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专访尔新优课创始人张强他对ST

"近日,华西都市报记者对尔新优课创始人张强进行了人物专访,“学霸”张强首次面对镜头,对为何放弃高薪投身STEAM教育给出了答案。"

来源:华西都市报作者:熊英英原题目:

放弃百万年薪“学霸理工男”投身创新教育

(以下为华西都市报原文)

中考状元,高考全省前十名,本科和研究生分别就读于清华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毕业后在香港某国际并购基金从事风险投资管理。从成长履历上看,张强就是一副标准的学霸模样。一路顺风顺水的他,却在而立之年决定跳出舒适圈,出来“折腾”一下。而他选择的创业项目,是跟过往工作经历完全不搭边的教育领域。何以开启这样一条创业之路?从金融行业精英变身“张老师”的三年里,又有着怎样的心路历程?本期《成都创客》,我们聚焦尔新优课创始人张强。热衷教育行业的理工男张强大学就读的是信息工程专业,但一直对教育行业充满兴趣。从清华毕业后,他选择到云南全职支教两年,这期间参与了不少创新型教育国际会议和培训。张强曾在云南支教2年萌生创业的想法是在年。这一年,张强在香港从事投资和并购相关工作,已经是百万年薪的金融行业精英。周围同事来自世界各地,同样是做投资,大家的工作任务和目标都一样,但工作方式以及体现出的能力却完全不同。他发现,自己在读书期间通过大量数学、语文、英语等方面学习训练所积累起来的知识,除了在考试中获得一些优势外,在真正日常工作里并没有发挥太大作用,反倒是学习能力更为重要。自己从小所接受的教育,学习能力更多地体现在理解记忆,通过反复训练提高效率。而在这些外国同事身上,体现出更多的想象力、团队协作、批判思考以及沟通和领导能力。“我发现越往后面走,越有竞争力的工作,对后者这些方面的能力需求更高。”由此,他产生了把国外一些创新教育模式带回国内的想法。像STEAM这样融合了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的跨学科教育方式,更有利于青少年综合素质的培养。探索创新教育海外模式也要接地气在美国,STEAM教育已经兴起多年,但在国内还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为此,张强和团队每天奔波在各个学校的路上,一家一家做调研,一遍遍地去讲解、进行课程演示。在成都一所小学做交流的过程中,张强发现,学校不少老师都听说过STEAM课程,对这种全新的教育方式也充满了好奇。但当他提出,希望能在学校推广相关课程的时候,绝大多数老师都表示拒绝。“有意思的是,下来之后有不少老师找到我,希望能给自己的孩子报一个类似这样的课程。”这让他意识到,小学老师本身的教学任务和工作强度已经非常大了,因此很难再有时间去学习新的东西,这或许才是老师们迟疑的原因。为此,他和团队开始将国外课程“本地化”,结合学校特点,通过搭建技术平台和提供标准化课程,帮助老师解决跨学科教学难点。“现在STEAM教育在国内也是比较火热的赛道,但是大家都还处于初期的探索阶段,市场还在缓慢地去接受中。”张强说,希望未来通过他们的努力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STEAM教育。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xidushibao.com/hxdsbsj/104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