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仍是报业移动传播主渠道
关于微博,近来常出现个人感受与机构数据间的矛盾。一方面,新浪官方这两年提供的数据都特别靓丽,如新浪微博财报所透露的,年第二季度微博月活跃用户达2.82亿,同比增长33%。④而年全年情况也是大幅增长:截至年四季度末,微博月活跃用户达到2.36亿,同比增长34%;日活跃用户达到1.06亿,同比增长32%;微博移动端日活跃用户占比达到89%,接近Facebook。⑤另一方面,包括笔者及周边朋友在内的很多微博用户,确实存在登录和发布信息之频率明显降低的情况,很多“大V”离场也是不争事实。
这并非错觉。根据新浪微博CEO王高飞在年10月“V影响力峰会”上透露的数据,“贡献微博增长的主要群体是年轻群体和三四线城市用户,18~30岁年轻用户群已经占到了整个平台月活用户的将近80%;而微博新增用户中有超过一半的用户来自于三线以下的区域,其用户群规模目前已经达到1.7亿”。⑥可见大V及高端用户(他们大都在一、二线城市,年龄也超过30岁)中的大多数人并不在这个增长范畴里,他们的减少或“不活跃”也对总体数据毫无影响。以与笔者互粉的新闻学界和业界的部分大V为例,学界的郭庆光(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唐绪军(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业界的陈锡添(原《香港商报》总编辑)、吴海民(原京华时报社长)、曹珂(南方都市报系总裁)、朱德付(原京华时报总编辑)、马笑虹(解放日报分管“上海观察”的副总编辑)、王尧(原深圳新闻网总编辑)等,都长则两年、短则数月未再更新新浪微博,而他们大都在
尽管如此,微博仍是国内最大的公共信息移动分发平台,也是国内社交媒体中最具媒介属性的传播平台,更是报业最早大面积介入的移动平台。每遇大事,到微博上查询相关信息的获得率必然明显大于
鉴于以上情况,微博仍是报业移动化传播的主战场也就顺理成章了。笔者近期对中央及各地有代表性的份主流综合性日报进行了调查统计。为体现代表性,样本选取以年3月24日人民网研究院发布的《年中国媒体移动传播指数报告》中的“报纸移动传播百强榜”为骨干,剔除同一省份超过5家地市报纸中排名第6之后的报纸,以及专业化、行业化、非日报或个别非报纸(如“陕西都市快报”实为陕西电视台的一档民生新闻栏目),补充未上榜的15种省级党报和10种地方主流日报。样本时间为年12月14日~20日的一周时间。
调查发现,上述报纸中只有西藏日报一家未开通微博官方账户,微博开通率近百分之百。从开通时间看,报纸新开通微博的行为在年上半年达到高峰期后,因普及率增高而明显回落,目前处于平稳期。从活跃度看,上述报纸的官微仍处于活跃期,粉丝数的积累屡创新高:粉丝数量的前三甲分别是人民日报(万)、新闻晨报(万)和中国日报(万)。而倒数前三名则分别是年才开通的青海日报的“青海新媒”(,为样本中唯一低于1万的报纸)、甘肃日报(1万,年11月24日开通)和海峡导报(16万)。这表明报纸官微发展具有较大的不均衡性。发微博的数量方面,都市类报纸成为排头兵,累计超过10万条的报纸中除了环球时报,全是晚报都市类报纸,前三甲分别为沈阳晚报()、辽沈晚报()和半岛晨报()。在样本周期里,平均每日更新次数最多的前三甲分别为环球时报(58)、广西日报(50)和辽沈晚报(48)。而更新次数最少的3份报纸分别为人民日报海外版的“侠客岛”(0.28)、青海日报的“青报新媒”(1.6)和合肥晚报(3)。
报纸
中国最大的社交媒体用户群在
不过,到了年,
第一大弊端便是更新次数的限制。
第二大弊端是难以互动。公号的发布设计,基本取消了互动功能,信息属于单向传播,传者与受者之间并无相互沟通的渠道,这又和传统媒体的新闻发布归于同类。个别的公号如“澎湃”,似乎有“报料”栏目可以互动,但点开之后也要通过其提供的电话或邮箱链接才能完成。
第三大弊端是容量仍较小。尽管
第四大弊端是相对封闭。
以上四大弊端限制了复方白芷酊北京中医院治疗白癜风效果怎么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xidushibao.com/hxdsbls/7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