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评论挑两幅大的说小编乱谈邱光平

展览评论

挑两幅大的说——小编乱谈邱光平

文/高辉

一个热闹和颇具戏剧化力量的展览。

《墟境——邱光平作品展》参展作品众多,设计种类有油画、雕塑、素描稿。对作品的深度解读,对技法及表现内容的探讨,诸位艺术家、策展人、批评家已经做过详尽深刻的研究。但我还是想再多唠叨两句。

这里只挑两张尺幅最大的作品,来和大家一起探讨。说画不是挑苹果,其实与尺寸无关,也并非越大越好。挑这两幅作品,是因为这两件画作在整个展览全局看来,具有比较全面的代表意义。这种所谓的意义,仅仅是笔者个人的看法,不敢称作导览,权当交流,见解粗鄙,各位看官见谅。

废话不说,开始。

第一张,《目击现场》布面油画×CM

热闹的画面,丰富的内容,展厅的地面很干净,我们大可以在画前盘膝而坐,仔细读一读它。

画面很长,从中间到画面左右边依次分为三个主要的部分。

第一部分,最中间的场景。整个画面的焦点和冲突的核心,五匹奋力冲刺、挣扎的马,似战马,又似野马。它们惊恐的瞪着眼睛,呲牙咧嘴,冲向我们,在马上玩火自焚的“驾驭者”,身披铠甲,煞有其事,不知自己本身稻草易燃的体制,一手执火,一手握缰,在马上耀武扬威,呈现出一幅无谓战士的模样,其实是脆弱且渺小,不堪一击的稻草本质,明眼人一眼便知。

左侧部分,已经挣脱“驾驭者”的束缚的马,挣脱了缰绳,还没来及喘口气,却在另一波危机中挣扎。一匹已倒在地上,猎食者们在旁虎视眈眈:狮子、鬣狗、秃鹫。还有一些置身事外的生命,一些没有卷入这场战争的“过路马”,三匹,成众,交头接耳,白眼相向。有挣扎,有伺机而动,有独善其身。值得一提的是一直在旁冷静观这场闹剧的秃鹫。仔细读它的眼神,冷静,透彻,充满着对一切前因后果了如指掌的睿智。其实在邱光平的很多作品中,马都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他自己的态度,但是在这幅画中,我个人认为这个冷静旁观的“老鹫”就是他自己的化身,我称它为“老鹫”,就是因为这种冷眼旁观的寂静,石化般的含蓄,都显得成熟且老辣,所以,姑且称之为“老鹫”。这是一个充满智慧和杀气的厉害角色,在画面中的重要程度不容小觑。注意,邱光平将他自己的签名,就签在这“老鹫”的尾部下方。也许是巧合,但是我宁愿相信,这样做是经过安排和思考的。

老鹫:

右侧部分,挣扎已经有了结果。马儿们失败、倒地、一匹在垂死挣扎,一只鬣狗在旁边,回头呲着牙望向马儿,等待着一击必杀的机会。另一匹已经被猎食者瓜分、蚕食,鬣狗和秃鹫们蜂拥而上,对命运的失败者分而食之,可怜的“食物”露出白森森的骨架,血色的眼睛还在瞪着我们。死而不僵。这种血淋淋的屠杀现场,对死亡和命运的象征性描绘,就如同一记记重拳,一击一击,在我们视网膜上留下痕迹。

勇猛而强烈,野蛮且疯狂。

《目击现场》强调一种目击的即视感,强调“看到”与“在现场”,全幅作品充满着危机感、战斗感、无奈感及必然的失败挫折感,用宏大热闹的叙事表现风格来描绘这一场注定失败且残忍的争斗。

