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医院血管外科马玉奎教授主任医师被评为

转自-11-12华西血管

身赴险境,以生命为注,救助一方黎民;

律己济世,接前辈信念,坚守祖国重托;

德医世家,治官医民,用真情和医术获世界赞誉。

——医院血管外科马玉奎教授

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与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中国友好和平发展基金会联合主办的大爱无疆—寻找“最美援外医生”公益活动年度盛典于今日在京举办。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中国友好和平发展基金会名誉会长李小林,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王贺胜,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副局长刘殿荣,南苏丹共和国驻华大使迈克尔·米利·侯赛因,巴布亚新几内亚、塞拉利昂、利比里亚、加纳、加蓬、厄瓜多尔等国驻华使节出席并向“最美援外医生”、“最美援外医疗队”授予纪念奖杯。

大爱无疆

寻找最美援外医生中国白衣天使

“大爱无疆-寻找最美援外医生”公益活动自年启动,每两年举办一次,旨在挖掘援外医护人员的感人故事,弘扬援外医疗队员的国际人道主义和无私奉献精神,表彰为国际医疗卫生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援外医疗队员和团队,传递中国白衣天使至善至仁的崇高品质。

自年应邀派出第一支援外医疗队以来,中国政府已向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欧洲和大洋洲69个国家和地区派遣援外医疗队累计2.5万人次,诊治患者近2.8亿人次。援外医生始终坚守“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中国医疗精神,加深了中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友谊,增进了中国人民与受援国人民的友好感情,为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中国援外医疗队已成为我国对外援助的主要内容,为巩固和发展我国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保障受援国群众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中国向51个国家和地区派有援外医疗队,其中43个非洲国家,有名医疗队员分布在国外个医疗点上。

本届寻找“最美援外医生”公益活动自4月启动以来,在全国卫生系统获得了广泛支持和深远影响。历经半年时间,全国卫生系统在近五年的多名援外医护人员中,推选出10名“最美援外医生”及3支“最美援外医疗队”。医院血管外科马玉奎主任医师被评为“最美援外医生”。

身赴险境

以生命为注

救助一方黎民

律己济世

接前辈信念

坚守祖国重托

德医世家

治官医民

用真情和医术获世界赞誉

对他的颁奖致辞为“身赴险境,以生命为注,救助一方黎民;律己济世,接前辈信念,坚守祖国重托;德医世家,治官医民,用真情和医术获世界赞誉。”

马玉奎教授事迹

一、祖国和人民的需要高于一切

马玉奎同志于年12月-年12在安哥拉、年2月至今在圣多美和普林西比(以下简称圣普)两次从事援外医疗,他自己对此的评价是“报效祖国,职责所在”。

马玉奎的父亲是四川大学医院的一名医生,也曾被选拔为援非医疗队预备队员,但没有最终成行。他所熟悉的师长中有不少曾在非洲从事过医疗援助:殷大奎教授、彭芝兰教授、章茂顺教授、杨天府教授、陈佳平教授、唐科仕教授、何朝政教授、罗朝志教授、马行一教授等等,还有许多前辈,他虽然无缘见到,但他们的名字都永远载入了中国援非的光荣史册,这些榜样的光辉足迹令马玉奎无限崇敬和向往。所以在面临参加援安哥拉医疗队去非洲工作2年还是应聘科室副主任留在国内稳步发展时,在援非回国工作仅1年、面临国家卫计委紧急征召前往圣普再次援外时,尽管有许多理由可以不去非洲,但他都选择了援外医疗。

也许他已养成了这种习惯:个人的利益要服从集体的需要。在科室早期尝试开展肝脏移植时,他曾在手术中运送患者的血样标本并取回报告,每半小时在手术室和各检验室之间要往返一次,那台手术持续了10多个小时。他曾长期兼值普外科和血管外科的二线双重急诊班,已记不清多少次在夜里被从家里紧急呼叫进入急诊手术室抢救患者,虽然当时并不是他当班。他曾在五.一二地震时组织将科室病员转运出住院大楼,他本人是最后一批撤离的医务人员。

二、中国医生在非洲

非洲属于世界最贫穷落后的地区,以安哥拉为例,-年处于国际贫困线以下的人口比例为43.4%,卫生保健覆盖率为40-65%。医院缺水少电、药械物资匮乏、苍蝇蚊虫横飞、气温炎热等实情后,马玉奎没有气馁,而是因地制宜,积极热情地投入临床工作。他对患者关心同情、精心救治。在圣普的一次巡诊中,一位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已很长时间未解大便,但当地没有国内的常规治疗条件,他就带着手套帮患者抠出了像石头一样的大便,当地医务人员及患者对此非常感动。他对当地同事热情帮助、耐心示范,很快赢得当地同事的信任和赞誉,不少患者也慕名前来求诊。针对圣普发生较多的下肢溃疡,他和队友开展了病因调查,指导和参与对溃疡的治疗,制作了溃疡相关知识的葡语宣教资料并对患者、家属及医护人员进行宣传。他也积极参与对当地医务人员的培训讲座,自己的授课葡语流利、图文并茂,深受欢迎,同时也热情帮助医疗队其他同事的备课。在安哥拉工作结束前,许多当地同事表达了挽留之意,医院院长还专门请他共进午餐以表谢意。在安哥拉工作期间,他诊治当地患者余人次,为华人同胞诊治88人次、健康体检人次,医院作专业讲座1次。

三、出于公心、不留遗憾、后效评价

不论是作为援外医疗队队长(安哥拉),还是普通医疗队队员,马玉奎的行事准则就是“出于公心、不留遗憾、后效评价”,这也是促使他去作一些别人看来“没必要”干的事的动力。

