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朋友 不久前,国家发改委和环保部联合发文称,到年,中国环保产业产值将超过2.8万亿元,同时将培育50家以上产值过百亿的环保企业。随着我国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环保产业越来越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和社会资本的 环保低价中标恶性竞争态势不容乐观 E20研究院院长傅涛认为,这几年,环保市场正受到来自低价竞争带来的强烈冲击,地下污水处理厂甚至出现了3毛钱/吨的处理价位,垃圾焚烧更是低价中标的多发领域,中标价格一路从元/吨猛降到18元/吨,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傅涛表示,在其他行业不景气,经济萎缩的情况下,更多行业企业开始蜂拥而至进入了环保行业,尤其是市政行业,这些现象,归根究底是行业还没有真正的行业门槛。专业化程度低,导致政府无法识别专业和非专业的区别,这也是低价产生的主要原因。 根据业内人士测算,公认近半年低价中标项目的报价尚不能覆盖项目建设运营成本。更令人担心的是,超低价可能遗留烂尾工程及豆腐渣工程隐患。低价中标项目存在拖延工期、降低工程质量、恶意偷排的风险。企业可能以降低工程建设或运营标准为代价拉低成本。 低价中标等恶意竞争会带来怎样的后果? “偏离项目成本的恶性竞标竞争现象,已经严重损害了环保行业的整体利益,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和警惕。”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会长、博天环境董事长赵笠钧表示,首先,恶性竞争损害了环保行业的健康发展,扰乱了正常市场秩序,其次,还可能遗留烂尾工程及豆腐渣工程隐患,最后,还损害企业自身财务可持续性。 高能环境执行董事长凌锦明表示,一些非技术出身的企业,在招标时恶意降低价格,要么“干一半撂挑子”,要么中途要求提高价格。“这种故意低价竞争的企业,一般来说是不太愿意投入大量资金的企业,很可能会偷工减料。” 面对低价恶性竞争,各方应用何策应对? 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秘书长骆建华建议,地方政府应本着对当地环境质量和人居生活环境负责的原则,在环保项目招标时,商务标评标应重点审查报价有否低于成本价格等异常情况,以避免项目无法实现预期的环境治理目标,给环境设施长期稳定运营带来隐患。 “各级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应建立环境PPP项目的监管责任追究制度和企业退出机制。加强超低价中标环保工程的全过程监管,将环境基础设施的运营成效纳入地方政府领导干部的考核指标体系。”骆建华如是说。 总结:低价竞争现象近几年在环保市场越来越普遍,很多人感叹“没有最低,只有更低”。环保行业应该鼓励基于环保达标要求的同业优质价格竞争,抵制低于合理成本的恶意低价行为。相信随着环境监管的日趋严格以及对于环保效果的日趋重视,环保产业正在从原来的工程时代、项目时代,进入产品时代和品牌时代。(参考资料:E20水网固废网、中国青年报、人民政协报、华西都市报、中国经济网等)
↑↑↑长按白癜风得治疗主治白癜风疾病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nfhwj.com/hxdsbfz/8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