

5.全身发力,就是把你的屁股翘起来,用身体的重量压的起镐和爪上,用你的肘和膝来控制身体,还有个就是爬平用摩擦来制动。

7月31日

90后研究生与人相约越野跑

大雾中坠下百米山谷遇难

7月31日,川内某高校在读研究生李某与另外4人相约到九顶山越野跑,3人因身体原因中途放弃,李某与另外一名驴友登顶后返回途中。

因为大雾和队友分开,后不慎坠落多米深的山谷失踪。“李某坠落的悬崖有多米高,非常陡峭。

”参与搜救的消防官兵周雄介绍,在现场,救援人员拿出米安全绳,顺着绳子下降到悬崖底部,“这是一处三条小河的交界处。”

事件警示:

因大雾迷路后,会出现慌不择路的情况。

迷路后怎么办?

●如怀疑自己迷了路,应该立即停下来估计一下情况,盲目地继续前进,处境会更糟。不要惊慌,请坐下来,做深呼吸,仔细回忆一下经过的房屋、溪流或其它地理特征,以追寻自己曾经走过的路线。●当野游者刚发现他难以确定自己的方位时,一般情况下他并未走多远,不会找不到路。麻烦的是大多数迷路者继续盲目前进,在森林中乱窜乱钻。

●有地图的话,先查一查图例,看看每个符号代表什么,并且找出自己立足处大概在地图上哪一区。看看周围有没有与地理标识相符的地理特征。在地图上找出迷路前的位置,然后回忆一下经过的房屋,溪流或其它地理特征,以追寻自己曾经走过的路线。雾中迷路自救●拿出地图,并转至与指南针同向,然后决定向哪个方向走。

●循指南针所指,朝自己要走的方向望去,选定一个容易辨认的目标,例如岩石、乔木、蕨叶等。向目标走过去,再循指南针寻找前面的另一个目标。●连续使用这个方法,直至脱离雾锁。

●如果没有地图或指南针,应该留在原地,等待雾霭消散。

8月1日

驴友高反仍不放弃冲顶

命殒甘孜雀儿山

7月末,一支私自攀登甘孜州雀儿山的四人登山队再出事故,一名队员在攀登时出现严重高原反应,队伍并未因此停步继续攀登,最终导致该队员突发肺水肿去世。

8月1日,有登山者称,称该死者出现严重高原反应后仍坚持要登顶,其他队员同样抱以侥幸,试图要进行登顶冲刺。最终,导致了悲剧发生。

但该队伍却仍然选择继续登顶,致使其错过最佳救治时机,最终殒命雀儿山。

事件警示:

高原攀登应阶梯式上升,遇到不适切勿硬撑

一般在海拔达到米以上后,人体会因为低压低氧环境,而出现高原反应。

出现高反症状一般有头痛、头昏、恶心呕吐、胸闷胸痛等症状,“只要到了高海拔地区,出现此类情况就应引起重视。”

登山者要进入高山、高原地带时,应对自身进行适应性锻炼,最好是“阶梯式”上山,这也是最安全的一种方式,“3千米是条警戒线,建议在抵达0米左右时,可以停下来休息一天,让身体逐渐适应环境。”

同时,也建议驴友们在高原、高山等地,尽量少洗澡、多喝水,以防着凉引起身体不适,因为任何身体不适的症状,在低压低氧环境下,都可能是致命的。

此外,驴友若发生高反症状,第一要务是吸氧。建议在上山前就应该备足氧气,如果高反情况较重,需要第一时间返回就医,切勿硬撑着继续往更高处攀爬。

秋高气爽,万里无云,出行是一种很好的选择,然而在户外幕天席地的看星星更是不用言说的放松方式,扑向户外的人们越来越多,而且出现问题已经不止是没有经验,而是可能连基本的设备都没有。