在医疗队出国前培训班学习时,他对即将到来的援外工作作了一些“额外”准备。1)组织各种文体活动,增进队员间的战友情谊,努力把全队团结成有力的战斗集体。2)组织各专业医生交流工作经历及专业知识,就一些病例进行讨论,相互熟悉擅长的领域,就以后的合作达成共识,以便将来展示中国医生的技术水平和良好精神风貌。3)鼓励每位队员将自己专业的常见疾病做成幻灯讲座,在队内试讲交流,相互提建议,为到受援国讲课做好准备。4)检索了WHO网站及医学期刊上受援国的疾病负担及卫生保健状况,调研当地疾病情况和医疗水平,鼓励医疗队员各在自领域开展临床研究,为继续派遣医疗队打好基础。

因为历史原因,我医疗队尚不能通过常规途径(及海运)将援外药物器械运入安哥拉。在出发前,援安哥拉医疗队面临一个棘手的问题:是否随身携带药物器械?如果携带,有可能遇到安国海关的刁难甚至扣留;如果不携带,医疗队下一步工作将举步艰难,犹如没有武器的战士。在权衡利弊后,马玉奎力主携带药械,组织了药械计划的制定、采购、装运,最终带领全队克服重重困难,携带药医院,在短期内将工作推上正轨。援安哥拉医疗队没有随队专职厨师及专属厨房,医院伙食团提供伙食。经常出现就餐时间推迟或早餐缺失、品种单一的现象,导致队员工作及生活节律被严重扰乱,医疗医院方面交涉,但情况没有改善,对全体队员的情绪造成负面影响。为解决这一老大难问题,马玉奎一方面团结安抚队友,另一方面反复向有关国内主管部门汇报。经过不懈努力,请专家设计、制作预算,终于成功申请经费、委托铁四局海外项目部修建了医疗队专属厨房,完成了这项“不可能的任务”。次年即开始使用该厨房,极大地改善了医疗队的生活条件,为后续医疗队创造了更好的条件,使一些不抱希望、士气低落的队员改变了态度。

在临床工作中,马玉奎也乐于做“份外的事”。安哥拉是疟疾高发地区,他偶然注意到外科患者中约10%合并疟疾、多数症状不明显,但如果被忽视,可能错过救治的最佳时机。当地的医务人员对此并不重视。他通过反复在交班会等场合解释及说明,提倡和推进了外科患者常规作疟原虫检查并及时治疗,提高了外科患者的疗效。一次在急会诊时,他发现护士因为不能为血管条件极差的患者建立输液通道而束手无策,即主动帮她成功完成静脉穿刺,此后他就经常被请去解决这类难题。正是这些“份外”的努力,使他成为颇受欢迎的中国医生,而他则少了些遗憾。

在安期间,马玉奎及队友经受了恶劣治安的考验。医院工作,就感受到社会治安形势严峻:除驻地周围可听到枪声外,外出办事见到好一点的商店都有持枪安保人员,医疗队收治的外科患者不少是被歹徒袭击或打架斗殴,包括刀砍及枪击(甚至有被强奸的幼童)。年7月以后,我驻安使馆经商处多次发出安全通知,安哥拉华人报、安哥拉华人网等媒体对近半年发生的针对华人的袭击和绑架事件进行了报道,显示本地的治安形势在恶化。新华社记者王丙飞报道“10月份最后一周,安哥拉首都罗安达治安局势急剧恶化,劫匪活动猖獗,造成多人死伤,并且连续发生七起绑架中国人的案件。我驻安哥拉大使崔爱民约见安哥拉内政部长塔瓦雷斯,对绑架中国人事件表示强烈关切,督促安哥拉警方尽快侦破有关案件,为中安合作健康平稳发展以及两国人民友好往来保驾护航”。因安全原因,医疗队限制外出,而少数必须外出办事时,均请当地武装警察陪同,有时马玉奎为其他队友的安全考虑,没让队友同去。

他带领援安哥拉医疗队在治安状况险恶、工作和生活条件恶劣的环境中诊治和抢救了大量的安哥拉患者,并开展了对当地医务人员的培训,多次无偿为在安中资机构员工及华人同胞进行健康宣教及义诊,及时为我驻安哥拉大使馆外交人员提供医疗健康保障,多次受到大使馆医院领导的表扬,赢得在安中资机构及华人同胞的赞誉。年5月8日,援安哥拉医疗队接受了来访安哥拉的李克强总理接见,并受到表扬。援安哥拉医疗队也被CCTV、CCTVNEWS、国务院新闻办、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国际商报(商务部主办)、健康报及华西都市报等单位报道,为我国援外医疗贡献了正能量。

四、广交朋友

在安工作期间,马玉奎曾接到中国大使馆转来的一个特殊邀请:赤道几内亚驻安哥拉大使夫人患病多日未愈、请医疗队前往诊治。他立即率专家小组前往大使官邸。大使及家人热情接待了专家小组,经过详细询问病情、查体及现场快速检验,专家小组完成了诊断及治疗计划,并赠送了药物。期间大使表示对中国医疗队的精湛技术非常信任,对中国有很深的感情,他们在本国的时候有病都找中国医生看,均能很快治好;大使夫人患病已2月,也用过不少药,但依旧未愈,所以这次特别邀请中国医疗队的专家来看病。临别时,大使专门让官邸的警察护送专家组返回驻地。最终疾病痊愈后,大使及夫人特地到医疗队驻地对中国专家表示感谢。而此类慕名求诊的人士也不少,如罗安达省公共住建厅厅长、安哥拉外交学院院长、安哥拉前总理兼议长、圣普总理等。在马玉奎同志参与的这些诊治过程中,他们都感受到了来自中国的真挚友谊。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白癜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公益中国援助定点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nfhwj.com/bbfz/99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