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大慈寺边的隐秘小巷

前不久,成都市公布了第二批古建筑名目,其中欣庐、笔贴式街老宅院这二处古建筑,就在大慈寺街区内。刚好18年前,华西都市报摄影记者刘陈平在这里拍了许多照片。大慈寺街区有很多小街小巷,大家熟悉的北沙帽街、中沙帽街、中沙帽街。东糠市街、西糠市街、北糠市街、南糠市街,马家巷,笔贴式街,东顺城南街,章华里。靠红星路这边还有江南馆街、金玉街、东锦江街。

“叮当、叮当”的车铃声,从幽深的小巷传来,学生娃坐在爷爷的自行车后架去上学。那时,沙帽街,糠市街大多数都是成片的小青瓦平房,也有木质结构的楼房。欣庐就在西糠市街,欣庐旁边就是广东会馆,欣庐和广东会馆都住着居民。

笔帖式街原来是条很窄的街,老房子居多,南接东糠市街东口,北接东顺城南街。

年,沙帽街,糠市街开始拆迀。这里的居民告别了无厨房无卫生间的平房,住进了新楼房。

年1月,大慈寺历史文化街区改造一期工程的主体工程已经基本完工,除了广东会馆、欣庐等几处保护院落外,新建6个仿古院落。3年后,新建的仿古院落又拆了。

现在,只有东顺城街还在,还有些老房子,马家巷也剩下了二幢水泥楼房,成了半截巷。从前的老街小巷已经基本消失。年,西糠市街的一条小巷,欣庐和广东会馆就在这里。

广东会馆成了很多人的家。摄于年。许多人住在广东会馆里,过着大杂院式的生活。摄于年。

许多人住在广东会馆里,过着大杂院式的生活。摄于年。从西糠市街一家窗户望去,当年春熙路上为数不多的明日大厦(正熙国际大厦)摄于年。住的是古建筑,但人们的生活还是不方便。摄于年。90年代初,沙帽街是成都名气很大的汽配一条街。街上有家“全味面”,味道巴适。一到中午,满街都是送面伙计。摄于年。妹妹一边骑车一边看动漫书,慢悠悠从马家巷路过。摄于年。马家巷7号,黄素群老人在自家门口。

北糠市街,一根电视天线架在墙头。那时,人们还不晓得有光纤电视信号,更不用说网络电视了。一遇刮大风,墙上的天线吹歪了,电视立马变雪花。摄于年。大慈寺后门。沙帽街小学的同学在踢坝坝球。摄于年

年1月,一场瑞雪飘落在刚完工的大慈寺历史文化街区。

年9月,正在建设的大慈寺街区。

-----------------------------------------

欢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xidushibao.com/hxdsbls/111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