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雨水继续ldquo包场rdqu

最近的成都

雨水成了主角

喋喋不休

一口气下了快半个月了

今天的天气似乎要转晴

阳光登场

你以为雨水就这么善罢甘休啦

实事是这样

接下来的成都还是雨水包场

今年的雨水,究竟有多“猛”?

为何它如此乐此不疲?

来看看这份雨水“体检报告”

一探究竟

降雨总量为57年来同期最多

进入6月以来,四川独得雨水恩宠,当北方、江南、华南轮番被高温“轰炸”时,四川除了达州、广安等地,其余几乎都还是在30℃徘徊着,有时,最高气温甚至不足25℃,仿佛过了一个假夏天。

6月,四川全省平均降水.0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25%,其中,盆地西部、阿坝州东部边缘、攀西地区西部偏多了5成到1倍多。

雨水在上个月月底“火力全开”。四川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陈朝平介绍,6月24日以来,四川多地出现了连续强降雨天气。6月24日08时至7月7日08时,全省平均降雨量.7毫米,为历史同期第二多,仅次于年。也就是说,这几天的降雨量,为57年来同期之最。

虽然总体上偏多,但攀西地区南部、甘孜州西部、达州东部,降水却偏少,较常年同期少了2至5成。降雨都集中在了盆地西部,这几天,盆地西北部、西南部、川西高原东部,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1至3倍。

成都一月下完一年“指标”

6月29至6月30日,以及7月2日至7月3日,盆地就出现了两次区域性暴雨。虽然比起年6月至7月中旬,全省20天内出现4次区域性暴雨的记录还差了点,但要知道,一般四川汛期内的区域性暴雨就三四次,如今汛期还没过半,算上5月22日的那场豪雨,就已出现了3次区域性暴雨,着实“超常发挥”了。

这还只是全省层面上的,毕竟,盆地17个市州中要5个市州达到区域性暴雨才算是“省级”区域性暴雨。

再单独来看看成都。6月,成都就出现了3次区域性暴雨,已属“偏多严重”。因为,对比成都至年这30年的数据来看,成都每年平均也就出现3次区域性暴雨。这样看来,刚刚过去的6月,成都就下完了一年的“指标”了。

14天里10天以上都在下雨

除了“爆发力”,这段时间的雨水,“耐力”更好。

6月24日至7月7日这14天,全省平均降雨日数为10天,仅比年少了一天。其中,盆地东部、中部、南部、攀西地区南部及甘孜州西南部降雨日数5至10天,拉低了“平均分”,其他地方降雨日数都在10天以上。

想象一下,这雨要是下在多年前,当时,住在破旧茅草屋里的杜甫,他的那句“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会不会来个“升级版”?

雨多只怪两“高”在死掐

当隔壁重庆小伙伴热到往防空洞里躲的时候,成都在下雨;当江沪浙都出梅了,成都还在下雨;当北京“高烧”、“雨水”模式轮流了好几次后,成都依旧在下雨……

最近一段时间,雨水为何如此钟情四川?省气候中心预测室副科长孙昭萱揭秘了雨水背后主要的推手——盆地西部上空,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副高”)和高原低值系统的“对抗”。

副热带高压,位于西北太平洋上,冬天时,它蜷缩成一团,强度和范围都会减小,但到了六七月,它向西向北缓慢移动,并开始“膨胀”,它的一举一动,将牵动影响北半球的“情绪”。“近期从气候特点来说,副高处于一个偏强偏西的时段,迟迟没有撤离。而西边,高原低值系统又异常活跃。”孙昭萱说。副高还带着“礼物”而来——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当“热情”的副热带高压,遇上“冷酷”的高原低值系统,注定“不相容”,再加上充足的水汽,雨带就这样形成了,且不眠不休。

据最新的气象资料分析

9至13日

盆地西部和川西高原还有持续强降雨天气

成都部分地方依然有大雨到暴雨

局部大暴雨

雨水君竟如此执着

雨伞成了出门必备装备啦

雨持续的下着

紧随而来的成都周边景区因降雨原因

不得不关闭

1

峨眉山今起集中排查整治安全隐患

仅开放报国寺等低山区

连日来,峨眉山景区出现持续强降雨天气。而据气象部门预测,近期还可能出现强降雨极端天气。为确保广大游客朋友的生命财产安全,峨眉山景区将采取临时管制措施,从即日起集中排查整治安全隐患,禁止驾车和徒步上山,低山区报国寺、伏虎寺和黄湾小镇继续对外开放。同时,在该景区发布的《峨眉山景区集中排查整治安全隐患通告》表示,已提前订票的游客朋友及旅行社请联系识途网办理退票手续(联系或-),相关信息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xidushibao.com/hxdsbjj/1368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