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籍北大天才携妻隐居深山20年,为孩子

他是天才

一天能记住个电话号码

他是学霸

北大国政系79级学士

他还是明星专家

曾有超百万人听过他的讲座

但是

27年前他却抛开一切

和妻子隐居山林

如今,他为了孩子,重新回归尘世......

遁世者丨曾是学霸也是男神

王青松是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五头镇村人,祖辈世代务农。

高中毕业后,他进入了信阳地委机要局。因为机要局不要干部子弟,也不要当地人,怕社会关系复杂泄露机要信息。机要局需要人记忆力好。一段古汉语没标点,王青松看一遍就能背下来;还有,他一天能把个电话号码记住,并对号入座知道是谁的。

报考北大时,他犹豫是考国际政治还是法律,问信阳地委的同事,同事说:“你看是检察院上我们这儿汇报工作,还是我们到检察院汇报工作?”王青松恍然大悟。年,他考取了北大国际政治系,在国政系79级的58人中,22岁的他以河南信阳机要干部出身的“老大哥”形象出现,一来就被任命为团支书,在学校的形象也是一板一眼,西装革履,哪怕从宿舍到教室几步路,脚上还穿着拖鞋。小他6岁的唐师曾在《我钻进了金字塔》中调侃:“他举手投足透着重权在握的稳重,自然更让我们敬重,乃至晚上我睡觉翻身都轻手轻脚心怀敬畏。”

(白线右指为王青松)

本科毕业后,他发现法律系好找工作,又于年考取了法律系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

学霸王青松,曾是学校的风云人物。也是男神。

命运转轨丨内心里总会走到这一步的

一次偶然的机会,让王青松的人生转了弯。因为老家离白马寺不远,他从小练过武,到北大后又爱读老庄,在年“养生热”时,开始在北大教授养生。其同学说,这是他一次极其成功的投机。

养生为王青松带来了声名,还有财富。他成了北大一协会的明星,后来法律系看他影响大了,让他为系里创收,在外开设一周养生班,每人收费10元。后来成为他妻子的张梅也是当时来养生班看热闹的学员之一,刚刚从北京外国语学院毕业,比他小12岁,他在人群里一眼看到她就说:“气质好。”

从小习武的王青松,是国内较早的气功师傅和养生专家。仅在北京,就有超百万人听过他的讲座。按照现在的标准,他还是一名网红专家。

年后,气功渐冷,王青松一下子从顶峰跌落,在学校的境遇也急转直下。“当时,我报考哲学系汤一介先生的博士生,单科和总分都考了第一名,学校竟然不予录取。”那时候,他感觉自己像个风筝,被几万根线拉着,怎么也飞不高。

随着内心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越来越强烈,他想回到山里看看古书,呼吸清新的空气,也算是一种人生修行。

高速路、沥青路、土公路、林间小道···直到没有了路。

王青松带着妻子张梅,一直走、一直走···一路从繁华都城,走到百公里外的大山深处。

年,他们搬到北京与交界附近的山区,那里有座岳父的老房子,租地10亩。去北大上一次课要坐5个多小时公交车,耕地也无人照管,于是妻子张梅在年毅然辞职,而他则在年后脱离北大,承包荒山2亩,从此与世隔绝。

他俩按照自己的理念,烧制“更加有益于养生”的青砖青瓦,依傍过去的旧窑洞盖起了新房。两个北大老师不教书反而到村里来种地,过着与众不同的“洁癖”生活,村里人都觉得这夫妻俩是神经病,便白眼相加。为了寻求更宁静的栖息地,夫妻俩远离村民,走向大山更深处,用20万元,承包了荒山2亩,50年为期,从此与世隔绝。每当亲朋好友向张梅的父母问询其女儿女婿,他们都嫌丢人,便回答“出国了”。

山中十年丨对外物统统不以为意

纯体力劳作体会到快乐

十几年来,他杳无音信,只偶尔活在老同学的各种猜测里,出国了,出家了,自杀了……

从文明到蛮荒,从喧哗到寂静,这场出走悄无声息。只有王青松和妻子明白,这不是心血来潮的遁去,而是一场“预谋已久”的回归。

年,因为北大同班同学、新华社记者唐师曾的一篇博文,与世隔绝了10余年的王青松才浮出“水面”。

王青松的家在哪里?

从北京一直向北,高速路走两个小时,下了高速再开10公里则是狭窄的乡村公路,直至一个山沟里的村庄,是一段铁门阻挡的碎石子路面,车不能再往前开了。里面的路还要步行半个多小时,除了王青松一家和工人,没有外人进入,是纯天然的世外桃源。而往外每走一层,都会多一层辐射;林间小路,碎石路,沥青路,高速路,县城,城市……每进一个人,也多一层污染。

通了柏油路的村庄下,路边是王青松初期来这里承包的20亩地,种了些花生、玉米、柏树……村里的一所房子是他岳父的老房子,他和妻子年住过一段。里面散落着他们俩最后的社会化印记:北大发的写字桌,两把上世纪80年代时兴的花布单人沙发,抽屉里有级“行政法学试题”。