8月15号

4名外地驴友进山避暑

穿越密林迷失方向被困华山

8月15号早上5点20左右,华山北峰索道南面山峰5里处有数名驴友被困山中,接到报警后华阴消防中队和华山搜救队赶赴现场救援。

据这支驴友队伍领队介绍,他们一行24人从华阳镇进入,本来预计从华山西侧瓮峪出山,没想到凌晨4点的时候穿越密林时迷失方向,其中几人体力透支,身体疲乏,还有几人被路边树枝剐蹭受伤,他们就发朋友圈、报警求助。

事件警示:

1、设置紧急联络人。在户外活动中每离开一地应该或者说必须向后备人员告之去向。

2、建立标志。前往陌生地段前除了应携带小型强光手电和救生哨外等求救工具外最好带上一块红绸布,在途中需要改变线路时,应及时做好标志,以便搜救人员辨明。

3、建立庇护所,原地待援。在人烟稀少、罕至的陌生地段一旦迷失方位,在无法判明道路的情况下,要保持体能。

4、求救信号。白天可多收集点潮湿的残枝败叶、杂草,点燃后可借燃烧产生的大量烟尘向外界示警。(有电子设备最好)

5、补充饮食。寻找水源以及合理分配所携带的食物。

6、取暖保温。已经入秋,一定要做好防寒保暖,防止失温的危险。

7、沉着冷静。冒然行动是户外活动之大敌。

复杂地形不知道如何穿越,

造成手脚及其他部位受伤。

8月8日

一驴友擅闯汀溪八怪谷时摔伤

右手脱臼无法下山

据海西晨报报道,昨日13时40分,同安汀溪派出所民警接到一通报警电话,对方称他们来自泉州,到厦门游玩,一名同伴在汀溪八怪谷爬山时摔伤,右手脱臼,无法下山。伤者是一名年轻小伙,脸色有些苍白,流着冷汗。

经过救护人员判断,该男子的右手脱臼了。救护人员对男子的右手进行包扎固定。随后,北极星救援人员带着担架、急救包等救援工具抵达现场。

八怪谷的地形险峻,沿途有许多大块小块的裸石,有些地段的溪水没过石头,有些石头上还长有青苔,十分湿滑。

八怪谷未正式开发,地形险峻,近年来已发生了多起驴友在八怪谷迷路、摔伤甚至溺亡等事故。民警在此呼吁广大驴友,不要擅自前往未开发的地方溯溪游玩,注意户外运动安全。

事件警示:

1、一般不要走纵深大的深沟峡谷和草丛繁茂、藤竹交织的地方,力求走梁不走沟,走纵不走横。

2、行进应遵循大步走的原则,山地也是如此。如果将步幅加大,三步并作两步走,几十公里下来,就可以少迈许多步,节省许多体力。

3、攀登岩石最基本的方法是“三点固定”法,要求登山者手和脚能很好地做配合动作。两手一脚或两脚一手固定后,再移动其他一点,使身体重心逐渐上升。

4、草坡和碎石坡是山间分布最广泛的一种地形。身体稍向前倾,全脚掌着地,两膝弯曲,两脚呈外八字形,迈步不要过大过快。

5、雨季在山地行进,应尽量避开低洼地,如沟谷、河溪,以防山洪和塌方。

设备不足,

或私心里想要和别人共用设备。

8月14日

10名游客私自进入承德六里坪景区

最终探险迷路

8月14日从河北省公安消防部门获悉,当天晚间,10名游客在承德六里坪景区探险迷路,7

名游客在张家口大海坨山被困。

据了解,被困驴友没带登山装备,现在赤城县消防大队正赶赴现场救援。大海陀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张家口市赤城县西南,邻近北京,主峰海拔米。

事件警示:

多年经验证明,喜欢户外的人都是心胸豁达乐观的人,吃苦耐劳不在话下,同甘共苦更是走在一起的基本“素质”,但户外的“三不借”守则大家还是应该知晓:

1、“水不借”,水是生命之源,极端条件下很长时间不吃饭可以坚持,但是不喝水是坚持不了的

2、“光不借”,户外活动中的光源包括:手电、头灯、蜡烛、火柴、化学热力带和罐装点热器等,这些都是消耗品。除公用装备外,一般情况下是不外借的。

3、“睡袋不借”

