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近视率40,高中大学70家长

哈尔滨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www.baidianfeng51.cn/

01

中国青少年近视现况

我们先来看一组图

▲南方都市报《个幼儿园孩子至少5个是近视》

▲青年参考报《外媒:中国青少年近视率世界第一》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最新研究报告,目前全世界大概有14亿近视患者,其中4.5亿在中国,中国青少年近视率已经高居世界第一。”

▲北京大学《国民健康视觉报告》

中国高中生和大学生的近视比例都超过70%,小学生的近视率也接近40%,并逐年增加。相比之下,美国青少年的近视率约为25%,澳大利亚仅为1.3%,德国的近视率一直控制在15%以下。

▲教育部《中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

学生视力不良问题突出,四、八年级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分别为36.5%、65.3%。随着青少年年龄的增长,近视比例逐渐增长,有的地区初二近视率竟达80%,也就是说,每10个初二学生中,就有8个学生近视。

通过这几幅图和数据,可以很直观的感受到“现在近视的孩子真的多”!那么,青少年近视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02

青少年近视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勤奋好学,用眼过度

全国防盲技术指导组组长王宁利介绍,从统计数据看,我国青少年近视率有三个高峰增长期,小学五年级小升初的时候,是第一个增高式跳跃性阶段;第二个阶段是初中升高中阶段;然后就到高考阶段。

这3个高峰增长期,都是小初高升学关键阶段,正是同学们学习时间较长、看书较多、运动时间较少的时候。   

一篇来自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的报告指出,在上海,年龄15周岁的学生每周花费在家庭作业上的时间为14个小时,这个数字在英国为5小时,在美国则为6小时。

频繁使用电子产品

这些年,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网络游戏的迅速扩张,越来越多孩子每天花在电子产品的时间越来越多,眼睛使用也越来越厉害。

长时间呆在室内

现在的孩子倾向待在房子里,去室外的时间少了,夏天靠空调,冬天靠暖气。为什么呆在室内会容易导致近视?

因为长期呆在室内,孩子们接触到的明亮自然光很少,导致眼球长时间接触人造光源,而人造光无法调节光源的角度以及光的色彩变化,时间一久,眼睛就会疲劳,同时为了适应室内光源,眼球从动态变化为静态。

防治青少年近视的最佳手段就是鼓励孩子到户外阳光下度过更多时间。理想状态下,如果每天能保证两个小时户外活动,那么就可以有效预防儿童近视。

03

青少年近视导致的不良后果有哪些?

不可逆性致盲眼病

据中国日报报道,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介绍,近年来,儿童青少年的近视问题日益严重且低龄趋势明显,高度近视视网膜病变已成为我国不可逆性致盲眼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目前,我国近视人数已经超过4.5亿,近视发病呈现年龄早、进展快、程度深的趋势。其中,小学生近视发病率约为30%,大学生约为90%。

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脱落、黄斑点病变

深度近视会影响眼球结构,增加患上视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脱落和黄斑点病变等并发症的机会,更有可能把患病年龄推前十年,及同时出现多种并发症,永久损害视力。

目前,虽然有手术方式可以矫正近视度数,但已拉长了的眼球和改变了的眼球组织却不能复原,因此手术不会减低出现深近视所致严重并发症的风险。

因此,保护眼睛,预防近视的形成与加深才是关键。如果已经患上近视,则更应加倍护眼,防止近视演变成深度近视(大于度),以及病态性近视(大于0度)。

04

国外是如何防控青少年近视的?

英国:鼓励户外活动提醒家长重视

统计数据显示,英国小学毕业生的近视率低于10%,得益于中小学校户外活动时间多、视力检查普及度较高等因素。

和其他许多国家一样,英英国近视儿童的比例正逐渐增加。孩子与自然光接触的时间被学业、手机、电脑游戏等不断蚕食,是越来越多都市儿童视力不断下降的根本原因。

为此,他们建议,防治青少年近视的最佳手段就是,鼓励孩子到户外阳光下度过更多时间,例如体育运动和户外休闲。

▲英国一所学校的学生在操场上做游戏(每日电讯报)

在英国,家长是帮助未成年人保护视力的主要责任人。英国国民保健署(NHS)为家长列出一份近视迹象清单,提醒家长一旦发现孩子出现这些迹象,医院或诊所检查视力。这些迹象包括:孩子需要坐到课堂前排才能看清黑板;看电视时凑近屏幕;抱怨头痛或眼睛疲劳;经常揉眼睛。

学校老师也有义务在发现孩子出现这些迹象后及时告知家长。医院和诊所,英国街头的药店和眼镜店都提供视力检查服务,非常方便,而且验光服务对未成年人完全免费。

英国眼科专家还鼓励家长通过健康饮食改善和保护孩子的视力。达尔曼-努尔医生说:“健康饮食确实很重要,我们总是告诉父母要让孩子多吃鱼类、鳄梨、绿色蔬菜等,以获取Omega-3脂肪酸,维生素A、C和E等对眼睛有益的营养元素。”