不过,它很快被王青松夫妇放弃了,又每年花块钱租下了前面一栋村民眼里的“破房子”青砖,木窗,土墙,泥地。“我们觉得这些和人本性相融。”

拒绝汽车进入,王家每个月的"进口"物资,都要老王用扁担从镇上挑回。

石头堆砌的小院,妻子张梅一边扫着磨盘,一边盘算当天的午饭。

面色黝黑的农夫,不加修饰的农妇,这是一对普普通通的农民夫妻。

和泥筑屋,耕牧种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晨曦微露时,老王和妻子跑到山上,薅草、喂鸡···出一身大汗。傍晚的斜晖里,王青松喂猪,张老师就在旁边磨碾子。

住自己搭的小屋,种别人不爱种的红玉米、旱稻子,吃自家收获的粗粮饼。

用草木灰、皂荚洗衣服,用盐水代替牙膏刷牙,用自己种的高粱杆做筷子。一切都是自给自足,北大学霸的儿子,成了地地道道的,“大山的儿子”。

跟城市小孩不同,王青松的儿子小宇三岁就开始放羊,没打过疫苗,没吃过抗生素。讲起话来很大声,走起路来脚下生风。

小宇自出生基本没出过大山,与一群黑山羊为伴,多只羊都由他管理。他给每一只羊都起了名字,他就是它们的“山羊司令”。他没穿过名牌衣服,却有健壮的身体,他没玩过游戏机,却有无比单纯快乐的内心。

张梅说,当年促使他们彻底离开人群是因为孩子,想给孩子创造一个无污染的成长环境。医院生产,怀孕遮掩不住后,他们要求进来干活的工人们保密,不说出去年终多给块钱。“因为议论多了会污染孩子。”最后王青松自己接生,母子平安。

王青松这些年平均每月才去一次县城,一年才进一次北京。出来一次,“自己带饭、带水、带被褥,即便这样,回来胸口就得不舒服3天”。

回归丨儿子的路由他自己选择

但是小宇慢慢长大,教育成了最大的问题。

年,王青松的儿子7岁了,张梅拿“人大版”的小学一年级课本教他,每天三节课,语文、数学,英语。“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效率,可达城里学校儿童的1~3倍。美术音乐因为没老师,比城里孩子差点。”张梅说,他半耕半读,上午学习,下午放羊,智力之外,体能也比城里孩子强。他们重视国学教育,让他大量背诵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幼学琼林……“孩子应该像一朵花一样绽开,而不是拿爱去捆绑他。”张梅说。

不过,王小宇生下来基本没出过山,只有收音机接收信息。看到儿子见到外人的兴奋劲,王青松说,他作为父亲觉得很内疚。孩子的教育怎么办?是不是该回归社会教育?王青松觉得,这也是儿子的权利,以后的路,要由他自己选择。这成为王青松回归社会的最重要原因。

(年3月26日,王青松之子首次见到相机,爱不释手。)

另一个原因,是现实的经济制约。从当年进山,他们大约花去万元,来源有张梅讲GRE的报酬、编教材的收入,王青松在社会上讲课的积蓄等。到现在,基本只有支出没有收入,要维持正常运转,至少需10名农工,每年费用25万~30万元。王青松希望把他们的无污染农产品推销出去,“不过,至少是市场价的10倍以上”。他还想要写本书,“冲着诺贝尔奖去的”。

这次出山来,王青松感受到网络的神奇,通过校友录与20年前的同学们交流。他还会把自己山里的,无污染的食物,送给城里的朋友们吃。

“我是多年来停在一个地方不动的人,他是周游世界的人。”王青松将唐师曾作为重回现实世界的入口。“不过,回归社会3年应该够了。”王青松说,这次回归也是为了以后还能继续“桃花源”生活。

曾经有富豪同学得知他的近况后,嚎啕大哭:你怎么成这样了?你缺多少钱我都能给,不能让同学这么受苦···

“而他不知道,我内心里有多富有。”王青松说。

网友热议

叁零玖:人各有志不能强勉,两夫妻同一志向,难得,我做不到。

RenQian:真赞!是什么样的心让他们选择了隐居。二十年他们一定吃了不少苦,但也一定收获了不少快乐!

Lina:心里装下千山万水,即是一辈子花不完的财富!他人眼里的金银财宝,于我而言,却是尘土!心宁静了,才能享受生活!心里躁动,再好的山河,不过,过眼云烟!

可可:不食人间烟火,无勾心斗角的生活,很单纯很美好。

christina:有失有得,随了自己的心,最后却还是躲不过世俗。无谓对错,不悔就好!

尛茉:读了这么多书为什么?只是为了恢复原始的生活吗?

大家都在看

好消息!郑州地铁1号线2期试跑!10号线站点敲定!

震惊世界的河南宣传片!看完热泪盈眶!

今年,郑州要关闭煤矿57座!河南首批89座!!(附名单)

赶紧自查!河南三大运营商联合公告…这些手机号将被停掉!

来源:综合华西都市报、新闻晨报

编辑:熊珮易怀厚

广告合作

广告合作

广告合作

联系-









































北京最好的白癜风医院在哪里
白癜风治疗中心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nfhwj.com/bbfz/297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