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药物治疗 http://pf.39.net/bdfyy/bdfyw/
4月两家报业媒体的招聘,吸引了业界不少目光。4月1日,《新京报》发布招聘广告《万!寻找最优秀的新闻人》,招收记者、全媒体编辑、新闻视频、经营等岗位人才。4月6日,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发布招聘启事,面向社会招聘59个岗位名新媒体骨干、技术专业人才。在此之前的3月,由《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等组成的华西传媒集群统一进行了一次全国范围招聘,共收到多份简历,经过重重筛选,最终招收22名新兵。
从招聘岗位和要求看,这几家已积累一定转型经验的报业媒体,未来在坚持生产优质原创内容的同时,也将在新闻产品的全媒体开发上加快步伐。
全媒体内容原创平台很有吸引力“转型全媒体,优秀人才就是最大财富。年,《新京报》至少增加万元的投入,只为集聚最优秀的新闻人。”在新京报社发布的招聘广告中,让人读出其引进人才的底气,也看得出其全面转型“全媒体原创内容生产平台”的决心。
“招聘广告发布3天时间,我们收到了份简历。引起这么大的反响,是在我们意料之外的。”新京报社人力资源总监陈炜祯向记者介绍说,在筛选掉大部分简历后,新京报社按岗位分批次组织笔试,考虑到外地报考人员近百人,还特意开放了在线答题。
“这次招聘中,具备媒体工作经验的约占报考人员的60%,与两年前的大型招聘中60%报考人员是应届生的情况相比,有了很大不同。”陈炜祯分析说,在唱衰纸媒的背景下,这次招聘收到不错的效果,是业界对新京报社发展情况的认可。
在提出全面转型“全媒体原创内容生产平台”后,新京报社近两年把原创内容的优势,与IT公司的技术、渠道和资本优势进行嫁接,让移动端成为原创内容传播的新主场。视频、动新闻等新媒体产品平时不仅被用户看在眼里,也留在了心上。陈炜祯介绍说,在这次新闻视频岗位招聘中,投过来的简历不仅数量多,还很有质量,其中一些报考人员来自中央电视台等专业电视媒体。
华西传媒集群3月的招聘也获得了不错反响。《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总编辑方埜告诉记者,一些热门岗位的竞争出现了百里挑一的情况。封面新闻将“80后”“90后”网络原住民作为用户定位,充分突出“年轻用户的差异化选择权利与个性化表达兴趣”,在招聘时人才定位以新鲜血液为主,相关内容制作岗位吸引了不少“90后”报考。
全媒体思维能力渐成人才必备素质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背景下,人员流动已成为报业媒体探索之路上的常见现象。但无论人才是走还是留,只要从事媒体工作,全媒体思维能力是当前与今后不能缺失的素质。
在重庆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董天策看来,报业媒体转型过程中,亟须两类人才,一方面是既熟悉新闻传播业务又掌握新兴媒体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是新技术研发团队。
这样的分析获得了方埜的赞同。他表示,《华西都市报》已将原创深度报道及“直播+短视频”作为未来生产优质内容的主要发力点。因此,更需要有全局观、综合性,既有互联网思维又有媒体情怀的全媒体人才。
新媒体工作经验对于采编人员是个必要项,还是加分项?新京报传媒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朱学东以书评周刊团队举例说,书评周刊希望招7—10个新员工,今后将推出报纸、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xidushibao.com/hxdsbfz/11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