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仔今天要广发福利
福利是啥?
看到文末你就知道啦!
小姚妹儿
哇塞,广发福利呀!华仔,啥子事情这么高兴喃?
华仔因为咱们“成华头条”的“亲兄弟”《新成华》获奖啦!你说我能不高兴吗?
近日,在资阳开展的年度四川省新闻奖报纸副刊作品奖评选活动中,共收到参评作品件,经过评委会初评、复评、终评、定评四个阶段,已经评出各奖项,在与《四川日报》《华西都市报》《四川经济日报》《成都日报》《成都晚报》等全省各地40余家主要媒体激烈竞争中,《新成华》报送的5件作品脱颖而出,获二等奖1件、三等奖4件,在五城区中领先。
XINCHENGHUA文化策划类二等奖年8月1日《“青春飞Young·向东绽放”成都国际友城青年音乐周“嗨翻”乐迷》作者:胡园春牛建平周雪梅胡斌编辑:杨松兰为
随笔类三等奖年3月31日《刚有电视那些年》作者:余泽兵编辑:戴长伸
文化新闻类三等奖年4月11日《展示汉藏羌彝非物质文化领略“一带一路”宏伟风采》作者:胡园春编辑:兰为
年9月12日《以诗歌“邀请世界”用激情“展现自我”》作者:胡园春编辑:兰为
年12月15日《“文旅成华”吸引力如何?以色列“喜剧之王”有话说!》作者:胡园春编辑:兰为
这是《新成华》刊发的作品
首次在省级报纸作品奖评选中一次性荣获多个奖项。
这也从侧面有力地证明了
成华倾力打造“文旅成华”
在文化事业繁荣方面正在不断地开花结果……
《新成华》是成华内宣的主要阵地之一,
也是内宣唯一的一份纸媒。
在《新成华》中
我们不仅可以看到成华区委、区政府
重大会议作出的的各项重大决策,
关于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的宏观布局,
为民造福的施政理念、具体举措等重点时政要闻报道,
还可以及时、深度了解到成华经济社会发展
民生工程及其他方面的重大新闻。
其中《新成华》刊登的文化类作品
也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精心采编精品文化新闻作为成都的核心区域,建国以来,成华这方土地镌刻下三大鲜明城市烙印:“从辉煌发展到转型崛起”的城市奋进主线;“团结协作、创新创造”的工业文明薪火;“兢兢业业、精益求精”的老东郊“工匠精神”。这些既是成华区的宝贵财富,也是区域发展的独特魅力所在。年,在勇当成都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排头兵进程中,成华区委区政府高瞻远瞩,提出打造“文旅成华”区域品牌的目标并迅速付诸行动。
成华的发展建设离不开
向外界展示其历久弥新的“名片”
在这方面,《新成华》从来不敢懈怠↓↓↓
图据网络
“阿妈说,从前有个地方叫卡兰美朵,那里的河在天上流,那里的云在地上落……”年4月28日至5月6日,由国家艺术基金扶持、成都本土原创的大型音乐剧《丝路恋歌》在成华东郊记忆音乐公园隆重公演。《丝路恋歌》是当时四川和成都以“一带一路”为主题的大型演艺作品,同时也是目前国家重点文化项目——“藏羌彝文化走廊”的艺术再现。《丝路恋歌》公演后,还沿“南方丝绸之路”到各个国家及地区巡演。
了解这一消息后,《新成华》记者迅速采写,并于公演前的4月11日,在4版头条重磅推出文化新闻《展示汉藏羌彝非物质文化领略“一带一路”宏伟风采》,向受众最先“剧透”了《丝路恋歌》亮点。
本文刊发后,《新成华》编辑部
接到众多读者询问购票事宜的电话
及东郊记忆的反馈电话,
该剧公演期间人气持续“火爆”。
奖
《展示汉藏羌彝非物质文化领略“一带一路”宏伟风采》
在年度四川省新闻奖报纸副刊作品奖评选中
获文化新闻类三等奖
评委对它的点评是
《丝路恋歌》的公演、巡演作为国际化水准的音乐艺术精品之作和成都乃至四川的一张文化名片,向全国和世界展现了四川和成都的历史文化、自然风情、人文精神。而《新成华》率先推出专题报道,值得肯定!
年8月出台的《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音乐产业发展的意见》定下了“十年亿”的目标,成都由此加速打造现代音乐产业链,建设“音乐之都”。而成华是城市音乐产业发展的核心区之一,永久落户成华的“成都国际友城青年音乐周”则成了成华一年一度的音乐盛事。
“成都国际友城青年音乐周”已陪伴成都市民走过11载,年的音乐周想要通过音乐这一无国界的“语言”形式,在成都与国际社会之间传递友谊,向世界传播“创新创造、优雅时尚、乐观包容、友善公益”的天府文化和城市个性。本届音乐周演出规模和演出阵容创下历届之最。
对音乐周的报道已经持续多年,如何才能把这个“老题材”推出“新花样”呢?
《新成华》相关负责人全面指挥,记者分赴各点位采访,编辑及时编稿组版……采用专设明星与原创两大专场及分会场并采取网络直播的新方式,分场面、多点位、多角度进行报道。
8月1日,《新成华》2、3联版的宏篇巨制《“青春飞Young·向东绽放”成都国际友城青年音乐周“嗨翻”乐迷》呈现在市民面前,美文、美图、美景让大家有身临其境之感。该作品获文化策划类二等奖。
评委对它的点评是
作为区县媒体,很难有驾驭大型策划报道的能力,而《新成华》该策划报道的站位高、选题好,可以看作是区县纸媒大型策划报道的成功范本!
“种好”副刊“文化庄稼田”“副刊,媒体上的‘文化庄稼’”
近年来,全国各地报纸的副刊版
纷纷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在为“文旅成华”建设鼓与呼的过程中
《新成华》的副刊也从未缺位↓↓↓
沙河流韵
年11月起,《新成华》创办“副刊”版,共推出成华区及成都市、四川省乃至全国范围多名作者的散文、随笔、诗歌、书法、绘画等文学艺术作品。年初,在《新成华》由四开四版扩版为对开四版大报之际,正式定名为《沙河流韵》的副刊应运而生,由区新闻中心、区文联、区文旅体局联合主办。《沙河流韵》已成为区内外文艺精品创作和文艺人才展示、交流的平台,成为全区文艺事业发展壮大的沃土,也成为“沙河流韵”区域文化品牌重要组成部分。
家住成华区、工作在青羊区的作者余泽兵,对成华区的一草一木感情深厚,已在《沙河流韵》发表多篇散文随笔。年3月31日,他的随笔《刚有电视那些年》引起读者共鸣,作品以电视机为载体、以乡村为背景,展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及农民生活发生的深刻巨变。很多读者表示,文章情感充沛、细节真实,读来非常亲切。该作品荣获随笔类三等奖。
评委对它的点评是
作品以小见大,小小电视机的变化展现的确是广袤农村的巨大变化;从大家都接触的电视机入手,叙写普通、熟悉物件,让读者真切感受到发生在自己身边的变化,亲切感强,勾起对改革开放以来其他方方面面变化的拓展回忆。
今天我们为自己喝彩!
为《新成华》喝彩!
为“文旅成华”的发展喝彩!
作为《新成华》的兄弟加忠实粉丝
华仔期待着《新成华》带给我们更多更好的作品
福利来袭白癜风哪家医院治疗好北京中医治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nfhwj.com/hxdsbfz/104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