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驸马是咱襄阳的专家建议打好这张牌

资料图片

□本报通讯员田丰方莉记者刘文生

  3月5日上午,仲宣楼小剧场内,当“为救李郎离家园”的黄梅戏唱段响起时,台下观众自豪地鼓起掌来。台上的演员全部来自冯家巷社区组建的黄梅戏表演艺术团。

  女驸马出自冯家巷

  《女驸马》是经典黄梅戏。自创作面世以来,经过严凤英、马兰、韩再芬等一代代表演艺术家的演绎,在全国有着极大的影响。戏中,女主角冯素贞被设定为“湖北襄阳人”,古城襄阳因此被更多人知晓。

  很多襄阳人自豪于“女驸马来自襄阳”。年,市民蔡丽英参加安徽卫视戏曲擂台赛获月度冠军。她参赛的曲目就是《女驸马》中的著名唱段“春风送暖到襄阳”。赛场内外,蔡丽英逢人就说:“你知道吗?女驸马是我们襄阳的。”

  除了戏剧爱好者和热心市民的口口相传,近些年来,冯家巷社区也大力推广“女驸马”。3月5日,冯家巷社区书记金义和在办公楼的“女驸马”陈列室向记者展示收集来的衣饰、铜镜等物品。他说:“你看,我们这儿叫冯家巷,女驸马叫冯素贞,她爹冯老道员以前就住在这个巷子里。”

  不同的声音

  年9月13日,《华西都市报》刊载《〈女驸马〉原型在邛崃》一文。文章作者认为《女驸马》是根据当地才女黄崇嘏的故事改编而成。

  历史上有无女驸马?市艺术研究所党支部书记、国家一级编剧王瑞国介绍,《女驸马》剧本创作于上世纪50年代,冯素贞的故事源自民间传奇。《女驸马》的基本情节来自流传于安徽民间的戏曲《双救举》。虚构的戏曲人物的出生地是无法考证的。

  女驸马的文章怎么做?

  有人表示,《女驸马》在全国流传范围广,知名度高,襄阳与之有关联,所以,“我们应该打好这张牌”。

  王瑞国认为,一部戏将主人公设定为襄阳人,在广大区域传播,这本身就是襄阳魅力的证明。襄阳应该深度研究《女驸马》的戏曲源流史,搜集它的各种演出、唱腔、剧种版本,建立权威的研究数据库。

  我市知名文化学者陈家驹认为,从旅游开发的角度,无妨大力宣传“女驸马”,使其成为又一张城市名片。“孝感在高速公路旁竖立了‘董永公园’的指示牌,为什么襄阳就不能竖个‘女驸马’的牌子呢?”









































北京看白癜风权威医院
专治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xidushibao.com/hxdsbjj/57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