常有人开玩笑说:过去我是书不外借、老婆不外借,现在我郑重加一条,睡袋不外借。问他为什么?他说:非常不卫生。“

现在大部分驴友对户外登山运动的认识有些偏差,以为不需要装备,不需要专业的队伍,随便约几个同伴就能去,不用参加技能培训。这样导致了有些驴友连户外登山最起码的防滑鞋、雨衣等都没有装备。

8月23日

自贡驴友穿越四姑娘山失联

被发现时已半昏迷

8月23日12点22分,一名四川自贡籍"驴友"凌某某独自一人,从小金县达维镇木尔寨沟向四姑娘山双桥沟景区进行徒步穿越时,与家人失去联系,请求搜救,接报后,四姑娘山管理局在向家属电话了解基本情况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进行搜救。

救援队最终在双桥沟尖山子悬崖处发现了"驴友"凌某某,凌某某已处于半昏迷状态,身体多处受伤,不能站立更无法行走,救援队员在对其进行简单包扎处理后安全送达四姑娘山镇卫生院。经检查治疗凌某某已无大碍。

事件警示:

“关键是要防患于未然。”救援不是目的,而是预备方案。在驴友户外技能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下,应加强户外运动的技能培训,同时还要完善户外运动的报备机制。

进行报备有两个好处:

1、登山队在报备时,协会或者俱乐部会事先对报备的线路进行一个提醒和指导,可有效地避免意外事情的发生。

2、登山队员万一真的出事,后方就能及时地判定人员具体前进的线路以及位置,有利于救援队伍进行救援时,根据地形携带所需的救援设备。

8月27日

4驴友被困悬崖

当地政府组织70多人搜救

8月27日下午,南宁市的4名驴友来到金秀瑶族自治县,在上山过程中迷了路被困在一处石崖上。

金秀县森林公安局及大瑶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立即组织营救,至8月28日凌晨3时50分将其救下山。

28日,广西大瑶山国家级自然保区管理局以擅自闯入自然保护区为由,依法对4人作出每人0元罚款的决定。

事件警示:

驴友擅闯自然景区被困获救的事例在国内屡见不鲜,一些游客不顾安全提醒执意以身犯险,既让自己身陷险境,也给景区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造成了很大的麻烦,甚至发生过公安干警在营救受困游客中牺牲的惨痛事件。

但过去在对这种事件的处理中,往往抱着“生命安全第一”的态度,只要成功营救出被困人员就皆大欢喜,很少会再去追究游客的责任。

从情理上来说,游客陷入危险,政府有责任也有义务组织营救,毕竟“人命大于天”,没有什么比人的生命安全更为重要,即便花费再大的人力、物力、财力都是有必要的,这容不得任何的迟疑。

但于法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第二十七条明确规定:“禁止任何人进入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同时规定“未经批准进入自然保护区”可以根据不同情节处以元以上0元以下的罚款。

驴友擅自闯入自然保护区,依照法律规定进行处罚也是理所应当。这起事件的处理生动诠释了情与法的正确关系。

随着户外运动的普及,户外运动不再仅仅是少数人负重自虐去纯探险的活动,而是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其中,当然也充斥着不少对户外运动一无所知的“新驴”,和一些经验并不丰富却自认为无所不知的“老驴”。

对于这些人群,没有系统化、规范化的教学体系,他们的学习只能通过一次次的活动来累计。然而,一次组织顺利的户外活动,能给“新驴”们学到的应急经验有限。

只有真的发生了一些安全问题了,才可能让经历过的人有学习意义。但这样的安全事件一旦发生,有些人却因此永远无法回来了,这种教训太惨痛,所付出的代价也太大了。

悲剧各有各的不同

在户外活动之前

多储备一些户外知识

多使用一些安全手段

不要用自己的生命去试验!

不要让家人的眼泪给你买单!

不要用生命的代价带给自己教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xidushibao.com/hxdsbsj/132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