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与病毒共舞的女战士

白癜风好治疗么 http://pf.39.net/bdfyy/zjdy/180320/6113618.html

“甘于奉献,砥柱中流。兢兢业业,奋战一线。”这是同事们对她的评价。

“眸光熠熠,笑眼盈盈。平易近人,虚怀若谷。”这是朋友们对她的印象。

恰逢国际妇女劳动节来临,记者在内江市东兴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见到忙碌的她,穿着厚厚的黑色羽绒服,系着一条红色的围巾,头上还戴着一顶黑色渔夫帽,帽檐压得很低。她叫刘学芝,是内江市东兴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副主任,也是一位与病毒赛跑的疾控“女战士”。

阴差阳错,走上从医之路

刘学芝出生于年,是个地地道道的内江人。小时候,她的梦想是当一名人民教师,站在讲台上教书育人。高中成绩一直还不错的她,高考时却因物理成绩发挥失常以总分低于高考录取分数线3分而遗憾落榜。

“其实我算是阴差阳错走上的从医之路,如果当年高考没有落榜,我可能就去读师范院校了。”秋季开校之前,一次偶然的机会,刘学芝得知内江市卫生局(现内江市卫生健康委)有40个定向委培生的名额,比高考录取分数线下调20分录取到华西医科大学(现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预防医学专业学习。当时的华西医科大学名声在外,刘学芝又担心自己复读后考不上理想的院校,便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申请了一下,没想到这一试,她就被录取了,从此便开启了她的从医之路。

年,刘学芝从华西医科大学预防医学专业毕业,回到家乡,在内江市东兴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先后从事卫生监测、性病慢性病防控、传染病防控、免疫规划等工作。“术业有专攻,学一行就干一行爱一行,我对传染病、免疫规划这块很熟,工作干着也带劲。”工作期间,刘学芝因为表现突出,原本有机会去到更好的单位工作,但她却选择留在了自己奋战多年的疾控战线上,深耕传染病与免疫规划领域,这一干,就是三十年。

身先士卒,奔赴战“疫”前线

年初,一场没有硝烟的战“疫”打响了。春节期间,东兴区出现了新冠确诊病例,彼时的病毒来势汹汹、猝不及防,因为太过突然,当时还没有应对新冠疫情的相关经验和方案,一时间,人们都陷入了恐慌。

“我经历过非典,有经验,让我来!”在人人自危之时,刘学芝勇敢地站了出来,身先士卒,奔赴战“疫”前线。她把疫情现场当成了“家”,每出现一名确诊病人,她都主动带领流调组、消杀组第一时间赶赴每一个疫点进行指导管控。同时,她还不遗余力地精心指导社区及物业做好小区的消毒管理工作。每一起疫情都牵动着她的心,但她永远都是迅速到位,沉着应对,指挥若定。

年1月29日晚上9点左右,隔离人员陆续转进肖家冲集中隔离观察点,作为技术指导组长的刘学芝,带领工作人员来到这里,对人员转进流程、消毒、医护人员防护等工作开展指导,一直工作到次日凌晨1点,回到家洗漱完毕,已是凌晨两点多。凌晨3点30分,当接到有新增确诊病例的电话时,仅仅休息一个小时的她又跃然起身,以最快的速度赶到单位,核实患者信息,分析病人的活动轨迹、可能污染的场所,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核实防控方案,力求将风险降到最低。这一忙又是一整天,只为做好全区疫情防控的参谋。

“疫情的时候,加班是常态,最高记录熬了两个通宵,不过我身体比较能抗,特殊时期肯定要保持特殊状态。”刘学芝云淡风轻地说道。

肩负重托,做疫苗的“守护者”