已有研究证实,儿童视力下降的年龄越小,视力继续恶化程度就会越严重,矫正概率也越低。而英国权威医学期刊《英国医学杂志》近期发表的一篇研究报告指出,在未成年时期用于学习的时间越长,患近视的可能性也越大。

这一基于6万多名英国人基因信息分析的研究结果表明,学习时间每增加一年,人的视力可能下降27度。这意味着,与连续上学17年的大学毕业生相比,只接受了12年学校教育的高中毕业生视力水平要好多度。

参与上述《英国医学杂志》研究报告的布里斯托尔大学和加的夫大学研究人员总结说:“学习时长会助长近视患病率。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如何改善教育实践,以便在追求教学成果的同时减少对视力的负面影响。”

日本:课业负担轻体育活动多

儿童近视问题在东亚国家中比较常见。据报道中国小学生近视率接近40%,日本小学生近视率约为10%。日本小学生近视率为何远低于中国?这可能主要与日本小学生的学习和运动方式有关。

日本小学生的课业负担比较轻,通常下午3点半放学回家,学校留的作业非常少,几乎不用一个小时就可以完成。剩余的时间就可以自由利用。

日本眼科医师协会称,看书、写字、看电视等都是眼睛看近处,这是导致近视增加的主要原因。近年来日本儿童近视率也有所增高,与儿童过早过多接触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有关。现在日本小学生近视率约为10%,随着年龄增加学生近视率也有所增加,中学生近视率约为20%至30%。

日本眼科医师协会推荐,预防近视需要注意读书写字时的正确姿势,身体坐正,保证眼睛和书本的距离在30厘米左右。为了防止眼睛疲劳,用眼一个小时需要休息5到10分钟,玩电子游戏等尽量不要持续40分钟以上。另外室内照明不宜过亮或过暗。

▲正确坐姿

常盯屏幕伤害青少年视力法国颁布校园手机禁令

常盯屏幕伤视力,只顾手游不学习,青少年沉迷手机的危害大。今年7月30日,法国国民议会表决通过法案,禁止幼儿园、小学和初中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手机、平板电脑和手表在内的所有可联网的通信设备。这一禁令将于今年9月开学时生效。

按照新规,法国在校小学生和初中生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外活动时均不得使用手机,除非出于教学目的,或是残疾儿童的特别需要。

事实上,法国早在年就已出台禁止小学生和初中生在校园使用手机的规定。这个新法案是应对智能手机已普及的情况下,在总结经验基础上通过的更严厉更全面禁止学生使用手机的法案。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问题上,法国并不是第一个“吃螃蟹”者,美国、德国、英国、日本等,已通过立法,或明令禁止学生将手机带进校园或课堂,或规定在教师和家长的引导下学生才能使用手机。

据《每日电讯报》报道,英国教育标准局早在年就宣布,禁止中小学生带手机进课堂,并规定了对学校、教师的问责事项。

05

防治近视有哪些科技新进展

疗效和副作用不确定,切勿盲目跟风

美国库博光学研究人员提出一种“双焦点”近视控制隐形眼镜,有望降低青少年近视发病率。名8至12岁的近视儿童参与了为期三年的随机双盲实验。结果发现,双焦点日抛隐形眼镜可有效减缓近视发展。

此外,在治疗近视方面,以色列巴伊兰大学纳米技术和高级材料研究所研究人员提出一种矫正视力的革命性技术——“纳米眼药”。可用激光将“光学图案”打在角膜上皮上,从而调整角膜屈光度,目前这项技术还是一个设想,研究人员计划用兔子进行实验。

需要提醒各位家长的是,以上这些治疗近视的最新科技进展大多尚在研究阶段,疗效和副作用还不确定,切勿盲目跟风,听从医嘱并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才是预防和治疗近视的正确方法。

患上医院治疗

据了解,目前青少年近视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三种:

一是角膜塑形镜矫正近视。角膜塑形镜简称OK镜,这种技术在发达国家眼科已普遍使用,是医生为近视患者配戴一种特制的角膜塑形镜,压缩变形变长的眼球,达到矫治近视的目的。一般近视控制的效果能达到50%至90%。这种技术无法治好近视眼,但能有效减缓近视眼的发展,特别适合18岁以下、度以内的近视患者。

二是激光治疗近视。激光治疗近视可以帮助摘除眼镜,方便生活,但并非人人可做激光治疗,必须同时符合两个条件:一是18周岁以上,近视度数已经基本稳定;二是近视度数在度以下。

三是药物治疗。目前使用最普遍的是阿托品扩瞳治疗。阿托品眼剂是一种强效散瞳剂,主要用于12岁以下儿童进行散瞳验光,以了解其真实视力。据临床实验,阿托品对于延缓近视有作用。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近视还不能治愈,无论是哪种治疗方法,只能是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有效的控制、延缓。因为真性近视发生后,眼球结构已经发生了改变,要想治愈是不可能的。所以对于很多打着能够治愈近视的广告,家长们切不可轻信。

06

《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青少年近视问题,不仅引起了学生、家长、老师、社会的广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xidushibao.com/hxdsbfz/106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