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考古发掘,将对沉银水域围堰抽水后,在河底进行层层发掘。
岸边打围的彩钢板上,《关于江口沉银遗址发掘的通告》格外显眼。
12月26日,彭山江口沉银遗址,岷江东南岸开始围堰,做考古发掘的最后准备。
12月26日,彭山江口,一则红底白字的通告格外显眼,这则《关于江口沉银遗址发掘的通告》显示:“根据国家文物局批复,四川省考古研究院将对江口沉银遗址进行发掘。”
年前,张献忠与明将杨展激战于此,张献忠大败后,留下“千船沉银”的宝藏传说。年起,传说不断被证实,江口陆续发现银锭、金币、金印。今年10月,彭山公安通报,破获江口沉银盗卖大案,涉案3亿元,其中虎钮金印、五十两金锭更是被鉴定为国宝级文物。
12月26日,江口沉银考古项目领队周春水向华西都市报记者证实,当地正在进行围堰工作,即将开始考古发掘。多位村民甚至向记者表示,已经有宝贝从江里挖了出来。巴蜀文化专家袁庭栋认为,考古发掘工作意义重大,有望破解张献忠沉银宝藏之谜。
沿江打围彭山启动江口沉银遗址发掘
12月26日,华西都市报记者沿着岷江大桥,驱车前往江口镇政府,大桥桥头处,多棵行道树顶端枝叶已被削去,河岸两边,均装有摄像头。
车至一拐角处,一道近2米高的蓝色彩钢板,挡住了望向岷江的视线。不远处,岷江东南岸边,围堰明显可见。车沿岷江河畔前行,直至江口街号,1.2公里路程,全线都被这样的蓝色彩钢板遮住。
彩钢板上,多张红色通告引人注目。这份通告,由眉山彭山区公安分局、彭山区文广新局联合印发。《通告》显示:根据国家文物局文物保函号批复,四川省考古研究院将对江口沉银遗址进行发掘。年11月23日—年4月30日,省考古研究院将在江口大码头至江口汉崖墓博物馆区间的河道内进行考古发掘。
《通告》还警示,在进行围堰施工和考古发掘过程中,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河道内盗取沙石,不得对工程进行阻挠。发掘期间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批准不得进入发掘现场,不得蓄意破坏相关考古设施。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准使用航拍器对考古现场进行拍摄。如有违反本通告的行为,将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安保严格多名民警巡逻,外人禁止入内。
“从上个月开始,安保越来越严。”当地村民何洪说,“前两天有人想飞小飞机,去照哈相,直接遭警告,飞上去就弄下来!”
“我们这儿的博物馆,现在就是他们的工作站。”何洪告诉记者。记者注意到,紧邻彭山区江口镇政府的汉代崖墓博物馆,大门上已经贴上了“江口沉银遗址考古发掘工作站”的字样。
11月以来,何洪就发现,以前入冬就冷冷清清的岷江,今年却异常热闹。“先是围了彩钢板,后来有很多挖掘机进场,开始我们猜是挖宝贝,后来才知道是修围堰,修完才挖。”
江口街号处,正是府河、锦江交汇处,围堰从这里开始。一条宽约6米的围堰,从这里向下游延伸,14台抽水机不分昼夜轰鸣着往外排着水。
知情人士透露,包括便道在内,围堰共约1.5公里长。记者目测围堰宽度有80米左右。水不断被抽走,江底鹅卵石已经清晰可见。围堰之内,安装有多个摄像头。
江口镇政府门前,“发掘现场闲人免进”的提示贴在了彩钢板上,多名身着黑色警服的民警在此巡逻。记者持证件试图进入,但遭到警察拒绝。“没有上头指示,一律不准进入。”
一辆“豫M”开头的大货车,从江口镇政府门前驶过,从司机口中得知,他们的目的地是“考古队”。“我也是才来,底下在干嘛不清楚。”而另一名参加围堰工作的司机则说:“我们有规定,工人一律不准下内部区域,发现了要遭扣三天的工资。”
彭山区文管所所长吴天文介绍,考古发掘地,交通便利,人流量大,加上之前出土文物级别很高,价值很大,“因此安保工作特别严。”全省首次围堰抽水,层层发掘河底
吴天文介绍,十一年前,江口埋有张献忠财宝的消息不胫而走后,不少不法分子开始乱挖乱采,盗掘、贩卖文物情况十分严重。年,彭山破获江口盗宝大案,缴获文物上千件,其中国家级文物就有件,涉案3亿多元,被列为年全国文物第一案。