疫苗是抗击新冠肺炎的有力武器。年9月,东兴区获得了第一批次的新冠疫苗,一共10针剂(5人份)。可当时的疫苗刚刚研发出来,不少人担心注射疫苗以后,会对身体健康有影响,害怕接种。这时,刘学芝再一次自告奋勇,站了出来,成为了东兴区接种新冠疫苗的第一人。“那个时候打第一针,大家都会有一点担心,这个很正常。因为我就是搞这个的,年龄也大了,不怕什么,关键是要给大家做一个表率,这样才能带动更多的人接种疫苗。”在刘学芝的带头作用下,新冠疫苗好像也变得不那么“可怕”了。

不久后,国家大规模生产新冠疫苗,接种的人群也越来越多。医院和区疾控中心两个接种点,已经不能够满足疫苗接种的需求。增加新冠疫苗接种点,又成为了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

年3月,东兴区开始了大规模新冠疫苗接种工作,为了寻找合适的接种点位,刘学芝和同事们,几经波折,到处联系单位,顶着烈日挨个挨个去踩点、评估、布点、验收。既要考虑空间足够大、交通便利,又要考虑符合国家关于预防接种点的相关要求。跑了将近十几个点位,几度搬迁,才确定下了如今的新冠疫苗固定接种点和临时接种点,满足了全区人民的新冠疫苗接种需求。

“新冠疫苗的转运配送对温度的要求很高,我们在送苗、调苗的过程中,都要严格精准的把握好温度。”作为疫苗接种工作组副组长的刘学芝,每天不管多晚都会坚持做好疫苗的转运调度,只为了那一份托付、那一份坚守、那一份执着。

截至目前,东兴区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万剂新冠疫苗的转运配送,无严重、群体性异常反应及接种事故发生。

不辞辛劳,带病坚持的中流砥柱

在当天和刘学芝的交流中,她在室内全程带着的黑色渔夫帽吸引了记者的注意。询问时,她解释到:“戴帽子是怕你们笑话,如果你们不介意的话,我给你们看一下。”说着便取下了她的帽子。年仅五十岁的刘学芝,头发竟几乎已全部花白。她说,因为之前做了脑部的手术,剃成了光头,后来头发长出来以后就全部都白了。

原来,在一天天的加班熬夜中,刘学芝的身体早已亮起了红灯。从年开始,她便时常感觉眼花,看不清东西,但那时疫情防控工作忙碌,没有引起重视,她还一直安慰自己是“老花眼”,配了老花眼镜,但仍旧没有好转,医院。直到年9月,刘学芝在参加市上的公需科目考试时,发现自己连试卷都已经完全看不清楚了,在同事和家人的极力劝阻医院看看。这一看,才找到了视力下降的原因,医院诊断为颅内鞍上肿瘤,医院手术。为了不耽误工作,她在做手术之前,仍坚持带病上班。手术后,在住院期间,她仍然通过手机继续安排布置自己分管的工作,在接到中心技术人员电话请示、咨询疫情防控举措,她都会不遗余力地耐心讲解、安排,确保每一个防控措施指导到位,不敢有丝毫懈怠。住院不到一个月的她,不顾家人反对坚持出院了,一出院她就返回到工作岗位。儿子心痛地对她说:“妈妈,医生都嘱咐你要多平卧休息,防止感冒、打喷嚏、咳嗽,禁止低头、弯腰,看你咋个上厕所哦”。丈夫说:“工作是你妈妈的魂,你说没有魂,你妈还能活吗”。虽然是一家人的打趣,但这也是事实。

在工作面前、在疫情面前,刘学芝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奋勇当先、顽强拼搏,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哪里有风险就出现在哪里,有力地保障了全区人民群众的健康。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三十年来,刘学芝用她的坚守和执着,奋战在疾控的前线。当谈到自己的付出和努力时,她总觉得自己还做得不够。她说:“如今,新冠疫情虽然得到有效遏制,但疫情还处于关键时刻,不容忽视,此时更需要我们疾控人的义无反顾,挺身而出,冲锋在前。我将继续为疾控事业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xidushibao.com/hxdsbjj/1485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