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辽宁省、浙江省、河南省、湖北省、重庆市、四川省、陕西省新设立7个自贸试验区。新设的自贸试验区,将继续依托现有经国务院批准的新区、园区,继续紧扣制度创新这一核心,进一步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在更广领域、更大范围形成各具特色、各有侧重的试点格局,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四川省主要是落实中央关于加大西部地区门户城市开放力度以及建设内陆开放战略支撑带的要求,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实现内陆与沿海沿边沿江协同开放。昨日省商务厅和市商务委消息,目前还无法确认自贸试验区边界。下一步,商务部将会同四川省、成都市等,研究完善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履行必要审核程序后实施。成都可建贸易发展转型示范区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四川建设自贸试验区,成都肯定是核心。作为四川建设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的核心城市,年,成都就在全国率先启动上海自贸区改革经验复制推广工作。近年来,四川省一直在为争取设立自贸试验区而努力。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曾表示,如果成功设立自贸试验区,成都可以建设内陆改革开放合作先行区、建设贸易发展转型示范区、建设国际化营商环境生态区,应该深度参与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和中德、中韩、中法、新川等国际合作园区共建进程,增强内陆地区主动参与国际产能合作的能力。同时,提升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便利化水平,带动西部地区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装备制造和优势产业走向“一带一路”,形成双向合作、互利共赢的产业合作新模式。建设内陆自贸区成都优势明显今年3月,多名驻川全国政协委员提交联名提案,陈述了成都在自贸试验区中的优势和战略意义。●成都位于欧亚大陆的几何中心,长江经济带、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战略交汇点和国家向西、向南发展的战略支点,是连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重要枢纽和向西开放的战略前沿。●作为西部的核心地带,成都是连接华中、西北、西南的天然纽带,也是向西、向南开放的战略高地。●作为西部特大中心城市,成都有广阔的市场基础,辐射带动四川及周边省市3亿人以上。●在交通区位上,成都不仅是西部航空枢纽,还是西南地区铁路枢纽。●在产业发展方面,目前成都集聚了英特尔、阿里巴巴西部基地等重点目标企业超过家,形成了产业优势突出、经济向外发展的外向型经济格局。●成都还是中西部地区高技术产业创新最活跃的城市,是中西部唯一的中国软件名城。●年,国务院批准9个城市开展国内贸易流通体制改革发展综合试点,成都是唯一西部城市。近年来,成都在复制上海等自贸区成功经验落地基础上,简政放权和转变政府职能走在西部前列,是全国同类大城市中保留行政审批数量最少的城市之一。成都争取自贸区建设大事记年8月27日★四川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成都市部分区域学习借鉴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经验工作新闻发布会。会上透露,成都集中学习借鉴上海自贸区经验的范围决定首先放在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含高新、双流园区)、成都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2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场所),这两个区域总面积为8.77平方公里(上海自贸区面积是28.78平方公里),待条件成熟后在更大范围推广。年12月10日★成都市政府新闻办专题新闻发布会透露,成都正在对标上海自贸区经验,探索成都改革升级版,成都已向国务院上报了争取建设中国(成都)内陆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方案。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提高利用外资水平,继续放宽投资准入,创新内陆和沿边开放模式,扩大自贸试验区试点,引导外资更多投向中西部地区。业内普遍解读第三批自贸试验区将落子中西部地区,而其中在成都设立自贸区的呼声很高。专家访谈市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副研究员姚毅:将使成都不断融入全球产业分工体系在四川设立自贸试验区,体现了两个层面的政策考量。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中,成渝城市群是内陆开放的重要区域;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也被定位为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这将为四川、成都新一轮全方位对外开放提供重要政策支撑,最终实现内陆和沿海、沿边、沿江的协同开放。自贸试验区将给成都城市发展带来参与国际竞争的前置条件和比较优势。成都正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作为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要融入全球产业体系,更要构建开放型的产业体系。自贸试验区的政策将为成都提供更好的条件。这将有利于成都通过“走出去”、“引进来”,加强国际融入。也有利于成都利用已有的中韩、中德、中法产业园等平台,为加强成都的国际产能合作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有了政策支撑,成都将突破现有的对外开放制度瓶颈,在对外经济交往中与国际惯例、国际贸易制度对接。这对成都成为高端要素、创新型要素、先进技术的聚集地和集散地有利,将使成都不断融入全球产业分工体系,提升要素集聚功能。同时,要素的聚集将为区域产业转型升级起到重要作用。链接中国自贸区盘点已有4个自贸区上海自贸区年9月成立,面积28.78平方公里。年12月28日面积扩展到.72平方公里。上海自贸区的建设作为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开放先行先试的一个重要平台。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率先建立符合国际化和法治化要求的跨境投资和贸易规则体系,使试验区成为我国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其总体方案表示,将探索建立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广东自贸区年12月设立,总面积.2平方公里。立足面向港澳台深度融合,发展方向是以“对港澳开放”和“全面合作”为主,在投资准入政策、货物贸易便利化措施、扩大服务业开放等方面先行先试,率先实现区内货物和服务贸易自由化。天津自贸区年12月设立,总面积为.9平方公里。作为北方首个自贸区,天津的战略定位将挂钩京津冀协同发展。在学习和复制上海经验基础上,将重点摸索天津特色,包括:用制度创新服务实体经济;借“一带一路”契机服务和带动环渤海经济;突出航运,打造航运税收、航运金融等特色。福建自贸区年12月设立,总面积.04平方公里。着重进一步深化两岸经济合作。围绕立足两岸、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战略要求,充分发挥改革先行优势,营造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把自贸试验区建设成为改革创新试验田;充分发挥对台优势,率先推进与台湾地区投资贸易自由化进程,把自贸试验区建设成为深化两岸经济合作的示范区;充分发挥对外开放前沿优势,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打造面向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放合作新高地。
7省市新设自贸区
各有侧重协同发展
辽宁主要是落实中央关于加快市场取向体制机制改革、推动结构调整的要求,着力打造提升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整体竞争力和对外开放水平的新引擎。 浙江主要是落实中央关于“探索建设舟山自由贸易港区”的要求,就推动大宗商品贸易自由化,提升大宗商品全球配置能力进行探索。 河南主要是落实中央关于加快建设贯通南北、连接东西的现代立体交通体系和现代物流体系的要求,着力建设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 湖北主要是落实中央关于中部地区有序承接产业转移、建设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基地的要求,发挥其在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和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中的示范作用。 重庆主要是落实中央关于发挥重庆战略支点和连接点重要作用、加大西部地区门户城市开放力度的要求,带动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实施。四川主要是落实中央关于加大西部地区门户城市开放力度以及建设内陆开放战略支撑带的要求,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实现内陆与沿海沿边沿江协同开放。 陕西
主要是落实中央关于更好发挥“一带一路”建设对西部大开发带动作用、加大西部地区门户城市开放力度的要求,打造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探索内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新模式。
(综合成都商报、华西都市报、川报观察)北京治疗白癜风的价格大概需要多少钱得白癜风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