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重庆晨报》微博发布重庆外国语学校高三理科班学霸们的手绘生物笔记引来各路媒体
配上萌萌哒的插画
这些生物笔记是高三年级理科班的学生们在校园里公开展示的。高三年级生物备课组组长徐文清老师说,这是为了配合年全国高考二轮复习,特地给学生们布置的一项“工作”。在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上,将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归纳整合,建立知识体系,实现知识点的融会贯通。
从晒出的这些笔记可以看到,学生们完成的笔记不仅字体工整,还配上了萌萌哒的插画。
对于高三2班的刘小我来说,完成这份作业并不困难。在班上,他的课堂笔记也经常作为典范被老师表扬。从高一开始,他的生物笔记已记满了两大本。据了解,和其他学校高二开始设置生物课不同,重庆外国语学校是从高一就开始学生物,但课时不多。
翻看刘小我的笔记,认真且充满趣味,笔记基本是按照章节记录,但并不是用传统的文字记录,他给笔记做了很多配图。不过,这些配图并不是花哨的点缀,而是他对知识点的消化和理解。
比如细胞这个章节,刘小我画了不少的插图,“不一定要非常漂亮,关键是科学性。”刘小我并没有学过画画,但是他觉得图像记忆比单纯的文字记忆更有效果。所以,每次课堂上完成文字笔记后,他会再结合其他资料甚至大学的一些基础教材,补充完成插图部分的内容。
“有时候一份笔记配图10分钟就能完成,复杂一点的可能时间就多一点。”刘小我说,自己利用空闲时间来完成特色笔记,是因为有比较充裕的时间来整理修改,这样的笔记不一定适合每个同学。
自己补充知识提醒
杨雨姝的理科成绩在年级排名前三,她的笔记习惯与刘小我有所不同,更多地是以文字为主,但同样经常得到老师的表扬。这次作业,老师点评她的笔记“脉络清晰,思路开阔,容量大”。
杨雨姝说,除了课堂上面的内容,她还会上网查阅资料,补充一些相关的知识内容进去。特别是一些不是特别重要的知识点,她也会根据自己的理解,补充注解一些相关的提醒内容。
徐文清老师说,这种笔记的展示是原生态的,可能学生们在完成后会有瑕疵,但目的就是让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弥补知识的遗漏。同时,老师也可以从中发现学生的问题,及时进行补充纠正。
当然,每个同学都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记笔记的方式是需要学生自己去摸索的,哪种笔记复习起来更有效率,哪种笔记更有助于理解,那么就是对这位学生最适用的笔记。
年周恩来总理首倡并亲笔批示全国首批创办的外国语学校(全国七所之一),年成为四川省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年成为重庆市教委直属重点中学,年成为教育部指定的20%高三学生享有保送资格学校(全国十六所之一)。
赞赏
长按北京白癜风的权威专家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nfhwj.com/hxdsbfz/75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