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国内高等教育发展历程的人都清楚,从年到年,国内高校进行了一次大范围的拆并重组,在当时的国内七大行政区组建了八大工学院,它们分别是原东北区的东北工学院、大连工学院;原西北区的西北工学院;原西南区的成都工学院;原华北区的北京工业学院;原华东区的南京工学院;原华中区的华中工学院;原华南区的华南工学院。
这八所工学院是老牌本科学院的典型代表,非常受人们欢迎,毕业生也很受行业认可,它们是公认的领域强校,近70年时间过去了,曾经的“八大工学院”现在怎样了?还都是很受欢迎的领域强校吗?我们先来了解下八大工学院的发展变迁。
原东北工学院年被确定为全国64所重点大学之一;年成为首批具有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校;年复名东北大学;年进入国家首批“工程”重点建设行列;年成为国家首批“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并划归教育部管理;年入选国家“计划”;年成为首批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年被认定为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
原大连工学院在年和年两次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年设立研究生院;年更名为大连理工大学;年启动实施国家“工程”建设;年被确定为中管干部学校;年入选国家“计划”;年入选“双一流”建设名单,成为首批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原西北工学院与原西安航空学院在年合并组建了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于年进入国家“工程”重点建设行列;年成为“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年成为中国西北地区第一所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年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高校;年被定为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
原成都工学院的部分专业(系)在年到年之间被调整出去,比如土木工程系迁移至重庆,组建重庆交通学院(现重庆交通大学)。年,学校成为中国科学院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并更名为成都科技大学,该校在科技转化和产学研结合上一直位居国立高校最前列;到年,原成都科技大学、华西医科大学、四川大学三校合并组建了新的四川大学。
原北京工业学院是年国家首批颁布的16所全国重点大学之一;年更名为北京理工大学;年成为首批确立的14所“副部级大学”之一;年入围国家“工程”建设高校行列;年划归工信部管理;年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年入选教育部首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原南京工学院发展比较曲折,在最艰难的年到年,仍完成了数百项科研任务,其中有数十项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年,学校复名东南大学;年和年,东南大学先后入围“工程”建设和“工程”建设;年该校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原华中工学院年更名为华中理工大学;年成为“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年,原华中理工大学与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合并,组建了华中科技大学。
原华南工学院于年更名为华南理工大学,年通过“工程”部门预审;年进入“工程”建设行列;年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年入选了广东省新一轮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中的“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
从八大工学院演变而来的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四川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东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8所高校,均为高校、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也都是各自领域的顶级名校,专业实力和综合水平均排在国内高校前列。
U.S.News世界大学排名,华中科技大学排中国内地高校第10位;华南理工大学排中国内地高校第15位;东南大学排中国内地高校第16位;四川大学排中国内地高校第27位;大连理工大学排中国内地高校第31位;北京理工大学排中国内地高校第33位;西北工业大学排中国内地高校第40位;东北大学排中国内地高校第63位。
软科中国大学排名,华中科技大学排国内高校第8位;四川大学排国内高校第16位;东南大学排国内高校第17位;北京理工大学排国内高校第20位;华南理工大学排国内高校第25位;大连理工大学排国内高校第27位;西北工业大学排国内高校第28位;东北大学排国内高校第37位。
当然,这8所高校的分数线非常之高,尤其是华中科技大学、东南大学和北京理工大学等院校,理科没有超出一本线分以上的成绩,基本不可能被录取。
所以,无论是身份、社会地位,还是录取线,这8所高校都可以称得上是国内一流,曾经“八大工学院”的辉煌在它们身上得到了延续。不出意外的话,它们还会保持着强劲的向上的发展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