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办报栏

自办阅报栏还给报纸做“导读”

成都青白江区退休老人张洪恩担心今后阅报栏有可能消失

●川化家属院的门卫说,不论刮风下雨,张洪恩都会准时更新报纸,每天至少吸引300人阅读

阅报栏共有17块展板,立在街边的人行道上,绵延20多米

前年,新都某塑料厂老板找到他,提出帮忙装修阅报栏,并每月出钱在上面张贴广告,结果被张洪恩一口回绝:“我办报栏是为了让大家提高文化水平、关心国家大事、普及法律知识,如果打广告,就失去了意义”

3种方式下载“魔码”客户端

“但是我已经75岁了,一个人搬不动展板,我担心再过两年……”说起将来,张洪恩显得有些伤感他说,办报栏需要耐心和毅力,到现在为止,他还没找到一个合适的接班人,也没人主动提出要帮他办下去,“现在成都华西都市报电话只能做一天算一天,估计等到哪天我干不动了,这些报栏就只有消失了……”

15年来,阅报栏如同一个窗口,给来来往往的人们带去信息、传播知识但现在张洪恩已经75岁了,他感到体力难以支撑,担心今后无人接班,阅报栏有可能消失

75岁的张洪恩1996年从川化集团退休,目前是一名代理律师他用自己的收入订了18份报纸,自办阅报栏每天清晨5点45分左右,送报人送达报纸,张洪恩就会手拿红笔,边读报边勾画重点

android用户请登录华西都市网apps.huaxi100.com直接下载使用

无人来接班担心阅报栏消失

●张洪恩说,一个人应该在有生之年为社会做点什么,我没什么特长,就办报栏发挥点余热吧

昨日上午10点,青白江区化工路社区青江东路川化家属院外,张洪恩将《华华西都市报广告刊例西都市报》、《参考消息》、《人民法院报》等报纸,一份份整整齐齐地贴在展板上,并在助手的帮助下,把展板挂上阅报栏

张洪恩从川化集团退休时,家里订了6份报纸,他觉得看完的报纸丢掉太可惜,就自己花了几千元,做了一块木制的展板后来,读报纸的人越来越多,张洪恩干脆每年掏出2000元退休金,增订了多种报纸办报栏近两年,他又花钱雇了一个助手,负责帮忙挂展板,下雨时收起展板

有一次,因下暴雨,报纸迟到了1个多小时,有位心急的读者敲着报栏责骂但事后得知张洪恩是义务为大家办报栏,回头又自责地向张洪恩赔不是

9点过,给10多份报纸做完“导读”,张洪恩就开始贴报他用面粉自制了浆糊,一天要涂掉大半碗

成都青白江区退休老人张洪恩自掏腰包订了18份报纸成都华西都市报热线,创办街道免费阅报栏,每天准时更新报纸,还用红笔标注出“导读”张洪恩每天更新8块展板,报纸展出后,立刻有几位老人过来浏览,还有几位年轻人也围过来没多久,阅报栏前就围了约50人,男女老少都有

华西都市报记者曹一莎摄影张磊

iphone、ipad及ipodtouch用户登录苹果appstore搜索“魔码”下载安装

手机用户还可以直接发送“魔码”到0(仅收取通信费,0.1元/条),获取下载地址后安装(请使用wifi或3g网络)

自己掏腰包不愿收钱做广告

朱发福是川化家属院的门卫,每天都要在阅报栏前看新闻他说,不论刮风下雨,张洪恩都会准时更新报纸,每天至少吸引300人阅读,不少人对他的无私奉献表示敬佩

“为了办报栏,爱人没少跟我吵,后来觉得华西都市报财经版我又不抽烟、不喝酒、不打麻将,做报栏也算是老有所乐,就不再反对了”张洪恩说,“一个人应该在有生之年为这个社会做点什么,我没什么特长,就办报栏发挥点余热吧”

“凡是国内要闻、国际大事,我都会勾出来,这样大家读起来就一目了然,节约时间”他说

欢迎加入最新“魔码”体验qq群:

15年了,朱发福已习惯每天看张洪恩张贴的报纸“要是张大爷创办的阅报栏不再挂了,我们还真有些不太习惯!”朱发福说,从阅报栏了解时事,已成了他每天都离不开的“精神快餐”

为了及时更新报纸,张洪恩15年没有出过远门本来早在退休前,爱人就希望能让他陪着去西双版纳旅游,没料到,这个心愿一直搁了10多年


长沙治疗白癜风医院
武汉白癜风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nfhwj.com/hxdsbfz/13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