第二张《天堂一号》布面油画×CM

可畏可怖的重生

又是一张大画,这张有意思,不光是内容,从布展方式上我们也可以说一说。

全景尺幅,用极度饱满和夸张的手法再现天葬仪式的场景。

首先从作品的呈现方式来说,整个作品占据了一个分割出来的展厅暗区,将一幅大尺幅的作品布置在小暗格区的三面墙壁之上,掀开用来分隔区域及挡光的幕帘,瞬间仿佛进入了另一个空间和世界,有一种洞窟壁画的错觉,再配合昏暗的灯光,音乐,点燃的香料,呈现出一种集庄严与恐怖气氛为一体的类似于寺庙的宗教气氛。站在这个暗区,你可以听到呼呼的风声,秃鹫的叫声,天葬时喇嘛的诵经声,顶上昏暗的射灯照的画面中秃鹫浅色的羽毛分外刺眼,周围若隐若现的袅袅香气和一些难以形容的味道,毛骨悚然与肃然起敬同时在心底涌起,从用光、立体空间、味觉、听觉、综合各种因素来表现作品。这是这次展览这幅作品展出方式值得一提的亮点。

作品展出展厅效果:

画面下方,透过无数拥挤的秃鹫,若隐若现的鲜血淋漓,尸骨无存,我们看不清所描绘事物的具体轮廓,但是我们从物象的颜色就可以清楚的知道,那是什么。那是我们灵魂离开这个世界后,所剩下的皮囊,而在天葬这种崇高的仪式之中,一切,都是以消灭这副皮囊为终极目的。生命的躯干被血淋淋的蚕食,消灭,这是一种触目惊心的涅槃和重生。如果亲身经历过,对死亡和生命看法,会有颠覆性的改变。

在这里,宗教仪式感及生命的存在感被这种直接和血腥彻底击碎、重写,从而建立起另外一种立于尸骨废墟之上的灵魂升华。置之死地而后生,所谓涅槃重生,大抵如此。

在画面的中央,我们又看到了一匹赤裸的马。惊恐、无助的处在这场劫难的中央,无法逃脱,这里,也是以另一种目击亲身经历的角色转换来描述这一切。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生死观被颠覆的生命,面对死亡和重生的迷茫。

《天堂一号》的创作素描小稿,被当做另外一幅作品,悬挂在这个暗区的外面,以卷轴装裱的形式呈现,前后辅以佛印及修行者的形象,以示绘者对于生命意义的顶礼。它换了个名字——《大涅槃?重生》,相比于从尸骨堆积如山的炼狱重生,我们普遍意义上所认同的凤凰火中涅磐重生,在视觉的分量和表现力上,还是轻。做个比喻,很多绘画表达的观看视觉经验类似于丝绸,光滑且唯美,而邱氏的表现手法,看起来粗糙且有颗粒的质感,类似于岩石。野蛮、坚硬、神经质。观看者的眼神和画面会产生摩擦般的触感。

从这幅作品画面表现内容来说,天葬,抛开其崇高的宗教意义,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要想活的明白,需先死的彻底”。

嗯。

重拳击碎,灰烬重生。

高辉年5月7日于西安美术馆

(注:文中所陈述均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馆立场)

墟境——邱光平作品展

展览基本信息

展览时间:年4月24日—5月26日

展览地点:西安美术馆三号展厅

主办单位:西安美术馆

承办单位:天成当代艺术机构

协办单位:陕西省美术家协会、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艺术系、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西北大学艺术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策展人:刘淳

艺术总监:杨超、白茜

出品人:张婧

策展助理:陈又

展览统筹:郑璐、郝伊、刘懿、秦祥龙、张乃麒

推广宣传:张圆、周朝慧、高辉

展览执行:崔孝华、夏月、张行、唐雪、樊林福、武琼、张广猛、郑开猛

媒体支持:新华社、凤凰卫视、中央电视台十套、人民日报海外版、法国广播电台、今日中国、人民网、新浪网、腾讯大秦网、陕西电视台、陕西广播电视台、四川电视台、西安电视台、成都电视台、华西都市报、四川广播电视报、《美术文献》杂志、艺术国际网、雅昌艺术网、99艺术网、《新视觉》杂志、《川行天下》杂志、《悦动生活》杂志、《名堂》杂志、《公司别墅》杂志

欢迎







































鐧界櫆椋庢不鐤楀摢閲屾渶濂?
鐧界櫆椋庤嵂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nfhwj.com/bbfz/765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