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建吴肖像(油画)xcm张兴儒
《从一幅古画开始认识中国画》
我的父亲以前喜欢收藏古画,一场文革全部毁尽,仅剩下一幅,绢本的古画,父亲一直保存起来。我进入四川美术学院学习,知道冯建吴先生,我把父亲这幅绢本古画的事情告诉了冯建吴先生,想请他老人家鉴定一下,冯建吴先生平易近人,答应看一看,当把这幅绢本古画递给冯建吴先生,他轻轻的将画在案桌上展开,仔细看了一下,就退还给我了。
冯老和颜悦色没有说一句话,我把绢本古画收起来,冯老开始问我画以外的事情,冯老并不急。这时,我已经开始知道我手中的这幅绢本古画,只是一幅普通的古画而已,冯老一边画,一边与我交谈,实际上已经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中国画课。
从那一天开始,我深深感受到中国画的深奥。冯老在宣纸上的行笔、运墨、勾线,一幅中国山水画跃然而出。冯建吴先生并没有因为这幅不知名的绢本古画而表现出对别人的画半点不屑,也没有对一名不懂中国画的学子表露出半点冷遇,反而表现出豁达,平静与人为善的人格,这让我从完全不懂中国画的学生,跟冯建吴先生请教,一天天、一次次,让我了解中国画的博大精深,一天天、一次次,了解冯建吴先生的伟大艺术,了解冯建吴先生伟大的人品,人格的魅力。我暗下决心,要一辈子向冯建吴先生学习。
在四川美院上课期间,我一有时间就会去冯建吴先生家,向先生讨教,看他作画、书写。先生患有严重的哮喘,讲课也喘,对此,我只恨我自己解决不了冯建吴先生的病痛,心痛不已,看冯建吴先生还顽强的伏案挥笔,书写、作画,忍受哮喘病的折磨,完全看不出先生要停笔休息的样子,面对作画,先生看得无比神圣,意志非常坚韧的敬业精神,
那时我已暗下决心,只要我生命尚存,精神还好就要像冯建吴先生那样笔耕不止,一辈子都要像先生那样作画。——张兴儒
《一首励志的诗》
年,夏天,我就要结束在四川美术学院的学习,离开学校回到成都了,在四川美术学院的时光多么珍贵难忘,不仅学到了一生用不尽的知识、绘画技巧,结识了那么多的同学老师,这都成了我一生的财富,我去冯建吴先生家中,向冯建吴先生挥泪告辞,以后还会来学校看望他老人家。
冯建吴先生用四尺整纸为我写下了一首他老人家的诗《题书雁荡凝壁谭》松风谡谡松花香潭水凝碧心清凉石桥飞接崖壁苍游人影倒摇沧浪舟车万里行忙忙偶然小憩情绪良游鱼可数白石灿林鸟时时来引吭一泓泠泠浇吟肠小亭间待客徜徉为兴儒同志书辛酉大暑挥汗于重庆——冯建吴。冯建吴先生鼓励我好好学习,坚持画下去,直到现在40年了,我还装在玻璃镜框中珍藏。——张兴儒
《让他也说说》
冯建吴先生有许多崇敬他的学生,先生也十分喜欢自己的学生。有时候三五成群的学生利用休息时间去看望他,唠唠家常。有些学生围在冯建吴先生的身边滔滔不绝,有些学生争先恐后想与冯建吴先生说话,但有个别学生就在后面没有发言的机会,冯建吴先生总是与学生笑眯眯的交谈,这时,冯建吴先生会停下来指着没有说话机会的同学,让大家安静下来请没说话的同学说话,这时,少说话的同学会怯生生的说几句,冯建吴先生会制止其他同学,请大家听这位同学说说,不会说话的同学就有了说话交流的机会,通过这些小小的时空瞬间,尽显冯建吴先生爱护学生,理解学生的善良、高贵的人格。——张兴儒
《我有幸在冯建吴先生晚年为先生倒洗脚水》
我在成都生活工作,冯建吴先生来成都参与组建成都画院。因此,冯建吴先生经常来成都画院讲学、创作作品。冯建吴先生一到成都,就会打电话告诉我,有什么讲座通知我去听课。有一次冯建吴先生在成都画院搭建了一个两层的高台,画大幅山水作品,由于年事已高,不慎摔了下来,行动有些不方便,有一天冯建吴先生和李琼久先生画完画,要休息睡觉了,我一直陪伴在冯建吴先生身边洗完脚,为先生倒完洗脚水,等先生休息了才离去,我是他老人家的学生,能为老人家倒洗脚水,也是一种荣幸,如果他老人家还健在的话,我还愿意天天为冯建吴先生倒洗脚水。——张兴儒
《我听课迟到了》
