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宏省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建议今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目标为7.5%左右。
增长7.5%,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这样的预期,算不算低?这意味着四川经济进入一个怎样的发展阶段?
代表委员和专家学者,围绕这个话题,展开热烈讨论。
增长7.5%相当于年增长12%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年四川经济增速确定为7.5%左右。省人大代表、达州市发改委主任向仕春认为,“7.5%的增长目标是切合实际的,是一个积极的指标,四川是经济大省,基数越大增长就越困难。”
7.5%到底意味着什么呢?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霍伟东算了一笔账,年四川经济总量2.85万亿元,相当于年GDP总量的两倍,在此基础上增长7.5%,需要多亿元的硬性增长。
更有专家进一步指出,这样的增量放在年能保持全省16%的增速、放在年能保持12%的增速,相当于一年要增加近2个绵阳的经济总量。
区域经济学专家、四川师范大学校长丁任重认为,确定年的增长目标,不可能脱离国际、国内环境。一方面,欧洲经济陷入困境,世界经济不确定性增强,导致四川获得的国际订单和国际投资大幅减少;另一方面,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既要保持中高速增长,又要把发展推向中高端水平。
据初步了解,全国大部分省(市、区)都下调了年的预期目标,经济总量位列前八位的经济大省中的绝大多数也下调了增长指标。这样看,四川下调年的发展目标,与全国大势步调一致。
不过,向仕春强调,由于四川产业结构矛盾突出,传统产业占比大,重化工比重高,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依然很小,要想实现7.5%的增长也非易事。
这与省社科院副院长盛毅的观点不谋而合。
“不可否认的是,灾后重建垫高了全省投资的基数,在大规模投资高潮过后,投资规模扩张的势头难免放缓。”他说,四川确实走到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关口,需要付出更艰辛的努力。
在丁任重看来,四川人口多、底子薄、不平衡、欠发达的省情没有改变,要实现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从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跨越,需要保持比全国平均速度快一点的发展速度。从这个角度看,7.5%的增速是一个积极的指标,为下一步争取向上留出了空间。
转型有“阵痛”发展依然不乏“利好”
“发展速度换挡、降速;结构调整优化,却要提速。”省政协委员、江油市政府副市长贺勋说,一降一升,凸显了降低增速的目的,江油今年确定为“突破年”,就是要“全面深化改革、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在调结构转方式上下大力气,推动产业发展迈向高端。
省会成都,也主动调整了对经济增长的预期。省人大代表、成都市经信委主任施跃华说:“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不是没有可能,但如果只是追求没有效益、没有质量的增长,就有可能失去这一轮转型发展的机遇期。不主动调整、增强后劲,未来就可能被永远甩在后面。”
川东北重镇达州的转型压力较大。向仕春说,达州重化工产业占工业的七八成,年将大力推进重点项目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尤其是具有引领性、带动型的重点项目将全力推进转型升级。
霍伟东认为,四川现在已经进入了调结构的“阵痛期”。“省委省政府宁可牺牲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也要调结构,以结构的优化、高质量的增长来应对更加长远的发展。这就需要全省干部群众提高对GDP含金量的认识,使‘绿色GDP’理念深入人心。”
据盛毅分析,在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中,四川依然有叠加的机遇可用。
一是国家正推进“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四川要从中争取更多项目;二是拥有西部大开发政策、国家促进民族地区发展政策、川陕革命老区政策、成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政策、绵阳科技城比照执行中关村政策等,要用好用足;三是有天府新区、绵阳科技城、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等一批重点发展区域,可以形成新的增长点;四是扩权强县、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非公经济发展等领域,能够释放出改革红利。
“这些都离不开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引进更多的国内外知名企业参与其中。”丁任重补充说。
据四川日报
治愈白癜风费用白癜风初期什么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