“两公里长的保护基地,如果仅靠严防死守,要实现全面保护,现实难度很大。”年12月,包括李季等10多名专家,共同出具《意见书》建议,“江口沉银遗址”已发生多次盗掘,当前应该进一步加强遗址的保护和管理,严禁采砂,打击盗掘。
据了解,经过国家文物局批准,此次考古发掘,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组建了考古队。曾担任致远舰考古项目领队、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研究员周春水,将是江口沉银考古发掘项目领队之一。
“目前已有的水下技术,具备发掘条件。”周春水说,“我们在现场看过,这个项目要比致远舰简单得多,围堰一个月左右就可以完成,可操作性强。”
据考古专家介绍,本次江口沉银围堰考古发掘和以往水下考古不太一样。对于普通沉船,考古队通常会围绕船体展开考古工作,而江口沉银遗址并未发现沉船,已出土的物品,主要是夹杂在石头、泥沙中的金银。因此,需要围堰抽水后,在河底进行层层发掘。“这种方式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比较少见,没有太多经验可以借鉴。”/记者求证当地传闻挖到“宝贝”官方未予证实
彭山区文管所资料显示,“江口沉银遗址”位于彭山区江口镇,是一处保存较为完整的古代战场遗址,对研究明代社会、经济、文化等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年被眉山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江口沉银遗址”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东至公路,西至河堤,南至岷江大桥南0米,北至双江汇合处向北米,南北外延米。
记者注意到,此次围堰面积有数万平方米,但首次发掘工作,只涉及其中平方米。如何确定沉银发掘范围?有专家指出,发掘工作起于两江交汇处,不仅是历史记载中,张献忠大战杨展,兵败沉船处。也是江口沉银案破获后,犯罪嫌疑人交代的主要盗掘地。因此发掘工作从两江汇合处往下延伸,具体要发掘多大面积,还要视今后发掘情况而定。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明史学会常务副会长毛佩琦估计,张献忠沉银可能集中在两江汇合处下游两百米左右的范围,也可能要旁及五百米左右长,整个面积初步估计得有三千到五千平方米,“但集中发掘的核心区域相对少。”
“前两天已经挖到宝贝了!”12月26日,当地多位村民向记者表示,已经有东西挖出来了。“有说是银子,有说是金子,但都没看到过。”村民何洪说。记者多次向彭山区文广新局和当地公安求证,但均遭拒绝。当地文广新局一名工作人员表示,相关信息将于下月初召开新闻发布会,届时会有权威通报。/新闻纵深3大谜团待解1沉银历史谜团
江口是古代战场,或有兵器出土
关于张献忠沉银的历史,主要有两种说法。一说张献忠故意将宝藏埋藏在江底,以掩人耳目;二说其在彭山江口被杨展战败,船只所载宝物沉入江底。
“石龙对石虎,金银万万五,谁人识得破,买到成都府。”这句童谣,一度被誉为破解张献忠宝藏的密码。在巴蜀文化专家、《张献忠传论》作者袁庭栋看来,故意藏宝一说不太可信。“张献忠作为流寇,一路杀烧抢掠,并靠沿路所夺,作为后勤储备,因此将财宝主动埋入江中,可能性不大。”
袁庭栋说,张献忠战败后,财宝落入江中一说更为可信。“彭山江口是川西地区最大的渡口,也是历代水战主要战场,最后一次水战,就是张献忠大战杨展。”
袁庭栋还特别提醒彭山方面注意,“江底可能藏有当年掉落的兵器。虽然目前没有实物兵器出土,但既然当年是打仗,应该不会只掉金银财宝,个人推断会有兵器。”2宝物还有多少?
张献忠的宝藏,江底可能更多
张献忠的财富从哪里来?考诸史料,发现有三个来源:其一是他攻城略地后从明政府的国库或是明朝藩王手里获取的;其二是从他占领的地盘上征收的;其三是从民间搜刮抢夺的。
此前,在江口沉银被盗挖案件中,警方曾追缴回千余件文物,其中百余件是国家级文物,而最受北京治疗白癜风到哪家医院白癜风是什么样症状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xidushibao.com/hxdsbjj/6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