有一次,冯建吴先生要在成都画院讲课,那是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经济还很困难,一句话,当时没条件录下冯建吴先生的讲课,如果不录下来,真的就是损失和遗憾,我到处想法借点钱,想买个好点的收录机,想带去听冯建吴先生讲课,临到冯建吴先生要讲课的前一天,我才到处把买收录机的钱凑齐,但,太晚了,商铺已经关闭收摊了,只有等第二天一早商店九点钟开门。我买了一个当时已是很高级的手提式银灰色的大收录机,从春熙路骑自行车一路狂奔到成都画院,冯建吴先生早已讲课了,也就是说我迟到了,不好意思、无地自容。老师一定会十分生气。当我把刚买的收录机放在冯建吴先生面前的课桌上,冯建吴先生终于说话了,你咋个来晚了呢?就这一句话,我明白,先生已经不高兴了,第二,我明白,冯建吴先生比较重视我来晚了这件事,可能对另外的人来晚一点,他老人家不会停下讲课来责问一个听众,第三,他老人家一定很重视我来晚了,我不知道如何是好,怎样回答,我只好当面如实把情况给冯建吴先生说了,我说,昨晚才凑齐买收录机的钱,要等今天早上九点商店才开门,我是第一个顾客。冯建吴先生瞬间就明白了一切,没有说一句话直接讲课,他老人家是最了解他的学生、理解他的学生,这台收录机真的来的不容易。随着冯建吴先生,浓烈的四川仁寿口音和风趣幽默的学术水平极高的讲课声音,就清楚的进入这台收录机中,那天上午录了好几盘,而且用的当时最好的索尼录音带。冯建吴先生讲他的人生经历,跟老师学画的故事,山水画的构图,用笔、用墨、用色等问题,特别提到了金石、篆刻刀法,用在山水画的笔墨中,这就是名震中外的冯建吴先生的独具风骨“金错刀”画法,冯建吴先生的金石笔法使他的山水画,笔力、骨力,如同他的篆刻一样独树一帜。冯建吴先生风趣的批评那些有手有脚,五官俱全的纯表演者,用舌头画,用嘴含着笔来画,等等,他笑着说,如果缺手缺脚的残疾人这样画,那是一种精神,手脚健全的人,这样画有点滑稽,要他的学生千万别去模仿,用手用笔正常的工具画是最好的。有了录音磁带,我回家能够反复听冯建吴先生的讲课内容,这一生能够伴随冯建吴先生的教诲成长。几十年过去了,先生的乡音和教诲还始终在我耳边回响。——张兴儒
《冯建吴先生去世前一天还在作画》
冯建吴先生去世的消息,从重庆传来,我在成都如五雷轰顶,当时我正在成都陪同美国来的高鼻子,我带上美国朋友,立即乘火车赶往重庆,没有半点迟疑。当时的火车真慢啊,从成都开到黄桷坪要一天一夜,九龙坡车站终于到了,已是下午两点过,从九龙坡到黄桷坪,冯建吴先生的住处其实很近,但,我的心情仿佛觉得好远好难,恨不得再快一点到先生的家。一进门,只见先生没有清晰的照片,只有一幅马一平先生画8开大的素描像,供先生的香蜡,在静静的燃烧,我没有哭,但,心在抖个不停在抽动,眼泪止不住往外流。室内尽管有亲人,有前来告别先生的人,但也觉得房子还是空、空、空,敬爱的冯建吴先生不在了,他走了,这时只感到我一生中缺少了许多许多,我带去的美国朋友,也恭恭敬敬的在冯建吴先生的像前,拜了又拜,敬香蜡。我没有遗憾,我在先生走时,送别了他老人家,为他敬了香蜡。冯建吴先生生前没有留下什么清晰的照片。到现在我还十分怀念冯建吴先生,我用了两年时间,画了一幅油画,冯建吴先生像,完成了我的心愿。——张兴儒年7月9日
冯建吴肖像(油画)xcm(局部)张兴儒
冯建吴肖像(油画)xcm(局部)张兴儒
冯建吴肖像(油画)xcm(局部)张兴儒
冯建吴肖像(油画)xcm(局部)张兴儒
冯建吴肖像(油画)xcm(局部)张兴儒
年夏天四川美术学院毕业季,冯建吴先生写给学生张兴儒的4尺整纸书法作品,一首冯建吴先生自创的诗,鼓励学生张兴儒坚持努力学习。
张兴儒在创作冯建吴先生油画肖像的过程,得到原四川美术学院范朴院长,钟茂兰教授,著名雕塑家范文现场指导与大力支持。
张兴儒创作的油画冯建吴先生肖像,得到四川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著名画家,冯建吴先生的外孙、现就职于四川大学的李晟教授指导支持。
徐之腾与张兴儒在作品前留影
张兴儒为冯建吴老师画油画肖像
冯建吴照片
冯建吴照片
冯建吴肖像草稿(素描)xcm(局部)张兴儒
冯建吴肖像草稿(素描)xcm(局部)张兴儒
冯建吴肖像草稿(素描)xcm(局部)张兴儒
冯建吴肖像草稿(素描)xcm(局部)张兴儒
冯建吴老师部分生平事迹及书画作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xidushibao.com/bbfz/12776.html