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着战友李建功的手

老兵返乡 /

这次回家,最让他牵挂的还是妹妹的病情,“都是年纪不小的老人了,这次回来陪不了她几天,过两天要去趟温州看个战友,然后就回香港

“那场战斗是我参与过的打得最惨烈的一仗”苏定远回忆当时的场景说,在前线开道的他们危机四伏,“炮弹、子弹突然打过来,猝不及防,身边不少战友瞬间就血肉模糊倒在地上”

“苏爷爷在成都有很多朋友,最好的还是88岁的抗战老兵李建功”川军志愿团爱心志愿者陈涛说,住在香港的苏定远,念叨最多的就是成都的战友

7月31日下午5点,在爱心志愿者的帮助下,苏定远抵达成都,当晚住在了老战友苏子良家中

今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苏定远此番特意从香港乘飞机回到成都,看望亲人以及健在的战友拉着战友李建功的手,他喃喃华西都市报新闻自语:“年龄大了,经不起舟车劳顿,不知道以后还能不能再回来见你们了”

难忘家乡 /

8月4日下午,成都宽窄巷子内飘着细雨,88岁的苏定远望着窗外,努力将眼前的街道,与记忆中的成都相重合

之后,苏定远随部队飞赴印度汀江机场,训练后编入新一军38师防毒排“我们刚到汀江机场,密支那战场就传来捷报”苏定远说,部队随即接到命令前往滇缅地区与日军作战

8月4日中午,苏定远如愿见到了当年同在远征军新一军38师征战的李建功,一句简单的问候“老哥,好久不见”,让两位老人都抹起了眼泪老战友相逢,记忆的闸门很快被打开”对88岁的苏定远来说,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牵挂当年的战友

“读了这么多书,至少要明白一个道理,‘国家有难,匹夫有责!’”苏定远毅然决定华西都市报广告刊例投笔从戎,这个决定得到了父亲苏柱勋的认可不久,他在成都加入远征军

88岁远征军老兵苏定远

1944年,身为乐山井研人的他告别家乡,加入远征军新一军38师,开赴滇缅战场同日军作战战争结束退伍回家后,苏定远因为种种原因定居香港随着年龄增长,他对四川老家以及亲友的思念越来越深

“就是想看看家乡的变化,见见亲人,再跟成都的老战友叙叙旧”苏定远说,随着年纪增大,老战友一个个走了,健在的也是一年不如一年,“不知道明年的身体,还能不能支持我再回来”

抗战胜利不久,苏定远退伍回家,随后于1981年6月远赴香港并定居后来,他经人介绍结了婚但没多久,婚姻便宣告结束,如今苏定远在香港独居

1944年冬,苏定远一部从缅甸八莫穿越雨林,增援南坎战场,战事一度呈胶华西都市报微博着状态

共忆抗战 /

手持冲锋枪 掩护喷火兵

2000公里路隔着两个家

“这次回来得比较突然,主要是成都的妹妹病重了”苏定远说,收拾好行李后他就订了机票,从香港新界沙田沙角邨的家中,赶回朝思暮想的成都

在防毒排,苏定远的主要任务是用汤姆森冲锋枪,掩护使用火焰喷射器的士兵“日军依靠地形和森林,建了不少碉堡、交通坑等防御工事”苏定远说,防毒排装备了美式装备,“我们有火焰喷射器,有效射程达30米,每次大部队进攻前,我们先用烈火开路,日军的防御工事很快被摧毁”

随年龄增长 牵挂老战友

2000公里的回川路,坐飞机2个半小时就可到达苏定远说,当年前往香港时,陆路转水路,十多天才抵达,没想到在那边定居下来,一住就是34年近几年,苏定远一有机会,华西都市报订报热线就会从香港回来探亲

1944年,苏定远从成都华阳中学毕业当时正是抗战的关键时期,成都大小街道都张贴了宣传参军救国的告示

“苏爷爷除了耳朵有点背以外,身体特别好,别看他88岁了,一样能跑能跳”爱心志愿者陈涛说,苏老每天早上5点过就起床锻炼身体,他特别爱唱歌,“《青藏高原》的高音部分,唱起来都毫无问题”华西都市报见习记者杨力摄影刘陈平

7月31日下午,中国香港,苏定远背着背包走进机场


白癜风医院
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nfhwj.com/hxdsbfz/109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