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同(~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曾诗曰:“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
巴蜀中的“蜀”即为蚕,而丝绸正是由蚕丝纺织而成,巴蜀与丝绸的渊源可见一斑。中国丝绸要追溯到黄帝时期,其发明者,是黄帝的正妃、西陵氏之女嫘祖。不少专家认为,西陵就在四川绵阳的盐亭县。产于四川省盐亭县鹅溪的绢帛。唐代为贡品,宋人书画尤重之。
嫘祖部落在绵阳盐亭
嫘祖是西陵古国国王之女,这个聪慧的女子,发现蚕虫吃了桑叶后会吐丝,而这些丝可以用来织布做衣服。后来,她成为族长,带领全族的人养蚕缫丝、织布,从此,人们脱下了兽皮和草木,开始了衣饰文明。
西陵在哪里?
直到现在,业界也未达成共识。湖北的宜昌、武汉,四川的盐亭、茂县,河南的荥阳等,西陵之说不下十处。
四川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四川师范大学巴蜀研究中心教授段渝经多方考证认为,西陵应在四川绵阳的盐亭县。“盐亭地处四川盆地北缘的丘陵地区,这里的气候十分适合蚕桑生长,且有古桑树化石为证。”段渝说。史书《禹贡》中的“东陵”,经考证为岳阳,是在大巴山、米仓山、龙门山等山系之东的低丘地区,“西陵与东陵相对应,就应该在这些山系之西的低丘地区,盐亭刚好符合。”
后来,黄帝娶嫘祖为妻,他们的儿子昌意娶了蜀山氏女。段渝认为,正是因为嫘祖,原本驯养桑蚕的蜀山氏开始饲养家蚕,之后,蜀山氏改名为蚕丛氏,并教民养蚕。随着蚕丛氏南迁至成都平原,蚕桑、丝绸就这样在成都平原上发展起来了。
古代女子采桑时是怎样一番场景?
年,成都百花潭中学基建中出土了一个战国时期的铜壶,其上面有一组采桑图。桑树丛中,十余个穿着长裙的妇女,有的站在树下用长钩来钩桑叶,有的直接上树采摘,还有负责搬运的、击鼓跳舞助兴的,十分热闹。
唐朝贡品鹅溪绢
盐亭安家镇境内在唐代时建鹅溪镇。因此地重农桑,蚕茧出产丰富,丝绸质量上乘,梓州太守献于皇上,富丽堂皇的丝绢让皇上爱不释手,乃命岁岁朝贡,并赐名鹅溪绢,遂成朝廷贡品,闻名于世,盛极一时,并延至宋元明时期。
相关文献:
文同:待将一鹅溪绢,扫取寒宵万尺长。
苏东坡:为爱鹅溪白茧光,扫残鸡距紫毫铓。
《新唐书·地理志六》:“陵州仁寿郡,本隆山郡,天宝元年更名。土贡:麸金、鹅溪绢、细葛。”
宋周紫芝《竹坡诗话》:“余尝戏作小诗,用少陵事云:‘百尺寒松老干枯,韦郎笔妙古今无。何如莫扫鹅溪绢,留取天吴紫凤图。’”
清吴伟业《清风使节图》诗:“愿将十丈鵞溪绢,再作青青玉笋图。”
宋黄庭坚《题郑防画夹》诗之二:“欲写李成骤雨,惜无六幅鹅溪。”李成,画家;骤雨,他所画的图名。
清吴伟业《画兰曲》:“闻道罗帏怨离索,麝煤鵞绢闲常作。”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鹅溪绢旅游文化研究基地落户盐亭
年3月23日,四川文化艺术学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鹅溪绢旅游文化研究基地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基地授牌仪式在盐亭县安家镇举行。
赞是一种鼓励
分享传播盐亭
本文部分图文来源华西都市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治疗白癜风花多少钱北京治疗最好白癜风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