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收入12万元以上是高收入群体,要加税

“年收入12万元以上是高收入群体,要加税!”

这段时间大家的朋友圈都被上面这则消息刷屏了吧?

究其原因,是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激发重点群体活力带动城乡居民增收的实施意见》,要求进一步减轻中等以下收入者税收负担,适当加大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力度。于是问题来了,如何界定中等以下收入和高收入?根据以前的标准,年收入12万元以上的为高收入群体,意味着这部分人群将是税务机关未来加大税收调节的重点对象。在朋友圈里传播时被普遍解读成了年入12万元的都要一刀切,看着异常吸引眼球。

不出意料,消息传播开来,微博上的小伙伴们也炸了锅——

有提问的

是非皆浮云:月薪一万,需要承担一家子的开销,月薪三千,自己家有三套房在出租,每个月收租子2万,这个怎么征税?

唐僧a吃肉:我只想说我们村的村长开着宝马x5,月收入应该是多少呢?很多事情报道之前能不能好好思考一下潜在的东西,人们看的不是表象,而是事情本质

有说钱不经用的

想做临时演员的程序猿:12万就成高收入人群了吗?能买北上广1平米吗?

我是你男哥哥:高收入者却买不起泱泱大国70年的房屋使用权,然而这么算我就是贫困户吧

有认真讨论的

早晨晨晨晨晨晨:按当地房价价格来起征税收吧

晴枫丝璺:虽然我也觉得一刀切不好,但是如果不同地区区别对待,那些有权利有钱的人可以用其他手段证明自己的收入是在另一个地区所得,那样你们难道会乐意?

有发散联想的

Chr-Ching:个税起征点何时上调?不觉得的起征点太低了么?

为了甲坝:能不能是:放消息试探~民众反对~专家辟谣~舆论引导火力~无障碍出台房产税,声东击西

总之说啥的都有,就是木有看到多少人说这个消息好的……不过,光按照朋友圈上的标题来看,小伙伴们这么火大也是可以理解的。

然而仔细看下原文内容的话,根本就没有提到“年收入12万元以上是高收入群体”这件事。完全就是朋友圈文章为了吸引眼球进行的推演和误读。

果不其然,随后微博上就有了官方媒体的辟谣——

真实情况是这样的↓↓↓

相关分析

本来的文件想要表达的其实是,要进一步减轻中等以下收入者的税负,同时适当加大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力度,堵塞高收入者非正规收入渠道,发挥收入调节功能。然而在朋友圈消息的传播过程中,“高收入者”被替换为“年薪12万以上”,“税收调节”被替换为“加税”。实际上“12万”这个数字的来源是下面这个报道↓

个人所得税是以支付方代扣代缴为主。比如,公司给你发工资,一般是税后工资,个人所得税已经帮你扣缴,不需要你向税局自主申报。不过,特定情形下,也会辅之以自主申报。

在年国务院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时,规定“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从中国境内二处或者二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从中国境外取得所得的”“取得应纳税所得,没有扣缴义务人的”等情形,纳税义务人应当按照规定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并且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纳税义务人,要在年度终了后3个月内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也就是说,自主申报只是个人所得税的一种征收方式而已,在世界各国也是通行做法,这么规定只是为了堵塞征管漏洞的需要,并没有任何加税的意思。

事实上,这个《意见》不但没提12万的事,还说了要给七大群体“发红包”——

七大群体激励计划

  完善多劳多得、技高者多得的技能人才收入分配政策,引导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提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和社会地位,大力弘扬新时期工匠精神,培养高水平大国工匠队伍,带动广大产业工人增技能、增本领、增收入。

  ●完善技术工人薪酬激励机制

  ●贯通职业资格、学历等认证渠道

  ●营造崇尚技能的社会氛围

  在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同时,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和支持力度,加快职业化进程,带动广大农民共享现代化成果。

  ●提高新型职业农民增收能力

  ●挖掘现代农业增收潜力

  ●拓宽新型职业农民增收渠道

  深化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激励机制,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比例,通过工资性收入、项目激励、成果转化奖励等多重激励引导科研人员潜心研究工作,激发科技创新热情。

  ●完善工资水平决定机制

  ●改进科研项目及其资金管理

  ●健全绩效评价和奖励机制

  进一步降低创业成本,健全创新创业成果利益分配机制,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引导和支持小微创业者在“双创”中实现创收致富。

  ●清除创业壁垒,提升创业参与率

  ●加大扶持力度,提高创业成功率

  ●探索创业成果利益分配机制

  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进一步稳定预期、优化环境,激发企业家创业热情,推动经济增长、就业增加、效益提升、职工增收实现良性互动。

  ●完善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激励方式

  ●强化民营企业家创业激励

  完善工资制度,健全不同地区、不同岗位差别化激励办法,建立阳光化福利保障制度,充分调动基层干部队伍工作积极性,同步完善相关人员激励机制。

  ●完善工资制度

  ●健全差别化激励机制

  ●明确福利标准和保障范围

  鼓励引导低保对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以及残疾人等困难群体中具备劳动能力和劳动条件者提升人力资本,主动参加生产劳动,通过自身努力增加收入。

  ●推进产业扶贫济困

  ●建立低保与就业联动机制

  ●完善相关专项救助制度

最后划次重点

“年收入12万元以上是高收入群体,要加税!”

纯属谣言!

(综合自央广网,中国政府网,华西都市报,网易财经等)









































中科白癜风微信账号
土方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xidushibao.com/hxdsbls/22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